一例规模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及防治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jia0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阐述了一规模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并论述了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以及危害,提出综合防治措施,同时总结了此次治疗的体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发病情况;发病原因;临床表现;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8.2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9-0295-02
  
  乳房炎是一种复杂的疾病,简单地定义为乳房的炎症或者是奶腺组织对于细菌、化学、热以及机械性创伤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反应。其特点是乳中的体细胞特别是白细胞增多以及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变化。该病不仅影响产奶量,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影响奶的品质,危及人的饮用安全。现在全世界大约有1/3的奶牛患有乳房炎,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2005年,美国奶牛业由乳房炎造成的损失就高达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4亿元)[1]。
  
  1发病情况
  
  2007年初,笔者到一个规模为300头奶牛的奶牛场实习,期间,产奶的奶牛有156头,其中有23头奶牛发生乳房炎,发生率为14.1%。所发生的奶牛乳房炎多呈急性与亚急性,二者占86.96%。乳房多表现出红、肿、热、胀、痛,乳汁中含有絮状物与乳凝块。慢性的占13.04%,多表现为产乳量下降,触诊时可感觉到乳房内有大小不等的硬结。
  
  2发病原因
  
  2.1病原微生物
  在奶牛的体外和体内有许多病原微生物都能导致奶牛发生乳房炎,而80%~90%的病例是由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所致,我国隐性乳房炎以无乳链球菌感染为主[2]。葡萄球菌主要存在于外界环境中,可通过挤奶杯、擦洗的毛巾、挤奶人员污染奶牛再由乳头管侵入。而链球菌主要存在于乳腺中,可通过牛奶喂犊牛传播,挤奶人员和消毒不彻底的挤奶杯也是传播媒介。由于条件所限,没能对该场奶牛乳房炎的微生物病原进行分离。
  2.2奶牛的非正常管理
  有些养殖户为了提高产奶量一味地增加精料,而不按产奶阶段来饲喂,或突然变换饲料,从而引发奶牛乳房炎。该奶牛场在2~3月没有青饲料,仅在月初、月中分别喂红萝卜、大白菜,这可能增加了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
  机械挤奶的时间过长或不合理挤奶也可引发奶牛乳房炎。用机械挤奶时一般同时挤2头奶牛且挤完奶后同时取下挤奶杯,但可能一头奶牛的放奶速度快,另一头的速度慢,如果挤奶员同时取下挤奶杯,这就造成放乳快的奶牛空吸时间过长从而引发乳房炎。此外,同一头奶牛4个乳区的乳量不同,同样对待、挤奶人员的突然改变、人工挤奶的手法不正确等都可引发乳房炎。
  2.3 乳房损伤导致乳房炎
  挤奶人员的指甲过长、牛只之间相互吸吮、抵伤、乳房过大及两腿相互摩擦造成乳房损伤而发病。
  2.4遗传因素
  现有不少资料显示乳房炎是可遗传的,很多患乳房炎的奶牛具有同一父本。据报道,黑白花奶牛公牛后裔患乳房炎的比例为8.7%~71.4%[2]。
  
  3临床表现
  
  乳房炎根据症状的不同可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其中临床型乳房炎又可分为最急性乳房炎、急性乳房炎、亚急性乳房炎和慢性乳房炎。
  (1)最急性乳房炎。突然发病,发病时乳房明显肿大,硬如石,乳房的皮肤因肿胀变成紫色,产奶量明显下降,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升高到41.5℃以上,稽留热,呼吸心跳加快。
  (2)急性乳房炎。乳房肿大,皮肤发红、疼痛不让人触摸,温度升高,产奶量下降,乳汁中混有絮状物和乳凝块。
  (3)亚急性乳房炎。患病奶牛乳房红、肿、热,痛不明显,只见乳汁稀薄,呈灰白色,含有絮状物与乳凝块。
  (4)慢性乳房炎。病程长,病情反复,产乳量下降,药物反应差,疗效低,乳房有大小不等的硬结,肉眼观察正常。
  (5)隐性乳房炎。无任何临床症状,乳房和乳汁无肉眼可见的异常现象,用pH值试纸测pH值在7.0以上,呈偏碱性。
  在该奶牛场发生的乳房炎多呈急性与亚急性,二者占86.96%。乳房多表现出红、肿、热、胀、痛,乳汁中含有絮状物与乳凝块。慢性的占13.04%,多表现为产乳量下降,触诊时可感觉到乳房内有大小不等的硬结。
  
  4乳房炎的危害
  
  乳房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的且不易彻底治愈的疾病,它能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影响奶的质量和奶牛的发情率和妊娠率。乳房炎导致乳区化脓、坏死、萎缩,奶牛可能永久性地丧失泌乳功能,生产上由于乳房炎导致的奶牛淘汰率达9%~10%。当奶牛感染乳房炎后机体就会产生大量的白细胞来消灭病原菌、修复损伤的组织,而大量白细胞聚集在一起时会堵塞部分乳腺管道,影响乳汁排出,同时导致泌乳细胞总量减少。有些奶牛即使治愈了,产奶量也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乳房炎不仅危害牛的健康,也危害人尤其是乳品饮用者的健康。病原微生物(如结核杆菌、布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既能引发乳房炎,又能致使人患病。长期大剂量地使用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来治疗奶牛乳房炎会导致药物残留。当人们饮用有药物残留的乳制品后,可能发生多种过敏反应如皮疹,严重者会发生过敏性休克。更严重的是可能引起细菌耐药性问题,一旦人们发生感染,会给医治带来较大困难。
  此外,牛乳中的残留药物会影响乳酸菌繁殖,使乳酸生成受阻,从而极大影响乳制品的生产和品质。
  
  5乳房炎的防治
  
  乳房炎的发生不仅有微生物因素,而且也与环境、饲养管理、挤奶人员、挤奶设备的正确使用与否和保养是否得当都有密切的联系。为了减少乳房炎的发生,提高产奶量,减少经济损失,必须制定一个综合的防治措施。
  5.1预防
  乳房炎的预防除了做好兽医预防工作,还要加强饲养管理工作,只有二者有机地联系起来,才能减少乳房炎的发生。
  (1)加强饲养管理。精料和粗料要合理搭配,要根据产奶量来给牛喂精料,并且要注意做好饲料过渡的工作。生产上发现饲料改变后的一段时间内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有所上升,该奶牛场在改变饲料后的7d内就发生了8例乳房炎,而平时7d只有2~3例。
  (2)牛舍、运动场要规范化,防止挤、压、碰、撞等对乳房的伤害。
  (3)提高挤奶人员的素质,对挤奶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执行挤奶的操作规章制度。
  (4)干奶期对乳房进行预防治疗,能减少下一个泌乳周期乳房炎的发生。试验表明,未经干奶期治疗的奶牛下个泌乳周期乳房炎发病率是经过治疗的4倍,停奶时可在每个乳头内注入青霉素40万单位 链霉素50万单位 无菌花生油20mL进行预防性治疗。
  (5)挤奶后乳头要认真药浴。目前,法国新奥兰动物营养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乳头药浴液(牛乳康)已引进我国,其不但灭菌性能强,而且能在乳头外形成1层水合因子保护膜防止细菌进入,还能防止奶牛乳头的破裂、皱裂、晒伤等,在极冷、极热天气,雨天、湿草地、脏垫料等条件下保护乳头,以避免乳腺管滋生细菌,从而有效控制奶牛乳房炎的发生。
  (6)场里应定期对运动场、挤奶厅进行定期消毒,可以减少细菌感染。
  5.2治疗
  对不同症状的乳房炎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而且治疗要及时,并且要注意淘汰病牛。实践证明,向乳房内注入药物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该场奶牛具体治疗方法如下:青霉素160万单位 链霉素100万单位溶于50mL的生理盐水中,直接注入乳房即可,2次/d,3d基本可痊愈。若3d还没有痊愈可换用盐酸林可霉素25mL+可的松10mL+生理盐水至50mL直接注入乳房即可。但在注射之前要将乳房中的乳汁挤净,如有脓汁要注入生理盐水将脓汁冲洗干净再注射药物,注射完后要按摩一下。23例中有17例是第1种方法治愈的,治愈率为73.33%;4例是第2种方法治愈的,治愈率为17.3%。如有血乳,用酚磺乙胺2mL的10支+生理盐水至50mL直接注入乳房即可,但不能按摩,4d后治愈。
其他文献
危机预警是城市公共管理者的第一道防线。预警机制建设的滞后使我国城市在面对公共危机事件时经常处于被动地位,而城市系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加剧了公共危机带来的损害。因此,应
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2008年,江苏省委、省政府批准苏州为全省唯一的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配套试点城市。接着,苏州市
民政工作直接和人民群众打交道,件件工作关乎民生,事事涉及群众切实利益,是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民政干部做群众工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在党的
通过调查问卷分析研究高校医学生人文素养现状,为探索培养构建医学生人文素养体系结构提供客观现实依据。
社区是社会服务管理的重心,社区建设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把加强社区建设作为社会管理创新和增进民生幸福的落脚
林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林业是农村生产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林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民增收,有利于农业安全,可间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并有利于农业资源的
油田调整改造工程属于油田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准确分析调整改造投资有利于油田企业良好分配资金。对油田改造过程中涉及的主要投资进行研究,提出包括开发层系调整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