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墩苗” 少“拔苗”

来源 :新湘评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ixiao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轻干部是干部队伍中的生力军。对广大年轻干部而言,要想成长进步,一靠个人努力,二靠组织培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墩苗”来强调如何培养年轻干部。所谓“墩苗”,就是抑制幼苗茎叶徒长、促进根系发育,让庄稼能耐得住旱涝、扛得住风雨。
  实践出真知。墩苗,其实是农民朋友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种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苗期管理措施。其作用在于“历练”幼苗,提高后期抗逆、抗倒伏能力。如同庄稼不墩苗,就没有好收成一样,年轻干部也需要“墩苗”,才有可能逐渐成长为党和国家的栋梁之才。
  据史书记载,明朝万历初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自幼聪慧,深得湖广巡抚顾璘欣赏,称之为“将相才也”。然而在张居正13岁考举人时,顾璘却给监考官打招呼,希望不要录取他,认为必须让他经历必要的磨砺。3年之后,张居正成功考取举人,顾璘还是觉得他太年轻,告诫他要做伊尹、颜渊那样的人物,不要只求年少成名。后来,张居正果然没有辜负顾璘的一片苦心,终成一代名相。功成名就后,张居正对顾璘的做法不仅没有怨恨,反而感激终生。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顾璘苦心孤诣的栽培,恐怕就没有日后那个闻名于史的万历首辅张居正,或许成为另一个“方仲永”也未可知。
  “墩苗”能接地气、养静气、长才气,年轻干部想把自己打造成栋梁之才,“墩苗”是必经之路。但是现实中,有不少年轻干部常常耐不住寂寞、抵不住诱惑、坐不住冷板凳,热衷搞“自我设计”,醉心“晋升路线图”,忙于混经历、搞包装,一门心思想着如何能走得更快、升得更高,只想走捷径尽快“冒出来”。也有一些地方对“苗子”百般呵护,为他们铺路子、架梯子,过度追求“年轻化”,甚至搞拔苗助长式的“火箭提拔”。
  俗话说,温室里养不出万年松,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若是不对年轻干部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墩苗”,而是对有培养前途的“苗子”宠着、惯着,只讲个人感情、私人关系,而不为他们创造到实践中历练的机会,或者尚未锻炼成熟就急于提拔,这并不是真正的尊重和爱护人才,反而是在损害甚至可以说是在扼杀人才。
  因此,为满足事业发展需要,使更多的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顾璘对张居正的“墩苗”做法未尝不值得我们今人借鉴。现实中,一些年轻干部被火箭提拔又迅速落马的现象,也说明拔苗助长式的提拔,只会毁了“苗子”、斷了前程。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越是艰苦环境、吃劲岗位,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能磨砺干部的品质、考验干部的毅力、增长干部的才干。年轻干部的成长,既要靠个人努力,也要靠组织培养。因此,各级党委要开阔选人用人视野,善于发现那些有培养潜质的年轻干部,舍得且敢于把他们放到基层一线去磨砺,坚持严字当头、从严管理,在“墩苗”的时间、内容、方法等方面出台一系列制度措施,引导他们正确对待顺境与逆境、成功与挫折、赞扬与批评,让他们经受足够的基层历练、实践锻炼、困苦锤炼、专业训练,从而确保“墩苗”能够墩出壮实苗、结出丰硕果。
  同样,年轻干部也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进退观,多到基层一线、艰苦地方、关键岗位历练,少一些自以为是、自行其是的“自我设计”,多一些实干苦干的“自我磨砺”、省身慎独的“自我敲打”,把忠诚、干净、担当作为成长的标尺与刻度,这样才能扬弃小我,迎来更为开阔的人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应用减低剂量的氟达拉宾、白消安和环磷酰胺(FBC)方案预处理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疗效的影响.方法:1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移植前进行减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近年来,汝城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聚焦“人人有技能、户户有产业、村村有基地、全县有特色”目标,走出了一条绿色化、市场化、品牌化、产业化的扶贫路子。全县累计脱贫18220户60275人,产业脱贫人数占比超过85%。   因地制宜,连乡成片出规模。发展产业,因地制宜是关键。汝城立足发展优势,彰显特色
乌干达,位于非洲东部,水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受资金、技术和设备的限制,部分地区的民众长年喝的是河水、雨水,喝上干净的自来水一直是当地居民的梦想。2016年,湖南水务机电设备成套技术有限公司中标乌干达科博科水厂,开启了乌干达健康饮用水的圆梦之旅。  万事开头难。“到达乌干达科博科水厂项目所在地后,所遇到的困难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湖南水务机电设备成套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彭许深有感触地说。乌干达科博科水
27岁的中国选手居文君在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對抗赛中,战胜卫冕冠军成为中国第6位世界“棋后”。赛后,有人问她在这20年里,棋盘上遇到的最大敌人是谁?居文君笑着答道:“是自己。”  人的一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种艰辛、遭遇各种挑战、饱受各种磨难,遇到的许多人、事、物,都会是挑战自己的对象,因此有人形容人生如战场,而其中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自己。被称为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的北宋曾巩,年轻时贪玩以致多次参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