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在中学美术课程创新的探索与研究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ang0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美术课程按教学活动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在将信息技术与初中美术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学习领域的特点,积极地进行一些创新尝试和探索,将录象编辑技术灵活运用在美术传统技法指导,突破电子白板教学局限;将网络与初中美术欣赏类课堂充分契合,让学生自主探究更开放;将电脑美术设计软件恰当运用在创作类课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将网络交流平台引入学习评价与成果展示,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中学美术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多媒体在学科课程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重大变革,加快了教育信息化进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既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捆绑运用在教学中越多就越好,也不是利用现有成功案例形成模式熟练套用即行。而是教师根据学科需要,充分运用智慧,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的一种创造性劳动。整合要体现课程的综合性和多样性,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改变了美术课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强化了学生的多种体验。因此,将信息技术与初中美术课程整合,改革传统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了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一、将录象编辑技术灵活运用在美术传统技法指导,突破电子白板教学局限
  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电子白板越来越多的走进了中小学教室,教师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工具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交互式电子白板结合了传统的教学与当前信息技术的优势, 可以实现众多教育资源的灵活整合,使老师能出色地展开呈现、展示、交流、互动、合作等教学环节,优化了教学过程,极大地满足了美术教学直观性强的需要;新型的多点触摸电子白板则改善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只能单用户操作、多人协作互动的劣势,能够多个手指对照片、数据及影像进行缩放、移动及旋转等,让美术白板教学更随心所欲,充分互动的课堂也更精彩。
  美术教学离不开技能技法的演示与指导。教师当堂集体演示与指导,因为能让学生进行最直观的体验而必不可少。有时可以说:教师进行课堂集体技能技法演示的优劣,是区分美术课堂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
  然而在实际的电子白板美术课堂中,“造型·表现”活动领域的许多技能技法演示,只能采用传统方式呈现。如:中国画、书法、素描、泥塑、篆刻、工艺制作等,由于工具材料和技能技法的特殊性,运用电子白板直接示范无法做到或导致变味,也无法让学生体验到这些艺术的真正魅力。同时,技能技法演示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应该简短有效,才能让课堂有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体验与创作。因此,如何整合信息技术解决以上问题,成为了困扰美术教师的难题。
  其实,教师如果能够根据需要灵活运用录象编辑技术,将演示过程制成视频在电子白板上播放,这个问题不仅迎刃而解,而且可以收到最佳示范效果,事半功倍。
  二、将网络与初中美术欣赏类课堂充分契合,让学生自主探究更开放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美术欣赏类的学习活动应达到以下目标: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美术作品,掌握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在当前的美术欣赏类课堂中,为达到这一目标,老师们通常是制作、运用传统多媒体课件或电子白板课件,创设情境、呈现故事、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看、欣赏图片,然后是小组讨论、交流探讨,最后学生谈认识、感想。课堂教学目标也基本上可以通过应运课件来达到。当然,教师还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借助电子白板,随时连接英特网搜集资源。但是,这种信息链接是基于老师的需要而非学生自己。同时,课件所容纳的信息量非常有限,教师在课件中先入为主的教学主线设计,也让学生自主学习或多或少受到限制。
  通过实验,我让学生在课堂中实现自己上网收集资料、开阔眼界,大受学生们的欢迎,教学效果也明显提升。将网络终端建立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更自主地探究知识——这是一个没有界限的课堂,学生通过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输入作者或作品的名字,海量的信息就可以任自己畅游。网络与初中美术欣赏类课堂充分契合,追本逐源,信息化的美术课堂会更加有趣味、更理想。
  当然,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初中生辨别是非能力有限,将网络终端交给学生手中,不是让学生失去监控随意东闯西撞,而是在教师提出学习任务情况下,学生分小组带有目的去搜索、筛选、交流有用信息,完成任务。
  通过课堂实践观察,我发现:在利用网络学习中,根据学生能力的强弱每四人一小组进行搭配,最为科学有效。
  三、将电脑美术设计软件恰当运用在创作类课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电脑美术设计软件能产生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从简单的Windows画图、金山画王,到神奇的ACDSee、Adobe Photoshop、PowerPoint、Flash等软件,不仅能达到传统绘画工具所具有的效果,同时拥有一大批值得尝试掌握的新工具,带给学生全新的体验。尤其是在电脑上进行图片的各种处理、平面设计的尝试,学生可以进行色彩的任意转换、画面的自由组合、图文的超級链接等等,不仅效果理想、操作方便,而且妙趣横生,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天性,充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四、将网络交流平台引入学习评价与成果展示,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学科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学习成果展示可以充分展现学生个性风采,起到内在激励作用。然而,在日常美术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作业评价往往受限于课堂时间的有限,只有部分“有代表性作品”得到青睐;学习成果的展示也往往只有课堂赏评、校园橱窗展示、美术竞赛、校外展览等形式。但这样的机会通常属于美术学习的佼佼者、特长生,其他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并不多。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可以营造开放的、公平的、便捷的、交互的评价展示平台,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桂木.美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3-105
其他文献
<正>CMI看似是技术问题,但却无形中推动医疗质量管理和运营,明确了医院定位。CMI反映收治病例的复杂程度与治疗技术难度。它的升高,意味着医院要减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这
金陵女子大学(Ginling College)筹建于1914年,由美国浸信会、监理会、美以美会、长老会以及基督会五所差会共同创立。1915年它正式招生,四年后培养出第一批在中国本土获得学
一、说总体设计思路及依据  总体设计思路是,用全球史观整合教材,依据高中生的特点设计教法与学法,引导学生了解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设计依据:教材、课标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经过;理解“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材料和创设情境等方式,提取和概括历史信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3、情感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网络化的发展,多媒体进入课堂取代了以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黑板的教学模式延续着农村中小学的教与学。陈旧的教学手段,严重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封闭的教育环境,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狭窄的见识,与新课程标准理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其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特点,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我在语文教学时,恰到好处地运用班班通互联网把远程教育资源,自制课件综合运用于课堂教学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行为。具有不良行为的幼儿虽然能积极参与活动,但是在活动中很难集中精力,只是任意发泄自己的情绪。由于在交往中常常有攻击性行为,所以和其他幼儿关系处理不好,常会受到大家的指责。这样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以及良好品德的发展。《3—6岁儿童教育发展指南》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分析和控制幼儿攻击性行为,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以武汉地区两所“985工程”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大学生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亚健康方面的现实状况,解析其成因,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