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体育教育?新时代的体育教师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H8151171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新时代强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召唤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高度概括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体育的新使命、新定位、新功能,为迈向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体育教育发出了动员令、吹响了冲锋号。体育强国的建设,需要实实在在地落到学校体育教育上,落到学生的体质健康上,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肩负起锻炼和维护2亿左右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重任,承载起体育教师的育人使命。
  新时代召唤体育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的改变,需要体育教师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关注和抓住改革机遇,站在一定的深度去思考强体兴体的策略,站在一定的宽度去链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将体育教学与技能运用、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有效结合,思考学校体育怎样开展“强体兴体学生爱体”的好教育。新时代召唤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需要体育教师站在育体的高度、育德的高度、育智的高度,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品格、关键的能力,思考体育教学怎样开展“创体融体体育素养”的好课堂。强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同课异构”之策的探讨,旨在为新时代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一种有效实践的指导,提供一种自主多元改创的行动。
  二、“同课异构”强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抓手
  强体育教育梦,首先要有新思想、新理论为标志,新时期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就是要全面提升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如果新时代的体育教师抓住“同课异构”这个点,来思考“同课异构”的内涵和特性,将是进一步深入提高体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能力的一个抓手,将是进一步探索体育课程内容具体到体育课堂时教学方法多样性研究的一个抓手,将是进一步分析体育课程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进行实质性研究的内容,将是进一步构建“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多元设想。
  针对多数体育教师围绕教材、教师用书备课、上课的现状和问题缺失,针对体育教师难以呈现出学生自主学练的鲜活课堂,针对体育教学难以突破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练教用赛”有效结合,“同课异构”的教学设计和活动,就是为了让体育教师积极思考和参与课堂创设,积极探讨体育教学多元方法和策略,促使每位体育教师在“同课异构”中学会观察和分析,并对照比较提出个性化的建议,有利于体育教师对先进教学理念的领悟和反思,有利于体育教师转化和运用。
  三、“同课异构”强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要义
  “同课异构”(Lesson with heterogeneous)是指同一课程同一教材内容,由不同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所备所上课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构成了同一内容用不同的风格、方法、策略进行教学的课。也就是同一节的内容用不同的风格和方法表现,由此打开体育教师的教学思路,体现体育教师教学个性,为体育教师们提供了一个根据学生实际面对面交流互动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体育教师智慧的碰撞,彰显体育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新时代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一种新常态。
  1.“同课异构”之体育“同课”设想
  “同课”,即同一教材内容,基本一致的教学目标。“同课异构”的宗旨和最终归宿就是要实现真正的高效体育教学,就是要把握体育高效课堂的灵魂教学目标,通过体育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也就是在同一教材内容、一致教学目标中,按照教育思想、教与学的理论来组织教学活动进程。体育高效课堂的受益者是学生,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中小学生,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独立性和独特性。中小学生知觉和观察的水平不断提高,在体育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练和培养学生合作学练的能力,是建立在中小学生认知觉发展基础上的,稳定而持久的运动项目技术的学练,自主学练和合作学练才能使运动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真正将运动技术和技能运用于比赛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体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类型的学生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上有所收获和提高。
  2.“同课异构”之体育“异构”呈现
  “异构”则体现在两位(或多位)教师的不同呈现。“构”是构教学设计,构教学方法,构教学风格,构教学策略,构教学个性,是教学系统四个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构建。体育高效课堂的执行者体育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也会出现差异,这些差异会渗透在备课、上课等各个环节中,会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效果。通过“异构”,可以更好地展现、比较不同的体育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比较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体育教学效果。如体育教师备课只停留在对教参、现成教案的照抄照搬上,这种异构的课堂就还是相同的,也不会有亮点。如果围绕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去研磨、去异构、去再现,就能个性鲜活地激发体育教师的教学创新,每个体育教师就能以强大的勇气去突破雷同、超越跨越,在一次次的异构与磨练中,真正达到体育课的教学实效。
  3.“同课异构”之体育教学着眼點
  “同课异构”的着眼点应该是用“比较”的方法来看待“同”,看待“异”,看待“同”中之“异”,其侧重点是在比较“异”,比较体育教师教育教学思想、教学行为、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一系列教学之效,比较教学的微创,比较核心素养的理解和落实,比较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行的结合。在比较中,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双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在学生体育品行的渗透教育中,识别学生不同体育特点,尊重、鼓励和支持学生的不同体育个性、体育学习方式和方法,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氛围等。在比较中体育教师的个性发展成为了积极的可能,比较中促进了执教者的自我反思,比较中拓宽了看课者的教学思路,创设了自觉进行教学研讨的氛围。
  如从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课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的三节小学武术课的“同课异构”来看,体育教师对“同课异构”的认知有所缺失,主要表现在对教材的理解上没有抓住武术的本质特性,没有把握武术教与学的实效性方法,有的课缺失攻防,有的课缺失防守,有的课缺失运动能力学练。同时,大家对“同课异构”的理解不到位,主要认为是课的花样变化、课的多元形式设计,但缺少把握同一教材、不同学生施教的策略,体育教师对武术动作教的理解、学生对武术学的理解也不到位,缺少对学生武术动作和学练用的培养。
  总之,“同课异构”对体育教学和体育教师起着积极的、对比跟进的、实效性强的效果,会使每一位体育教师充满热情地进行多元设计,自己也会静下心来看同行“同课异构”的教学课,从中会思考“我”与“他”之间的差异,能够直接地提升体育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反思,同时也是我们当前研究体育课质量的一种有效策略。这更是新时代体育教研的一种模式、一种手段,历练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执教能力。我们要正确理解、正确对比、正确引导同课异构,最终为新时代的体育课堂出彩,为体育教师强自身能力助力,为学校体育教育强国奠基。
其他文献
梁启超24岁即名满天下,主编《时务报》,主张维新变法,“天下无有不识新会梁氏者”。他之所以受人尊敬,主要原因是,懂得体谅他人。  体谅他人,就是尊重别人与自己不同。  梁启超与严复是一对忘年交,二人虽在学术及政见上存在不同,但关系良好。梁启超在给严复的信中称:“天下之知我而能教我者,舍父师之外,无如严先生。”但随着学术观点上的不同,二人渐渐产生隔阂。严复一再对梁启超进行指责,不仅在私人信件中频频指
摘 要 王国维于 1927 年完成的《南宋人所传蒙古史料考》一文是我国北方民族史研究领域的一篇重要作品。然而该文提出的“金熙宗时期蒙金之间无大战事”及“《行程录》《征蒙记》其书其事皆伪”两个结论都存在值得商榷之处。《行程录》及《征蒙记》二书绝不可等同而论。将《行程录》佚文与相关金朝史料、域外文献进行比对后,发现它们所记载的许多关键信息均可相互印证。据此可以断定,《行程录》绝不是一部伪书,它具有重要
一、要充分熟悉本地体育资源  要想实施资源联动,就必须掌握校外体育资源的种类、数量与形式。因此,体育教师要主动了解,准确把握本地的体育设施、运动条件和活动开展情况,了解清楚体育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的数量等,以便合理安排资源联动。如,可以采用参与乡村篮球赛、校区友谊赛等形式,获取本地篮球运动开展情况、村民篮球骨干数量、篮球比赛竞赛方式等信息。当学校组织篮球训练与比赛时,可以邀请村民篮球骨干来校进行指导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在理性地面对学生差异的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出合理的教学要求,帮助每一名学生学有所获需体育教师不懈努力。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存在,导致很多教师不敢分层,也有些教师不会分层,分层后不会进行对应的教学。  一、凝心聚力,直面问题,解析不敢分层的原因  浙江
当官场同仁都在混日子并被日子所混时,陶渊明选择了华丽丽地转身,投身侍弄自己亮闪闪的梦想。  本来,陶渊明的官场生涯虽算不得呼风唤雨,但凭着名门望族的荫庇,29岁的他不费吹灰之力,担任江州祭酒一职,掌管兵戎、户口、农桑、水利等,绝对是举足轻重的要职。35岁时,在叔父的推荐下,他投入权臣桓玄门下做其私人秘书,官品不大,但属于心腹近臣,很容易随着主子的升迁一路平步青云。39岁,他转做刘裕(后来的宋武帝)
1830年的春天,俄罗斯境内的霍乱疫情不断升级,而时年31岁的普希金也遇到了人生难题。  当时他和恋人已宣布订婚,但准丈母娘以嫁妆不足为由拒绝嫁女,于是婚礼一推再推。其间他与准丈母娘大吵一架,再加上叔叔去世,他也无心举办婚礼,心灰意冷地离开莫斯科,前往波尔金诺的基斯捷诺瓦村——那里有他父亲留下的产业。此时疫情愈发严重,当局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于是普希金被迫在此滞留了三个月。  阴冷的秋风、泥泞的道
韦小宝和杨过其实很相似——对喜欢的姑娘都花言巧语,死缠烂打。杨过对陆无双就是个典型:“从地下爬将过去,抱住她右腿,大叫,别走,别走啊!”还对人家一口一个“媳妇儿”地乱叫。  韦小宝骗沐剑屏叫自己“好哥哥”,杨过也骗陆无双叫自己“好哥哥”,伎俩如出一辙。但两人有一个最大的不同:韦小宝招惹的姑娘,他最后都娶了;杨过招惹的姑娘,最后都结拜成兄妹了。  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从这个意义上说,韦小
据《阅微草堂笔记》记载,纪晓岚当年被贬西北时,曾在那里待过很长一段时间。  一天,纪晓岚和一位姓毛的部下聊天,这位毛老先生是老员工了,在西北很多年,官阶一直很低。毛老先生向纪晓岚讲述了自己的昔年壮志,又念及今日老迈,一无所成,不免怅然伤怀。纪晓岚因为被贬,心情也很抑郁,看两人同病相怜,于是题诗一首:“雄心老去渐颓唐,醉卧将军古战场。半夜醒来吹铁笛,满天明月满天霜。”此诗苍凉雄劲,满是辛酸,读之令人
先看一份典型导学案的纲要摘录:  太平天国运动  一、课前预习(读书填空)  二、课堂学习(课堂思考与讨论)  1.金田起义爆发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分别是什么?  2.《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是什么?怎样评价?  3.太平天国运动在其鼎盛时期走向衰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三、课后作业(当日完成)  “农民可能充当一种极端保守的角色,也可能充当一种具有高度革命性的角色。”试结合有关史实评析这一
鲁迅与郑振铎都是20世纪不同凡响的人物,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创造了凡人不及的辉煌,都是真诚的爱国者:希望国家繁荣强大,对当时社会的黑暗疾恶如仇。两人很早就有过交集,他们对待友谊的方式即使到今天依然散发出熠熠光辉。  1921年,郑振铎与茅盾一起编《小说月报》时曾向鲁迅约过稿,互有书信往来,这是他们最初的来往。同年9月,鲁迅寄赠了《域外小说集》给郑振铎,两人友谊有所发展。1922年秋,郑振铎陪俄国盲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