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声速飞机动力需求探讨

来源 :航空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高超声速技术的长足进步,特别是在超燃冲压技术逐渐面向工程化的背景下,关于高超声速飞机及其动力系统的讨论也频繁出现.为了在宽速域条件下工作,基于不同热力循环工作模式的组合动力系统相继被提出,高超声速飞机的动力发展形式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也对高超声速飞机动力系统的选型提出了巨大挑战.通过对飞机发展史及高超声速相关发展技术的综述,阐述了现阶段组合动力是高超声速飞机动力主要发展方向这一结论,针对高超声速飞机需求,梳理和分析了几种高超声速组合动力系统的工作原理、工作特性及优缺点,并展望了采用组合动力系统对未来高超声速飞机研究带来的挑战.随着飞行速度的提高,高超声速飞机和动力系统的一体化势在必行.
其他文献
基于“淡水贝类观察”研究体系的专用指示生物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生物监测鄱阳湖吴城水域和微山湖二级坝水域中Al、Cr、Mn、Fe、Co、Ni、Cu、Zn、As、Mo、Cd、Ba、Tl和Pb等元素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鄱阳湖吴城水域蚌样中Al、Mn、Cu的含量显著高于微山湖(P<0.05),而前者Fe、Co、As、Ba、Pb的含量显著低于后者(P<0.05);两者重金属污染指数(MPI)分别为8.4和22.0,均值污染指数(AP)分别为0.099和0.113,鄱阳湖的
采用完全好氧式膜生物反应器富集耐低温硝化污泥,通过低温冲击强化试验研究硝化污泥的耐低温特性。结果表明,低温对硝化污泥中微生物的群落多样性影响较大,温度越低,微生物多样性越低。低温强化组投加了耐低温高硝化菌含量硝化污泥,使得硝化菌在反应器内生长趋势良好,对低温冲击的恢复更有效果,且低温硝化污泥比中温硝化污泥具有更好的氨氮及亚硝氮去除效果。
为提高核电厂的经济性,拟取消电气厂房外侧至常规岛第一跨防甩击件,开展本课题研究。首先开展防护目标研究,确定了防护目标;其次,采用LS-DYNA动态模拟分析法进行了甩击效应研究;最后采用对比分析法进行了喷射效应研究。根据研究结果,甩击效应及喷射效应对防护目标的破坏不会影响核安全,可取消相应消防甩击件。本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实际工程,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961年8月3日,国防部六院一所(601所)——新中国的第一个飞机设计研究所于沈阳成立.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军方用户的支持帮助下,在集团公司的关心指导下,在兄
期刊
以吐鲁番盆地葡萄园土壤中砷(As)为研究对象,分析15种光谱变换下的土壤光谱反射率数据与土壤As含量的相关性,构建土壤As含量预测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结果表明:葡萄园土壤原始光谱率(R)经一阶微分(FD)、平方根一阶微分(SRFD)、平方根二阶微分(SRSD)、倒数二阶微分(RTSD)、对数一阶微分(LTFD)、倒对数一阶微分(ATFD)变换对As光谱特征的增强作用最突出。模型预测结果表明,采用基于LTFD变换的GWR模型可有效提高葡萄园土壤As含量的预测精度。
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太湖金墅港区域的硅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2019年11月—2020年4月共检测到28个属的硅藻种类,主要包括小环藻属(Cyclotella sp.)、菱形藻属(Nitzschia sp.)、直链藻属(Aulacoseira sp.)、波缘藻属(Cymatopleura sp.)、辐环藻属(Actinocyclus sp.)和骨条藻属(Skeletonema sp.)等,还出现了海洋生境种类海链藻属(Thalassiosira sp.)。结果表明,12月
“华龙一号”调试首堆试验是指针对该型机组采用了新概念设计和具有新设计特性的构筑物、系统和部件(“新”物项)而开展的全新的、唯一的、独特的或特殊的调试试验。基于国内外核电调试有关法规和导则的研究,通过分析风险因素和代价因素并结合良好实践反馈,采用多元化特性评价和试验可执行的再评价,给出“华龙一号”调试首堆试验的选取原则、选取方法及试验清单,并就各项首堆试验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简要说明。通过调试首堆试验能全面正确地验证“华龙一号”所有“新”物项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及准则,能为机组后续安全稳定地运行提供有力
根据5G基站工作原理及发射特点,研究了5G基站的电磁辐射方向、强度与用户终端位置分布及应用场景存在的对应关系。经实测验证,终端位置移动将导致电磁辐射方向发生显著变化;多终端窄波辐射相互叠加与应用场景明显相关,基站小区辐射覆盖范围扩大。建议对现行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技术方法进行研究修订。
介绍了基于长寿期运行的核电厂埋地管完整性管理技术体系构建的方法和应用实践,包括埋地管基础数收集与测绘及信息系统建立、埋地管风险分级、埋地管检查与评估、埋地管老化管理大纲体系四个主要方面,为核电厂开展埋地管完整性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
软X射线相机用于测量托卡马克装置放电时等离子体辐射的软X射线在空间上的分布。在真空室烘烤时,软X射线相机周围的温度会达到250℃,需对探测器进行冷却。针对软X射线相机冷却需求,主要介绍了软X相机闭循环冷却回路的设计结构,并对冷却回路进行了热学仿真分析及实验测试。高压冷却气体通过密闭管道与探测器的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气体经气体冷却装置冷却后通过压缩机加压后再次送入冷却管道,实现相机冷却。通过热学仿真以及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当外界环境为250℃时,通过闭循环冷却系统可将探测器的温度降到50℃以下,低于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