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硬币》教学设计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fever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92~93页。
  知识目标:在游戏活动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初步体会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则是不确定的,并能用“可能、一定、不可能”进行描述,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事件的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生的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操作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根据不同的事件运用“可能、一定、不可能”进行描述。
  教学难点: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合理的结论。
  教学准备:
  1.黄色、白色乒乓球若干,摸球袋子若干;摸球情况记录单。
  2.每人准备1个硬币、8个红圆片、8个白圆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同学们,今天上课前,老师想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在古代欧洲的一个国家,有一个大臣冒犯了国王,国王很生气,决定将大臣处死。但是他又不能马上把这位大臣处死,为什么呢?因为按照这个国家当时的法律,这位大臣在临刑前还有一次选择生死的机会,那就是由大法官拿来一个盒子,盒子里有两张纸片,一张写着“生”,一张写着“死”,让这位大臣来摸。如果摸到“生”则“生”,如果摸到“死”则“死”。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个大臣会摸到什么呢?
  生1:可能会摸到“生”,也可能会摸到“死”。
  生2:两种可能都有。
  师:也就是说我们无法知道这个大臣究竟是生还是死。同学们,其实这个故事里面就蕴藏着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板书:可能性)。这个大臣的命运到底如何呢?学完这节课你们就会知道了。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在抛硬币中——感知“可能性”
  1.师抛硬币。
  教师示范抛硬币,让学生猜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激起学生的兴趣,同时揭示课题——抛硬币。
  2.生抛硬币。
  (1)出示游戏规则:同桌两人一组,一人抛一人猜,每人轮流抛5次,在抛硬币前先让同桌猜一猜然后再抛。
  (2)学生同桌抛硬币。
  (3)全班交流:你在游戏中猜对了吗?想一想为什么有时猜对?有时猜错呢?
  (4)师小结并板书。
  (5)说一说:用“可能”这个词语说一说刚才抛硬币的情况。
  活动二:在摸球中——体验“可能性”
  1.体验“一定”和“不可能”。
  (1)体验“一定”。
  ①师把6个白球装到空袋子,请同学猜一猜,如果从这个袋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会是什么颜色?
  ②把这个球放回去,再任意摸一个,会是什么颜色的球呢?
  ③学生验证继续往下摸,会摸到什么球?
  ④为什么一定是白球呢?
  ⑤板书:一定
  (2)体验“不可能”。
  ①老师把6个黄球装到另一个空袋子,猜一猜,如果从这个袋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会是什么颜色?
  ②从这个袋子里面可能摸出白色的球吗?为什么?
  ③板书:不可能
  ④除了不可能摸出白球,还有什么不可能?
  2.体验“可能”。
  (1)小组活动。
  老师往这个袋子里装3个白色的球和3个黄色的球,如果任意摸一个,会是什么球呢?
  学生体验摸球。
  先出示比赛规则:①四人一小组,轮流摸球,每人摸2次后,第二个同学接着摸。②组长记录摸球结果。(是什么颜色就在什么颜色那里打“√”)③观察记录表,小组每个成员互相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按规则摸球,填写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汇报交流。
  师:从各组汇报的摸球情况,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黄球。
  (3)小结。
  用“可能”、“一定”、“不可能”这三个词语来说一说刚才的摸球活动。
  活动三:在摆圆片中——运用“可能性”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红色、白色两种圆片。
  1.怎样摆一定能摸到红圆片?
  2.怎样摆不可能摸到红圆片?
  3.怎样摆可能摸到白圆片?也可能摸到红圆片?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行间巡视,最后指名汇报。
  三、巩固练习,话提升
  1.连一连。
  数学书第93页连一连。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反馈,课件展示结果。
  2.选一选。
  请选择“可能”、“一定”、“不可能”来填一填。
  (1)太阳( )从东边升起。(2)公鸡( )下蛋。(3)老师( )是女老师。(4)爸爸( )比我大。(5)明天( )会下雨。
  3.说一说。
  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是可能会发生的?哪些一定事情会发生?哪些事情不可能发生?
  4.揭示故事结尾,渗透思想教育。
  刚才故事中那个大臣的命运到底怎样呢?如果是一生一死让他摸,结果可能是生也可能是死。可是,狠毒的国王偏偏想让这个大臣死,于是派人悄悄地把盒中的“生”字拿掉,换成“死”字。同学们,你们想想,这下大臣是生还是死呢?
  生:这个大臣不管摸到哪张纸片都是“死”字,所以这位大臣一定得死。
  有个好心人悄悄地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大臣,这个大臣想了一夜,终于想了一个好办法。
  临刑前,当大法官把盒子拿来要大臣选择生死时,这个大臣拿起盒中的一张纸片,看也不看,猛地吞进肚子里。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因为不知道他究竟拿了哪张纸,大法官只好命人看盒中的另一张纸,只见另一张纸上写着“死”字。大法官便说:“大臣吞下的一定是‘生’字,他不该死。”于是便把大臣给放了。这个大臣用他的智慧把不可能活下来变成了一定可以活下来,从而赢得了生命。
  (出示幻灯片)大家看,这几幅图是我国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飞上太空的图片。同学们,几百年前,人们认为人是不可能飞到太空的,我们中国人民通过不懈努力和创造,把以前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我希望同学们也要敢想敢做敢创造,把一些现在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在将来变为现实好吗?
  四、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玩得高兴吗?在玩中你们学会了什么?其实在游戏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希望同学们能做个有心人,玩得开心,学得快乐。
其他文献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新授课还是练习、复习课都离不开练习。它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数学练习起着形成和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的作用。如何科学地进行课堂练习呢?下面我谈谈认识。  1.设计应用性练习能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可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如,学习了比例尺知识之后,
作业是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传统的作业观已不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如果新课程下的作业仍以传统的数学理论来进行布置,那么新课程的实施将很难找到有意义的突破口。作为数学教学工作者,我们更要在作业这个主阵地上进行思考与探索,让新课程的实施日趋完善。  1.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误区  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智力、兴趣、意
摘 要: 在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国际间商务活动往来日益频繁,文化差异却经常妨碍贸易的顺利进行,只有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商务英语人才才能够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应对自如。本文从这一市场需求出发,主要以课程的设置为出发点讨论如何构建一套完整的突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以期通过跨文化知识的传授,提高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 课程
摘 要: 以《欧洲文化入门》为内容依托的大学英语教学颠覆了以往为学语言而学语言的教学模式,给大学英语教学增添了实际内容和趣味性,为了使这门尚在教学改革中的课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尝试角色扮演法、典故法和师生换位法,以使这门课程摆脱传统的以讲授语言为重点的满堂灌的模式。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欧洲文化入门》课程 角色扮演法典故法 师生换位法  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改
目的:研究白松片持续给药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行为学、血浆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及脑内CRHmRNA表达的影响.结论:1、通过长期给予慢性
摘 要: 近几年,随着全国各个高校逐年增加招生计划,加上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日益下降。不仅如此,进入高职学习的学生学习质量也随着各个高校的扩招而逐年下降,特别是英语这一门注重基础的课程,学生基础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职英语教学的开展,因此高职英语教师有必要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本文通过对目前高职英语教学开展的现状进行简单分析,探讨教师角色重新定位的价值,最后分析应如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