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交联高分子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腰椎术后硬膜外粘连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F66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医用交联高分子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腰椎术后硬膜外粘连的疗效。

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92例,按手术及处理方法分为A组:腰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交联高分子透明质酸钠凝胶组,52例;B组:腰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生理盐水组,40例。两组均采用腰后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A组在减压处硬膜囊及神经根处予以交联高分子透明质酸钠凝胶处理,B组予以生理盐水。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腰痛和下肢活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影像学评价采用腰椎磁共振成像(MRI)测量比较术前及随访MRI手术节段椎管矢状径、硬膜囊面积。

结果

9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明显并发症;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手术时间(t=1.736, P=0.086)、术中出血量(t=1.084, P=0.281)、术后引流量(t=0.816, P=0.4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获随访;两组术后、末次随访时VAS、ODI评分均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末次随访下肢疼痛VAS评分[(2.50±1.21)、(2.21±1.16)分]与B组[(2.98±0.95)、(2.70±1.0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腰痛VAS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末次随访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椎管矢状径、硬膜囊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随访MRI椎管矢状径[(15.52±0.98) mm]与B组[(15.13±1.07)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41,P=0.069),A组术后随访MRI硬膜囊面积[(181.58±8.19) mm2]优于B组[(169.03±6.02) 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814,P=0.000)。

结论

腰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联合减压处应用交联高分子透明质酸钠凝胶比单纯减压手术能更好的预防椎管内粘连,减轻临床症状,减少术后下肢疼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微小RNA-520e(miR-520e)对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肺癌细胞A549和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中miR-520e的表达差异,转染miR-520e模拟物(miR-520e mimics)获得miR-520e过表达细胞株,迁移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miR-520e对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
目的观察CD147拮抗肽-9(AP-9)及多西环素(DOX)分别及联合用药对胆囊癌细胞(GBC-SD)的增殖、凋亡、CD147表达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活性的影响。方法将AP-9(50、100、200、400 μg/ml)、DOX(5、10、20、40 μg/ml)和联合用药(AP-9 200 μg/ml + DOX 20 μg/ml)作用于胆囊癌细胞12、24、48 h,细胞计数试剂盒(
期刊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miR)-83a表达对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的诱导分化和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分为3组:A组:PEF-miR-83a和PSV2neo共转染组;B组:未转染组;C组:PEF和PSV2neo共转染组。A组为实验组,B、C两组为对照组。按照说明书进行转染,加入400 μg PmlG419筛选,经3周后形成阳性克隆,扩增培养,应用基因转录方法检测miR-83
期刊
目的检测微小RNA(miRNA,miR)-29在膀胱癌组织、癌旁膀胱组织、膀胱乳头状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iR-29在膀胱癌进展中的意义。方法利用区组随机化方法收集我院通过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32例、膀胱乳头状瘤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32例膀胱癌组织、癌旁膀胱组织及30例膀胱乳头状瘤组织中miR-29的表达,应用R.3.3.1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
目的观察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CXC趋化因子受体6(CXCR6)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结肠癌增殖、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XCL16/CXCR6在结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3种结肠癌细胞SW480、LoVo、HCT116的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XCL16和CXCR6 mRNA的表达;通过CXCR16-RNA慢病毒载体转染SW480细胞,利
目的探讨CD29和CD49f对乳腺癌中肿瘤干细胞转移的影响。方法用流式分选技术分离CD24/CD29/CD49f亚群细胞。以伤口愈合、肿瘤细胞侵袭实验检测各标志物对肿瘤干细胞体外迁移分化的影响。以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免疫荧检测在裸鼠瘤分离得到的肿瘤细胞上的标志物。结果CD29和CD49f在癌症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且两个蛋白的功能具有互补的特点。CD24+/CD29+双阳性
环状RNA(circRNA)由RNA前体可变剪接产生,比线性RNA稳定性更强,是近几年RNA研究领域的热点。circRNA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通过调控miRNA、蛋白及其亲本基因和编码蛋白,从而发挥特定的生物学功能。近年来circRNA与肝脏疾病的研究逐渐增加,circRNA可能成为新的生物学标志物发挥诊断和预后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circRNA在肝细胞性肝癌等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