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送气下乡”百万农民受益

来源 :城市管理与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ky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以食为天,食以火为先。“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中国人的开门七件事。但如今烧饭靠捡柴的历史,在郊区农民生活中被北京市政府开展的“送气下乡”工程终结了。
  为治理北京环境污染,2013年北京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其中大规模开展“送气下乡”惠民工程。截止到2014年底,这一工程已经惠及90余万户农村居民,有力推动了首都空气质量的改善。按北京市治理计划,到2016年,北京郊区110余万户农民都将实现炊事燃气化的目标。
  北京市开展的“送气下乡”工程,政府埋单,百姓受益。在相对落后的农村推广清洁能源——液化石油气,把经济实惠和便利服务直接送到农民手上,成为深受农民欢迎的惠民工程。让拾柴搬煤、终日劳作辛苦的农民有所解脱,闲暇之余有了文化生活;生活质量的提高,使他们开始树立了环保意识,改变了靠山吃山的传统观念,学会关注环境,保护自然。这种接地气、顺民意的治理,在改善环境的同时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在依法治国的蓝图上涂上了一抹亮丽的色彩。这种治理是一种善治:善解人意的治理,解决了百姓生活的难题;善借巧力的治理,运用多种力量来解决百姓的现实问题;善作善成的治理,产生了多方面的成果。
  统筹规划 多措并举 稳步推进
  目前,北京市共有16个区县。根据北京市农委提供的数据,农村地区现有农业人口约110万户,每年燃煤用量约为400余万吨,约占全市农村地区能源消耗比例的80%。2013年8月,北京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北京市2013年农村地区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京政办发[2013]51号),按其决策部署,北京市在农村地区全面启动了“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进一步调整郊区农村地区能源结构,加快改善空气质量。
  “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即减少燃煤,并用优质煤替代劣质煤。此行动确定了简称为“五个一批”的任务目标,即:按照“城市化改造上楼一批、拆除违建减少一批、炊事气化解决一批、城市管网辐射一批、优质燃煤替代一批”的方式推进郊区农村地区“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该行动制定的优惠政策措施为:通过“五个一批”方式实施“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的区县或地区,其在本市农村居住并且在当地派出所有户籍登记的住户均可享受奖励和优惠政策。
  为举全市之力,北京市政府成立了农村地区“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领导小组,由主管副市长任组长,全市各相关部门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市政市容委、市环保局、市质监局等13家委办局都位列其中,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协同作战。2013年8月,北京市正式启动了大规模农村地区“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
  “送气下乡”活动作为北京市“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工程,即:由供应企业将优质瓶装液化石油气送到农村,由市、区(县)两级财政补贴的方式,市级财政按照每瓶补贴25元;各郊区县补贴政策自行制定,大多区县都配套补贴25元,农民实际购气价格大多便宜了50元左右。政府出钱,百姓受益。推广使用清洁液化石油气,减少烧柴和劣质燃煤。
  负责“送气下乡”工程的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统筹规划,政策先行。会同市财政局出台补贴政策,预拨了资金保障;配合市环保局印发减煤换煤任务监督考核管理办法;组织各区县市政市容委、供气企业多措并举,稳步推进送气下乡工作。参与“送气下乡”任务的北京市液化石油气公司等供气企业的员工们,以真诚奉献、默默付出受到农民广泛的认可。
  热情参与 环境改善 成果丰硕
  2013年10月15日,北京市液化石油气公司在昌平区率先启动了送气下乡工程,首批近6万户农民用上政府补贴的液化气。“这可方便多了,以后不用再备煤、拢柴了,更好的是这比烧煤还省钱。”前来领本、买气的村民张兆山说,原来家里也备着一罐液化气,但只是逢年过节或者天儿不好的时候才舍得用,平常还都是靠烧柴禾和煤。张兆山计算着,之前家里除了烧柴禾,一年烧煤要花600多元,再烧两罐气,共计800元。现在政府补贴的优惠气,一年才花550元,还节省了250元,再不用烧柴烧煤了。
  2013年11月20日,北京市“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暨延庆县液化石油气“送气下乡”活动,在离京城70多公里的八达岭镇大浮坨村举行。八达岭镇15个村的农民率先用上了优惠液化气。村民们纷纷提早赶来购买,在村委会大院内排起了“长龙”。村民陈大娘高兴地说:“过去烧煤块,弄得家里到处都是灰,还污染环境。现在政府对我们百姓这么好,我们也乐意为首都蓝天出自己一份力。”
  北京门头沟区,在历史上是重要的能源基地,被确定为生态涵养区后,煤矿全部关停。环境得到了保护,但山区农民供暖做饭成了问题:不能上山伐木砍柴,又无煤可用。为此,北京市发改委把门头沟区确定为“送气下乡”试点。市、区两级政府共投资1000余万元,在清水、斋堂和雁翅镇,建设了9座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并配备了液化气运输车和小型入户服务车,满足了近两万户农民的供气需求。雁翅镇的崔大妈高兴地说:“液化气干净,省事,一罐儿才50元,比烧煤还便宜!过去做饭可麻烦了。一入秋就开始堆柴禾买煤。每家门口都有个大柴禾堆。逢年过节放鞭炮,起火是常事。”崔大妈说,烧柴烧煤还特脏。“脸上的皱纹里都是黑的。现在可好了,再也不用烟熏火燎地做饭了。”
  2014年,“送气下乡”被列入北京市政府实事项目,以此造福全市40万农民的目标。
  2014年1月,北京通州区全面启动“送气下乡”工程,年底前农村地区近15万户村民全部用上液化石油气。于家务乡村民周凤英眉开眼笑地说,“以前我换罐气100多元,舍不得用。现在政府补贴才花几十块钱,省了一半多,以后再不用备煤、拢柴了!”
  “换气站在哪儿啊,近不近啊?”“如果我拧开盖听见冒气声儿,我该咋办?” 市液化气公司的工作人员应接不暇地回答着村民的问题。2014年2月19日,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平谷区政府联合启动“送气下乡”工程,启动仪式还没开始,不少村民就按捺不住问在哪儿能交钱提货了。市市政市容委燃气办负责人介绍说,从2013年8月开始,昌平、通州、延庆等区县陆续启动工程,到2014年3月中下旬已达10个区县。今天启动的平谷区,将惠及11万平谷村民。
  北京市开展“送气下乡”以来,各区县送气下乡各具特色并着眼未来。目前,朝阳、海淀、通州、平谷、顺义和延庆已基本实现农村地区炊事燃气化;怀柔、昌平编制了站点布局规划和建设方案,房山将新建站点与现有站点整合,并计划列入区“十三五”燃气发展规划,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延庆、密云采用流动储瓶柜向用户供气,怀柔在APEC会议会场和驻地周边行政村采用流动储瓶柜向用户供气,解决了站点建设用地难的问题。
  送气下乡,清洁能源替代烧柴燃煤,改善环境,清洁空气。现在农村青山碧水、蜂飞蝶舞的田园风光已替代了过去云雾缭绕、炊烟袅袅的乡村景象。
  2014年,农历马年,北京市“送气下乡”,马不停蹄。截至2014年底,全市液化石油气送气下乡惠及农户90余万户,销售280余万瓶,换来减少燃煤约70万吨的环保效益;2015年,农历羊年,“送气下乡”,不用扬鞭自奋蹄,再接再厉,北京市民会喜洋洋地迎来更多APEC蓝;2016年“送气下乡”,在北京市农村地区全面实现炊事气化的目标还会远吗。
  (执笔人:徐春芳)
  (责任编辑:赵静)
其他文献
近日,北京环卫集团注册成立北京环卫集团房山有限公司。新公司将创建环卫合作房山品牌和模式,将房山区打造成为环境卫生示范区。其构想:1.提高环卫装备水平。彻底淘汰一批落后环卫车辆,集中更新一批新型多功能环卫车辆,全面提高房山区环卫作业机械化率。2.城市公厕升级改造。按照发达国家标准对城市公厕进行重新设计,完善硬件配备,打造全市一流城市公厕。3.便民综合服务进社区。将垃圾中转站的建设与ATM便民服务、快
期刊
温哥华市于2014年7月9日公布了第三年度最绿城市行动计划更新内容。在10个目标范围内,最为显著的是,温哥华市自2007年以来,减少了6%的温室气体排放量(GHGs)。同时,人口增长了5%,就业量增加了7%。  2010年以来,新种植树木量增长到了23,400棵。城市森林每年可以预计吸收20,000公吨的二氧化碳。城市树木战略于2014年年初被采用,该战略将保护城市树木并促进健康的城市森林的形成。
期刊
从长安街一直向西,距天安门16公里,位于北京市西山南麓和永定河冲积扇上,这块自然环境优美的土地就是石景山区。石景山区是北京市的城六区之一,全区绿化覆盖率超过50%,是名副其实的“一半山水一半城”。2014年8月底,北京市委、市政府明确石景山区为全市唯一一家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区,赋予了这个美丽的城区改革先锋者的重要使命。这是北京市委、市政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首都城市管理提升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期刊
身为学校的老师,却数次被学校门卫拦住不让进校,因为她戴着口罩和头巾蹬三轮车卖垃圾;平时非常注重仪表、爱干净,却俯身在馊臭的垃圾桶里翻垃圾;一些同事觉得她“不务正业”,她却坚持带领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她就是怀柔一中的地理老师刘颖娟,“教育一名学生,带领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是她践行垃圾分类垃圾减量的初衷和目标。  克服尴尬和困难  环保志愿队在行动  刘老师最初接触和参与垃圾分类是在2012
期刊
2014年10月20日,在景色优美的香山脚下,海淀区实验四小的校园里热闹异常。由北京市海淀区文明办、海淀区教委等单位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共同举办的“小手绢回到我身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使这座常年有绿、四季有花的学校迎来了众多宾客。作为主办方倡导的校园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绿足迹行动”的内容之一,此活动的开展具有现实的推广意义。  小手绢 大环保  小手绢,曾是多少人的童年记忆。但随着快节奏的现代生活,
期刊
自生态宜居概念提出以来,一直作为城市建设的标准推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的建设,我国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过程-行为参差不平。本文引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于2011年提出的生态宜居发展指数(优地指数),建立过程-行为指标体系,通过归一标准化处理,建立向量结构图,得出四川省会成都市及17个地级城市(不含马尔康、西昌、康定)中有58%的城市处于粗放式的生态宜居建设过程中,仅有23%处于努力建设中,有12%处于较好的
期刊
日前,江苏省南京市召开全市地下管线数字化建设管理工作会议,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决策部署,结合南京实际,全面抓好地下管线探测、普查和建库工作,突出重点、抓好关键环节,进一步建章立制、实现长效管理。根据部署,南京市将在2015年12月底前完成全市城市地下管线数字化建设,并同步实现管线地理空间信息的动态维护。(来源:《中国建设报》)
期刊
为压减居民用户燃煤量,改善北京市大气环境状况,北京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决策部署,决定自2013年开始启动“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并下发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压减燃煤促进空气质量改善工作方案的通知》(京政发[2012]16号),计划要求2016年基本实现农村地区炊事气化的目标。  在市新农办、市发改委、市市政市容委、市财政局等委办局以及各区县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期刊
为了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财政部13日发布《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将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给予专项资金补助,试点城市由省级财政、住建部门联合申报,申报的试点城市应在城市重点区域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将供水、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燃气、排水等管线集中铺设,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试点城市管廊建设应统筹考虑新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建设里程应达到规划开发、改
期刊
2015年1月18日,厦门市市政集团下属的厦门市政管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揭牌成立,该公司将通过提供专业化的综合管廊建设、管理,解决管线频繁开工带来的“拉链路”等问题。据悉,厦门市地下管廊目前已投用48公里,在建53.79公里,计划建设约118公里。(来源:人民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