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课走出语文课堂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kitty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既是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它占据了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在教学中怎样让学生轻松、高效、快乐的学习作文,是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我在作文教学工作中,除了抓好课堂作文教学之外,还将作文教学搬到了教室之外,拓展了一片广阔的天空,为作文教学注入了丰富多彩的活力因子。
  一、让室外作文激发灵感
  室外作文有利于调动学生作文学习的兴趣。从单纯的教室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出围墙的束缚,可以让学生眼前一亮,产生新奇的感受,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作文学习的兴趣爱好。许多学生在走出教室之后,在美丽的风景中开展观察与作文指导,学生心情愉悦、兴致很高,学习的兴趣和以往不可同日而语。
  室外作文有利于增加直观感知印象。无论是开展现场指导,还是走访调查以及欣赏感悟,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教学互动,是借助于真实的景物、人物、事件这些素材,学生所接触到的更加直观,这对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是一次极大的帮助,只有提高感知的直观程度,才能够让学生心中有物,写作过程中下笔如有神。
  室外作文有利于提升现场指导效果。作文教学搬出教室,主要形式是进行现场指导,无论是带领学生沉浸于美丽的景色之中,还是流连
  于闹市,都可以在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感受的过程中进行写作要点、难点的指导。学生所获得的写作技巧会记忆犹新,也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方面的一些经验成果。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将作文课堂搬到生活中,搬到社会中,要求学生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以及深刻的分析,能够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培养敏锐的目光、缜密的思维能力,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二、让室外作文更贴近生活
  带领学生走进景点观察创作。描写景物的文章属于具有一定难度的指导类型,教师要通过活动让学生印象深刻,并能够详细描写。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我带领学生走进校园人工湖景点进行观察,如:先从人工湖整体观察美丽的风景,是一幅中国地图。再走上毓英桥观赏波光粼粼的水面、各种奇异的花草。最后请同学们观赏师恩难忘的海豚雕像。清新的感受中,指导他们观察每一处景物的特点,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为学生眼中描绘出一副美妙的画卷。教师开展现场指导时,对学生怎样掌握景物描写的顺序,如何抓住景物特点,恰当的运用哪些写作手法等都会产生直观的影响,只有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这一类型文章的写作水平。
  带领学生拜访先模交流创作。人物描写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占据了大块头,怎样走出模式化的描写状况,必须要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描写对象。我带领学生拜访了一些先进人物,有享誉四方的老校长,有桃李芬芳的老教师,也有受到省市表彰的教师模范。拜访这些先进人物,并且多次拜访多名先进人物,在听他们讲述自己过去的事例过程中,指导学生认真地记录,细心地搜集整理这些宝贵的素材,同时认真观察肖像,这就获得了人物描写中最关键的两个方面素材。而且这些素材来源广泛、印象深刻,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学生就可以独立的构思,创作出一篇较为成功的人物描写文章。
  带领学生深入调查研究创作。初中生作文写作应当具有一定的深度,这就要求他们进行调查、学会分析,从表象剖析出内在的规律。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向家庭的其他成员了解,近二十年来家庭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从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进行纵向比较,通过自己身边的活生生案例,真切地感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轨迹,感受到人民生活条件和以前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从这些生活素材中搜集到大量的信息。每一位学生家庭所发生的变化都是非常明显的,而且有着个性的特色,将这些方面发掘出来进行深入思考,可以提炼出深刻的主题。
  带领学生关注热点发掘创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热点问题也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以近期发生的对“天价虾、天价鱼”等社会热点问题关注为例,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搜集这些社会热点事件的资料信息,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指导他们对这些事件进行分析,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虽然议论文不是初中生写作的主要文体,但是开展一些积极的尝试也未尝不可,为以后进入更高一级学校深造奠定一些基础。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相互讨论,自己寻找生活中的一些热点,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写作活动之中,提高创作艺术和水平。
  作文课堂搬到室外,突破的不仅是空间的限制,还有思维的飞跃和理念的提升,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中自由的发展。语文教师针对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应当在教学理念上寻求重大突破,在广阔的天地里组织作文教学,是一次理念的创新与探究的突破,带来的是学生写作水平的快速提升,对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研究工作产生了积极的示范引领效应。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首羨初级中学(221700)
其他文献
【案例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评作文。”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提高作文水平,让学生参与到修改中来是一个不错的途径,让学生互评,倾听同伴的意见是一个实用的方法。实践证明,学生在听取了别人的建议后,认真地修改习作,往往比重写一篇作文更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  下面谈谈我在作文《为…点赞》讲评课中组织学
作文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实现生活化改造的过程中,有必要采取合适合理的方式和方法。因此,探究初中作文教学生活化的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一、作文命题的生活化改造  确定作文命题的方向和内容,是开展初中作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作文命题的方向是初中生比较熟悉的方向,对应的内容也是他们比较关注的内容,这就更加容易激发其创作的热情,在此方面也不会存在无话可说的情况。比如在2015年开学初期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要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那么,如何进行古诗词教学呢?笔者认为,应摒弃传统古诗词教学的束缚,还原诗歌本来的审美特质,适应初中学生年龄、心理特征,遵循美育规律,重点掌握古诗词教学的“三多三少”。  一、多一些声情并茂的美读,少一些学究解经式的分析  声情并茂的朗读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可感的有声语言,把静止的感情变成逼真、深切的
灵活有效地整合教材,有利于在新课程背景下,创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真正提高语文学习的有效性。教材整合,全面凸显“用教材教”,充分体现“以生为本”,有效实现“整体化”学习,保障完成“系统化”学习,真正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发展学生的不同能力,有利于一线教师实现单元目标体系下的有效教学。  一、全面凸显“用教材教”  教材整合是教师创新教学的一个平台,也是展现教学智慧的一片天地
高效教学聚焦课堂,关注学生。观看了很多优秀课例,不约而同的一点就是教师的有效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显得生机勃勃。反观我们的课堂,气氛仍显沉闷,学生的积极性还是没能完全调动起来。根据笔者的研究反思,很多教师评价语的表达在课堂上并没有能发挥积极作用,相反可能在不经意间遏制了学生表达的欲望。下面举例分析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的几种不良评价现象。  一、过多的否定,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案例
综述了方便面的发展现状,重点总结了面饼和汤料生产方面的不足,分析了方便面的营养与安全,并探讨了对方便面进行营养强化、安全控制和感官指标改进的可能措施,为方便面新产品
音乐教学中音乐情境的创设可以很好的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音乐教学氛围,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入音乐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音乐
在IT设施云化和中小公司上云的背景下,本文调研了云服务商所提供的安全服务,并梳理了金融客户在云计算环境下的安全顾虑和行业特殊需求。在给出针对这些需求的相应策略前,本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新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当前国内音乐教育教学理念也有了一定的转变。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规范之规定,高中音乐教学的课程性质、定位、理念、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和方法都有了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对于全面提高当前国内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发展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当前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三大挑战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