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学英语精读生态文化课堂对策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n1986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英语生态化课堂的建构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新的方向之一,本文引入功能语言学的评价理论探索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有效互动的新途径。在分析学生与文本低效互动所产生的问题的基础上,概述了学生与文本互动的已有研究,从而提出了从主题理解、读写一体化两个角度运用评价理论引导学生与文本有效互动的途径。
  关键词:学生文本互动评价理论生态化课堂
  【中国分类法】:H31
  
  “生态”的基本内涵为“生命”和“关联”,课堂生态则体现为课堂时空内生命体之间及其同环境之间的关联。多伊尔(Doyle,W .)和庞德(Ponder,G.)把课堂生态界定为“对教学环境产生影响的互相联系的过程和事件所形成的网络”。大学英语精读生态课堂则是由教师、学生、文本构成的网络。长期以来,师生互动一直是学者研究的重点之一,但学生与文本的有效互动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尝试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评价理论探讨如何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深入有效的互动,以构建大学英语精读生态化课堂。
  一、学生与文本低效互动产生的问题
  1、阅读兴趣的缺失
  我对 300 名荆州市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5.6% 的学生对英语根本没兴趣,21.5% 的学生不太有兴趣,30.5% 的学生兴趣一般,31.2% 的学生有些兴趣,仅有 11.2% 的学生对英语很有兴趣。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个因素就是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由于在目前中国的大学中,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英语课程为精读课程,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满意的重要原因之一即是对精读教材内容的不满意,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与文本互动的缺乏。
  2、教学互动的肤浅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互动活动为分组讨论、小组表演。其中“为动而动”,刻意追求互动“花架子”,“兴师动众”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学互动停留在表面化的原因之一是忽视互动活动与教学目标的衔接,缺乏对学生实际基础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性的关注,另一方面是教学目标的设置中没有突出学生与文本之间互动的内容,教师仅仅是试图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感悟通过教学活动传递给学生,缺乏学生自身与文本之间的互动。
  3、精神感悟的匮乏
  刘润清指出,一堂课有五个境界:第一、起码要充满信息(inform ation);第二、尽量让信息都是事实(facts);第三、最好把事实放在一个系统中成为知识(knowledge);第四、更理想的层次是让知识充满智慧(wisdom);第五、最理想的境界是把智慧上升到哲学(philosophy)。目前大学英语课程中师生双方最为关注的是语言的应用能力,学生与文本的深层次互动缺乏,造成了学生对课文所蕴含的情感、哲理等的感悟较少,造成了语言知识学习的冷酷与无情、语言技能练习的枯燥与无味。
  二、已有学生与文本互动研究述评
  从国内外整体情况来着,学生与文本之间互动的研究不多。Cherry Cam pell的研究中重点阐述了学术写作,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励学生与文本进行各种高级的互动(作文、阅读、总结、解释、综合、暗指、报告等),从互动中产生知识。在她的书中列举了 M elinda Erickson 的例子,M elinda将阅读整合到大学一年级的写作课中,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文本案例,引导学生一起研究词汇的用法、句子结构、修辞方式(比较、对比、说理)、其他语篇单位(文章的引言、结论、文献综述)、作者的目标读者和目的等,并让学生针对阅读材料中反应的主题发表个人的观点。国内中小学语文教学领域的研究较多,如项挥从文本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一种个性的对话角度探讨了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文本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大学英语教学领域的研究有周琳的从与文本互动的角度帮助学生突破阅读障碍的研究,崔珣丽探讨了《新时代交互英语———读写译》阅读教材的交互特点及通过作业设计促进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这些研究都是从某一侧面突出了学生与文本互动的作用及方式,但研究还不够深入,也没有从建构生态课堂的角度去分析。
  三、评价理论及运用简介
  1、评价理论简介
  评价理论是功能语言学在对人际意义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新词汇———语法框架,它关注语篇中可以协商的各种态度。马丁对评价理论的定义是:评价理论是关于评价的,即语篇中所协商的各种态度、所涉及到的情感的强度以及表明价值和联盟读者的各种方式。评价资源根据所评价的对象被分成三类:对事物的价值的评价———鉴别;对人的性格和行为的评价———评判;对人的情感的表达———情感;同时,还可以从分级和声音来源这两个维度来考察。
  以下我们用选自上外版《大学英语》(精读)第三版第三册教材中的例子来说明:The whole process of being arrested and tak-en to court was a rather (分级) unpleasant experi-ence at the tim e, but it m akes a good story now.(情感)W hat m akes it rather disturbing was the arbi-trary circum stances both of m y arrest and m y sub-sequent fate in court.(评判)———A Brush with theLawInstead, he said he was a police officer andhe was arresting m e. (声音来源)
  2、评价理论
  促进学生与文本互动的作用李战子对语言学习自传的三个故事《法语课》的评价资源进行了分析后,要求学生根据这三个故事以及其中的评价回顾自己的英语学习过程,着重审视其中的情感、鉴别和评判。学生的书面反馈分成两类:一类是被原文中的评价所激发,但没有直接回应原文中的评价表达;另一类是包含或直接回应了所给他们的选文中的关键评价词。这二者进行比较,就可以看出回应原文的内容明显地要比未回应原文的评价复杂、深入,相比之下,独白的表达则较为幼稚肤浅。学生只提到了四种特定的情感, 比起原文中的情感种类要少得多。
  显然学生关注的是英语学习的过程,而对在此过程中所涉及的自我的情感感受体验不深,或没有去深究,学生回应原文的评价中情感种类大大增加了:似乎在原文的评价的激发下,学习者开始面对他们英語学习情感经历中较为不愉快的那一方面。对刺激物做出的回应能丰富他们二语学习的体验,使他们更为立体地获得二语学习者的身份。他们逐渐在很大程度上分享自传作者的情感。这样,自传作品和学生读者之间的更紧密的人际关系建立起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语言发展来自于在联合行动中对知识的共建。学生不仅可以与语言学习类自传中的评价表达发生互动, 参与知识的共建,其他内容及体裁的文章的评价也会潜在地引起不同读者的不同反应。因为很多作品本身并不急于要将什么重大的意义确立下来, 而是在评价表达,即人际意义上向读者开放。
  
  
  
  
  参考文献:
  〔1〕孙芙蓉,谢利民.国外课堂生态研究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10):87~92.
  〔2〕项茂英.情感与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证研究[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76.
  〔3〕刘润清.论一堂课的五个境界[J].英语教师,2010(12):3~6.
  〔4〕Cherry Campell Teaching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 Interacting with Text [M]. http://www.51lunwen.org/ BeijingNormal University Press.2006.45~46.
  〔5〕项挥.教师•文本•学生三者的互动关系[J].文学教育,2007(7):36~37.
  〔6〕Patricia L. Carrell, Joanne Devine, David E.Eskey.第二语言阅读研究的交互模式[M].剑桥大学出版社,2007.76.
  〔7〕李战子.评价理论: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和问题[J].外语研究,2004(5):1~6.
  〔8〕魏朝夕,冀钢.互动教学中的矛盾分析及解决方案[J].教学与管理,2011(7):45~47.
  〔9〕周琳.与文本互动:大学英语阅读障碍干预模式研究[J].教育文化论坛,2011(4):78~80.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高校火灾频繁发生,每次校园火灾带来的大学生伤亡都会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严重影响了高校安全稳定局面。造成火灾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大学生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是造成校园火灾和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做好高等院校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是消防安全工作人员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关键词:高等院校;消防安全; 宣传教育  【中国分类法】:D631.6    一、高等院校消防安全教
作为教师,我们应从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高度出发,为学生提供生命成长的环境与生命发展的引导,将促进学生的经验发展作为教师存在价值和目的,帮助学生在经验的改造和重构中实现其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首先,教师应了解和尊重学生的经验。  學生苦学、教师苦教是目前我国教育的原生态。究其原因,早在上个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就指出了问题的实质——理性主义的知识观将学生变为学习的旁观者,这种失去学生主动参与和基于学生经
期刊
[摘要]高等教育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关键问题。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保障高等教育质量显得至关重要。当前,根据不同的“质量”评判标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重点由外在的政府问责性评估向内在的高校基于自我改进的自我评估转变。这里强调的高校自我评估在于保障人才培养质量这一高等教育质量核心要素。同时提倡借鉴外国高等教育质量有效保障的重要手段,建议在高校自我评估中重视大学生学习评估,尤其是学习过程评
[摘要]造纸产业结构升级会影响高职造纸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层次设置,对产业升级背景下推动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方式、学校的服务社会功能等提出新的要求,着重阐述了产业升级背景下校园文化“摇篮”定位的新内涵和深远意义。  [关键词]产业升级人才培养校园文化  【中国分类法】:G71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院与地方政府协同推动区域产业升级的机制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
摘要:在终身教育理念引导下,不同类型教育衔接融合已成为教育发展新趋势。按照“双模融通、要素融合、取长补短、特色发展”的思路,以课程设置衔接互通,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教学模式渗透融合,学业管理改革融通,混合能力培养提升为路径,发挥信息技术独特作用,建立融合发展新机制。  关键词:远程教育 高职教育 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了远程教育从“方式”转化为
摘要:本科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独立学院本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独立学院在发展中的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的条件下,它更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双导师制”的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模式,能够更好地将毕业生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科研素质和能力得到的锻炼和提高。  关键词:独立学院 毕业设计 双导师制  【中国分类法】:G642.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