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学生感到其概念严谨、推理周密、难以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采取从理论到理论、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的方法,只能使学生厌烦疲劳,昏昏欲睡,课堂气氛沉闷而缺乏活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巧妙激疑,就成为了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提高物理课堂学习效果的必要条件.如何让物理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谈一些自己的见解.
1 创设情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任何学科的教学,要想创造最佳的教学效果,都离不开好的课堂环境,对于内容比较抽象、枯燥的物理课来说,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尤显重要.课堂情境的创设者是教师,一堂课上得好与坏,这跟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步骤、方法以及创设的课堂情境有很大的联系.我们的课堂要让学生的心情激荡,使他们感到物理学知识神圣,有魅力和诗意,才能在愉快的氛围和环境中,迸发激情,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意愿.创设教学情境的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往往要因人而异,因课而异.
在创设教学情境中,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求知、求动、求趣、求异、求新的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创设出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的情境.例如,在讲到熔化与凝固时,我利用夏天大家吃冰棍场景,请学生各自描述一下对吃冰棍的感受和体会,使的大家对熔化与凝固的条件有了非常直观的感受,效果非常好.
教师还可以运用风趣、诙谐机智的语言来创设情境,使教学生动风趣.这样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带着愉悦的心情上课,选择适当的时机,巧妙地应用风趣语言开导学生,让其产生共鸣,从而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教师要用丰富的情感,创设和谐轻松的教学气氛.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增强他们的理智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教师授课时,若能将准确的措词、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柔和的声调、有趣的动作、丰富的表情融为一体,一定能使学生在一堂课上不仅学到物理知识,还能体验到一种美的享受.在对物理概念、现象和规律进行叙述时,教师要根据具体内容精心设计,注意语言抑扬顿挫、声音高低、感情运用等技巧,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为思维启动打下良好的铺垫.
此外,在营造课堂轻松和谐的氛围时,我们还须正确处理好恬静与活跃、热烈与凝重、宽松与严谨的关系,使课堂气氛的动与静、热与冷、宽与严和谐统一起来,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大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
2 巧妙激疑,唤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起
古人云:“学启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诱发出来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质疑求索,答疑提高.教学中,我们采取多种做法以唤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1 精心“设疑”
教师要精心设计疑问,巧妙提出疑问,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激励诱导学生,尔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教学实践中,能否成功运用“设疑法”进行教学,关键在于教师设疑的艺术,所设的问题要富有启发性,符合学生实际,这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讨论的基础.例如,为什么人触电会有生命危险,而鸟落在高压线上却安然无恙?为什么苗田灌水能防霜冻?类似这样的问题一提出,就会深深吸引学生探索.但是,“设疑”一定要注意教学的目的性和学生的接受性、兴趣,应力求创设一种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解答的情境,以保证学生获得正确的科学知识.
2.2 “正反”对比
学生尽管掌握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概念也有一定的理解,但由于受种种思维障碍的影响,再加上没有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在解题过程中常会出现错误,对于他们在知识上暴露出的缺陷,可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分析其错误的原因,并做出正确的解答.这样通过正反对比的思考和分析,可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2.3 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现有的知识范围内,着意提出一些要求有创造性或独特见解解答的问题,就好像摘桃子需要跳一跳才能摘到那样.这跳一跳引起的思考和探究,可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2.4 鼓励学生提问题
让学生向教师质疑,让课堂充满问题,倡导“没有错误的问题,只有不完善的答案”,以此激发学生的批判性、发散性思维.我主张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而是学生创新学习的设计师和引路人,学生疑难问题的解答人;教师也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权威,而是课堂讨论的平等参与者,启发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倡导者.
2.5 运用“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的方法,克服题海战术,培养探索精神
通过一题多解帮助学生加深对各种解法的认识,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对学生好的解法应及时给予表扬推广,鼓励把知识学活,从而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6 发挥实验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凡是课本上规定的实验我都认真做好,同时还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实验.例如,将一只鸡蛋放火装满水的烧杯中,蛋沉底,用竹棒搅动杯中水,蛋上浮,学生惊奇.此时,我告诉学生空心的竹棒里装有细盐,盐溶于水,溶液密度变大,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而上浮,使学生掌握了物体的沉浮条件.此外,我还将故事法、游戏法、辩论法、演示法、竞赛法等激发兴趣的做法引入课堂,以趣激学,始终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作用很大.
总之,新世纪的教育需要具有新观念的教师来实施,物理课堂教学的改革,需要我们广大物理教师的努力探索.面对新形势,肩负新使命,我们将不断提出教学方法的新思路,改进物理学科的教学方式,让物理课堂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1 创设情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任何学科的教学,要想创造最佳的教学效果,都离不开好的课堂环境,对于内容比较抽象、枯燥的物理课来说,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尤显重要.课堂情境的创设者是教师,一堂课上得好与坏,这跟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步骤、方法以及创设的课堂情境有很大的联系.我们的课堂要让学生的心情激荡,使他们感到物理学知识神圣,有魅力和诗意,才能在愉快的氛围和环境中,迸发激情,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意愿.创设教学情境的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往往要因人而异,因课而异.
在创设教学情境中,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求知、求动、求趣、求异、求新的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创设出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的情境.例如,在讲到熔化与凝固时,我利用夏天大家吃冰棍场景,请学生各自描述一下对吃冰棍的感受和体会,使的大家对熔化与凝固的条件有了非常直观的感受,效果非常好.
教师还可以运用风趣、诙谐机智的语言来创设情境,使教学生动风趣.这样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带着愉悦的心情上课,选择适当的时机,巧妙地应用风趣语言开导学生,让其产生共鸣,从而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教师要用丰富的情感,创设和谐轻松的教学气氛.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增强他们的理智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教师授课时,若能将准确的措词、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柔和的声调、有趣的动作、丰富的表情融为一体,一定能使学生在一堂课上不仅学到物理知识,还能体验到一种美的享受.在对物理概念、现象和规律进行叙述时,教师要根据具体内容精心设计,注意语言抑扬顿挫、声音高低、感情运用等技巧,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为思维启动打下良好的铺垫.
此外,在营造课堂轻松和谐的氛围时,我们还须正确处理好恬静与活跃、热烈与凝重、宽松与严谨的关系,使课堂气氛的动与静、热与冷、宽与严和谐统一起来,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大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
2 巧妙激疑,唤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起
古人云:“学启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诱发出来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质疑求索,答疑提高.教学中,我们采取多种做法以唤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1 精心“设疑”
教师要精心设计疑问,巧妙提出疑问,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激励诱导学生,尔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教学实践中,能否成功运用“设疑法”进行教学,关键在于教师设疑的艺术,所设的问题要富有启发性,符合学生实际,这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讨论的基础.例如,为什么人触电会有生命危险,而鸟落在高压线上却安然无恙?为什么苗田灌水能防霜冻?类似这样的问题一提出,就会深深吸引学生探索.但是,“设疑”一定要注意教学的目的性和学生的接受性、兴趣,应力求创设一种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解答的情境,以保证学生获得正确的科学知识.
2.2 “正反”对比
学生尽管掌握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概念也有一定的理解,但由于受种种思维障碍的影响,再加上没有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在解题过程中常会出现错误,对于他们在知识上暴露出的缺陷,可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分析其错误的原因,并做出正确的解答.这样通过正反对比的思考和分析,可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2.3 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现有的知识范围内,着意提出一些要求有创造性或独特见解解答的问题,就好像摘桃子需要跳一跳才能摘到那样.这跳一跳引起的思考和探究,可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2.4 鼓励学生提问题
让学生向教师质疑,让课堂充满问题,倡导“没有错误的问题,只有不完善的答案”,以此激发学生的批判性、发散性思维.我主张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而是学生创新学习的设计师和引路人,学生疑难问题的解答人;教师也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权威,而是课堂讨论的平等参与者,启发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倡导者.
2.5 运用“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的方法,克服题海战术,培养探索精神
通过一题多解帮助学生加深对各种解法的认识,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对学生好的解法应及时给予表扬推广,鼓励把知识学活,从而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6 发挥实验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凡是课本上规定的实验我都认真做好,同时还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实验.例如,将一只鸡蛋放火装满水的烧杯中,蛋沉底,用竹棒搅动杯中水,蛋上浮,学生惊奇.此时,我告诉学生空心的竹棒里装有细盐,盐溶于水,溶液密度变大,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而上浮,使学生掌握了物体的沉浮条件.此外,我还将故事法、游戏法、辩论法、演示法、竞赛法等激发兴趣的做法引入课堂,以趣激学,始终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作用很大.
总之,新世纪的教育需要具有新观念的教师来实施,物理课堂教学的改革,需要我们广大物理教师的努力探索.面对新形势,肩负新使命,我们将不断提出教学方法的新思路,改进物理学科的教学方式,让物理课堂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