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检测奶粉中阪崎肠杆菌新型酶免疫传感器

来源 :中国兽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00789563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求奶粉中阪崎肠杆菌(Enterobacter sakazakii,E.sakazakii)更好的快速检测技术,将硫堇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阪崎肠杆菌抗体依次自组装到多壁碳纳米管/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修饰的丝网印刷碳电极上,制得一种阪崎肠杆菌酶免疫传感器。采用交流阻抗法和循环伏安法对不同修饰电极进行电化学特性表征测试,根据免疫电极CV还原峰电流在孵育前后的变化差值(ΔI)对阪崎肠杆菌进行检测。优化试验条件下,该方法对阪崎肠杆菌检测线性范围为103~10^9 CFU/mL,检出限为6.6×10^
其他文献
依据已测的杂交猪IFN-γ、IL-18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4条引物,通过重叠PCR的方法将2个基因进行连接,并在两个基因连接处引入45bp的连接肽的核苷酸序列;融合基因通过pEGX-4T-
根据GenBank发表的Eimeria tenella serpin(Etserpin)基因设计1对引物,从孢子化卵囊总RNA中用RT—PCR方法扩增Etserpin基因,克隆后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其核苷酸及其编码蛋
利用PCR方法扩增出鸡β-肌动蛋白(β-actin)启动子基因序列,克隆至pcDNA3.1和pCIneo载体中以替代CMV启动子,获得含鸡源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act和pCIneo-act。将IBV ZY
用PCR法扩增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全长基因组。将全基因组插入到真核生物表达载体PcDNA3.1的多克隆位点中,获得单拷贝重组质粒P-PCV2和串连双拷贝重组质粒p-2PCV2,将所得质粒分
本研究设计6对引物,采用克隆测序和PCR-SSCP技术对鸭ApoVLDL-Ⅱ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单核苷酸多态进行检测,并分析其多态对肉质和脂肪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首次获得鸭ApoV
以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umvipneonia,MO)标准株Y98的P30外膜蛋白为抗原,同时以细胞因子IFN-γ为佐剂,将两者串联融合表达。小鼠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P30重组蛋白的免疫
为了解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抗原变异分子基础,采用Mab—basedAC—ELISA方法,利用11株单抗对2株河北IBDV分离株进行了抗原特性分析,并比较了超强毒株和弱毒株的VP2高变区序
以产志贺毒素样大肠杆菌(SLTEC)F18ab血清型标准菌株107/86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成功扩增出编码F18ab完整菌毛操纵子fed基因,克隆入表达载体pBR322,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
80只14日龄SPF鸡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株人工感染,于感染后1,3,5,7,11,15 d分别测定试验组及对照组气管、肺和肾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VIP
RT-PCR扩增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的Enolase基因后,进行原核表达,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表达产物;以纯化后的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ELISA方法,并对工作条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