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例海军陆战队员军事训练伤康复影响因素分析及思考

来源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gang34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海军陆战队军事训练伤特点和康复情况,为今后做好特战部队军事训练伤康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军队区域康复中心收治的157名海军陆战队队员军事训练伤的病历资料,参照《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分析军事训练伤分类特点和康复效果。

结果

发生率最高的军事训练伤是骨折,其次是腰椎间盘突出、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关节脱位/扭伤。训练伤发生率与人员类别相关性不大,但在不同年龄阶段呈现出不同病种分布特点,康复效果与军事训练伤后入院时间呈正相关,开展心理干预指导能够有效改善军事训练伤官兵心理健康状况。

结论

针对海军陆战队队员的训练特点及康复需求,普及军事训练伤防护知识,规范军事训练伤康复介入流程,采取个性化康复诊疗措施,并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军事训练伤的康复,减少因军事训练伤造成的非战斗性减员,保障部队战斗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冷冻消融离体猪心的可行性,观察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与冷冻消融的效果。方法实验一:将6只离体猪心按照冷冻消融时间分为1 min组、3 min组和5 min组(各2只),均以100%功率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冷冻消融,冷冻消融结束后测量超声图像、实体解剖的冰球大小及冷冻冰球融化后坏死区大小。实验二:将离体猪心分为冷冻消融组和射频消融组(各3只),分别行超声
目的观察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肝移植术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受者的抗病毒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8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治的应用DAAs治疗的肝移植术后HCV感染受者2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HCV RNA基因1b型患者20例,采用索磷布韦(400 mg/d)+来迪派韦(90 mg/d)或索磷布韦(400 mg/d)+达拉他韦(60 mg/d)治疗方案,疗
历经数十年的创新与发展,Ilizarov技术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充分认可并广泛应用于肢体畸形矫正及创伤后遗症等治疗中,为骨科发展做出举世瞩目的贡献。张力-应力诱导组织再生是Ilizarov技术核心,机械应力刺激信号经转导后引发生物级联反应,包括局部骨形态发生蛋白表达改变、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血管再生、干细胞归巢以及其他系统性反应,从而共同维持组织再生。新生骨矿化速率缓慢是Ilizarov技术的主要局
目的调查某海岛作业人员门诊疾病特征,为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国南方某海岛部队医院门诊就诊资料进行分析,描述门诊疾病特征及军队人员和地方人员就诊疾病谱的差异。结果共分析门诊就诊资料10 113人次。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病(17.7%)、呼吸系统疾病(15.0%)、皮肤及皮下软组织疾病(14.0%)、损伤和中毒性疾病(12.0%)是门诊常见病、多发病。军队人员和地方人员门诊疾病构成比差异有统
潜艇脱险在水下进行,操作流程复杂,脱险失败可能导致艇员发生潜水疾病,甚至威胁艇员生命。因此,在脱险过程中艇员会出现较强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近年来,艇员脱险应激损伤防护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髋、膝关节置换术(TJA)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趋势,探讨TJA后早期WBC增高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检查以排除感染。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行初次髋、膝TJA后1个月内未出现假体周围感染(PJI)的294例患者设为未感染组,2012年5月至2020年6月行初次髋、膝TJA后1个月内出现PJI的31例患者设为感染组,回顾性分析这325
目的调查国内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孕产妇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防治现状。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式,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了全国112家医院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VTE防治现状,包括基本信息、资源可及率、医院制度及策略等。按照医院的性质分为综合医院组(70家)和专科医院组(42家),比较两组医院基本资料、VTE诊疗资源及防治制度,以及VTE风险评估表的选择情况。采用logisti
目的探究高压氧(HBO)治疗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烟台山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行腋窝淋巴清扫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139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69)。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常规放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HBO辅助治疗。随访3年,观察2组患者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以及综合减充血治疗(C
目的研究超微血流成像技术在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中监测血管再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接受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的12例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资料,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64.0±16.6)岁(范围30~86岁)。12例中伴糖尿病足者10例,糖尿病史(14.4±8.3)年(范围5~30年);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2例。12例均行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记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