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堆固态堆芯三维核热力耦合方法与分析

来源 :原子能科学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star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别于传统堆芯,热管冷却反应堆(简称热管堆)固态堆芯具有高温热膨胀效应,该特性产生了中子物理/热工/力学(简称核热力)相互耦合的效应.本文根据固态堆芯热膨胀反应性反馈机制与热管传热过程,建立固态堆芯三维动态几何的核热力耦合方法.应用核热力耦合方法,对KRUSTY热管堆进行稳态分析.结果表明,正常工况下,堆芯从冷态到热态变化过程中,核热力反应性反馈约为-850 pcm,其中堆芯热膨胀效应约占总反馈的90%.核热力耦合分析表明,热膨胀效应是固态堆芯负反馈与自稳调节的主导效应,但另一方面,显著的热应力将威胁堆芯完整性从而影响反应堆安全.在热管堆的设计和运行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固态堆芯材料的力学性能.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为了解核电典型大厚度焊接结构残余应力分布特征,明确超声冲击处理对焊接残余应力的调控效果,采用X RD法、小孔法和轮廓法分析了不锈钢厚板接头在焊态及超声冲击状态下表层与内部应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焊态焊缝区域上下表面的应力(距上、下表面0、2 mm)大于内部应力,横向应力从上表面到下表面为拉伸应力-压缩应力-拉伸应力典型分布形式.轮廓法可实现厚度方向上的应力分布全貌测试,沿厚度方向内部纵向应力为拉伸应力,峰值在距上表面8 mm处,幅值达到420 M Pa左右.超声冲击处理对结构表层的纵向和横向焊接残余应力
实现铷同位素的高效分离对我国导航定位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填补国内在新型铷同位素分离技术领域的研究空白,本文对光致漂移法实现铷同位素分离技术进行了探索.建立了分离实验装置,利用光致漂移法针对铷同位素分离开展实验研究.采用直接吸收光谱法测量85 Rb和87 Rb的同位素比率,对光致漂移法铷同位素分离实验中的同位素分离效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光致漂移法进行铷同位素分离时,通过改变激发光频率,可分别实现85 Rb和87 Rb的富集.吸收光谱实验数据证明了该方法具有明显的分离效果,同位素比率随激发光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