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研究并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意义,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在使用常规手术管理法下进行手术,实验组患者在人性化管理方法下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从实验数据可得,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改善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 人性化管理理念 手术室护理管理 临床效果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医疗水平也在不断地进步,患者对于手术室的质量要求也逐渐提高[1]。为研究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意义,选取我院100例需行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不同的手术管理方法下进行治疗,现将研究结果陈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在使用常规手术管理法下进行手术,实验组患者在人性化管理方法下进行手术。100例患者中,行骨科手术40例,妇科手术20例,泌尿外科手术40例。
实验组50例患者: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在27至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99±1.77)岁。
对照组50例患者: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在28至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67±1.59)岁。
经血液以及影像学检查,两组患者的血液系统、新陈代谢系统以及神经系统均正常良好,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且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组间差异较小(P>0.05),组间具有良好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法。实验组采用人性化管理法,做法如下:(1)人性化关爱。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换心理感受的一种行为,护士长应该加强与护士们之间的沟通,了解护士的需求以及她们的心理活动,调动护士们的工作积极性,并且共同面对和解决遇到的工作困难,保持护士们的最佳心态。定期对手术仪器进行检查,预防意外事情的发生。(2)分工合理。每个护士的性格以及优点各有不同,护士长应该挖掘出每个护士的性格特点并且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和优势,激发她们的工作创造性。(3)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完善的规章制度在手术室管理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制度可以降低护士们的犯错概率,并且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起到了督促作用。可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制度以及赏罚制度,激发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情况。
1.4数据处理
所有实验数据在实验结束后均准确地录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以95%作为可信区间。两组之间均数比较则采用t 检验,以( )表示;组间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得,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表一所示。
3 讨论
人性化管理方式已经在多个医疗机构开展并且实施,它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众所周知,手术室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战场,所以护理人员在手术室的护理效果对患者的临床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加强并完善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人性化关爱、分工合理、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三个方向进行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管理,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减少医疗纠纷和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增高护理满意度,并且提高患者的治愈率[3]。
在本次研究结果可得,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改善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马运华.人性化管理在手术室安全隐患防范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13-115.
[2] 慕旭琴,劉力嘉.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2,02(11):144,148.
[3] 张丽华.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33):140-141.
【关键词】 人性化管理理念 手术室护理管理 临床效果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医疗水平也在不断地进步,患者对于手术室的质量要求也逐渐提高[1]。为研究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意义,选取我院100例需行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不同的手术管理方法下进行治疗,现将研究结果陈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在使用常规手术管理法下进行手术,实验组患者在人性化管理方法下进行手术。100例患者中,行骨科手术40例,妇科手术20例,泌尿外科手术40例。
实验组50例患者: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在27至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99±1.77)岁。
对照组50例患者: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在28至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67±1.59)岁。
经血液以及影像学检查,两组患者的血液系统、新陈代谢系统以及神经系统均正常良好,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且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组间差异较小(P>0.05),组间具有良好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法。实验组采用人性化管理法,做法如下:(1)人性化关爱。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换心理感受的一种行为,护士长应该加强与护士们之间的沟通,了解护士的需求以及她们的心理活动,调动护士们的工作积极性,并且共同面对和解决遇到的工作困难,保持护士们的最佳心态。定期对手术仪器进行检查,预防意外事情的发生。(2)分工合理。每个护士的性格以及优点各有不同,护士长应该挖掘出每个护士的性格特点并且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和优势,激发她们的工作创造性。(3)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完善的规章制度在手术室管理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制度可以降低护士们的犯错概率,并且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起到了督促作用。可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制度以及赏罚制度,激发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情况。
1.4数据处理
所有实验数据在实验结束后均准确地录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以95%作为可信区间。两组之间均数比较则采用t 检验,以( )表示;组间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得,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表一所示。
3 讨论
人性化管理方式已经在多个医疗机构开展并且实施,它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众所周知,手术室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战场,所以护理人员在手术室的护理效果对患者的临床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加强并完善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人性化关爱、分工合理、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三个方向进行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管理,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减少医疗纠纷和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增高护理满意度,并且提高患者的治愈率[3]。
在本次研究结果可得,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改善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马运华.人性化管理在手术室安全隐患防范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13-115.
[2] 慕旭琴,劉力嘉.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2,02(11):144,148.
[3] 张丽华.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33):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