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电缆入地施工技术问题的探讨

来源 :科学时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ming0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针对安庆石化110KV电缆入地构筑物浇筑、电缆敷设、附件安装等施工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110kV电缆 构筑物 敷设 电缆附件 技术问题
  
  1.引言
  为满足安庆石化800/年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建设和装置新区负荷用电的需要,我公司拟投资改造电力网架系统。110KV电缆入地是其中重要的提前实施内容:将110kV热电厂至腈纶厂原453、454两回路架空线改造为2回电缆入地,全线3.268公里,同时新增110kV热电至炼油新区总降变2回电缆入地,全线2.948公里。考虑到110KV电缆路径走廊的限制,4回入地电缆从热电部起点至茅清路、黄土坑路交叉處约2.4公里路段都是同路径走线,在茅清路、黄土坑路交叉处分道后,分别至110KV腈纶总降、炼油新区总降。
  电缆敷设以电缆沟方式为主,遇地下障碍物时改直埋电缆排管。
  施工内容主要包括电缆构筑物的施工、电缆的敷设、电缆附件的安装等。
  2.施工技术问题分析
  2.1 施工与设计的配合
  1)施工前期电缆盘长的实测。设计文件计算出来的电缆分盘长度,难以作为订货的长度依据。我公司采用先由施工单位对电缆路径放线定位,后组织施工、监理、使用单位共同根据相邻接头井位置,分段进行实测分盘长度。当实测分盘长度与设计文件计算的分盘长度差别较大时,重新复测。最终数据交设计方确认,作为电缆分盘长度订货的依据。
  2)现场设计变更的处理。由于我公司电缆路径地下障碍复杂,施工中障碍物不时出现,需设计及时确认并出修改单。但设计人员身居外地,无现场代表蹲点,为了高效、快捷地解决这些问题,通常是遇到问题后能电话解决的及时电话解决,不能电话解决先由施工方提出工程联络单内容申请,监理审核和业主审批,再传真给设计,由他们确认后反签。重大问题,必须要求设计来现场解决。
  2.2构筑物的施工
  2.2.1 电缆沟、井的防水防渗
  为防雨水进入或渗入电缆沟、工井和接头井内,我公司采用了现浇钢筋混凝土现场浇制,混凝土等级为C30。沟上部铺设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后加铺油毡和沥青,以防路面雨水进入沟内。施工缝处理严格按设计和规范技术要求,浇筑前对已完砼表面水泥砂浆及疏松砼进行凿除,直到露出碎石为止,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然后在施工缝表面铺上一层与电缆沟、井砼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1-2cm厚,并必须在砂浆初凝前进行新砼的浇筑。电缆沟、井区域外排水对电缆沟井防水防渗尤为重要,设计必须要统筹考虑电缆路径区域外排水,做到与周边市政排水无缝衔接,切忌市政外排水不畅而导致水直接进入电缆沟井内,将电缆沟变成了排水沟。
  2.2.2电缆沟、埋管、井的施工衔接
  电缆沟道开挖前必须对电缆敷设路径进行全线放样后方能开始,不能局部放线后局部开始施工。电缆工井之间电缆排管要平直、不歪曲,并保持排水坡度不小于0.3%分段路径长度。电缆沟与井、电缆井与埋管之间过渡连接,必须要控制好,保持过渡平滑、自然、不陡变,确保电缆敷设后在连接处上支架平直。电缆沟、井开挖后要分段核实沟、井底施工基面标高,确保各段电缆沟、井之间标高衔接无误,坡度满足设计要求,经监理等各方验槽确认,再浇制混凝土。
  2.3电力电缆的敷设
  2.3.1 电缆放线
  1)牵引力和弯曲半径要求。为防止电缆局部受力过大而损伤电缆,应控制最大牵引力。电缆转弯处,按牵引力=侧压力×转弯处弯曲半径进行控制,电缆侧压力控制在3kN/m以下。对侧压力进行检测发现其值大于3kN/m时,应及时增加电缆输送机和调整转弯半径,计算电缆转弯处的弯曲半径是否符合要求。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为20d(其中d为电缆直径),如不满足弯曲半径电缆将极易受损。
  2)电缆保护。电缆入井前一定要仔细检查是否有可能碰刮井口,如有要采取安全可靠的保护措施;电缆通过管口前,应事先在管口装上喇叭型护筒,以免磨擦损伤电缆,且敷设顺序按从上敷设到下来放入管内,这样能避免在敷设过程中对已敷设完成的电缆造成损坏。机械敷设电缆时,还应在牵引头或钢丝网套与牵引绳之间装设能消扭的活节与电缆头连接,严防电缆扭曲。
  2.3.2 电缆敷设的后处理
  1)电缆上支架和调整。电缆沟、井内的电缆在敷设同时,必须要做到分批分量及时上支架,不能上架的电缆要及时调整,切忌等电缆敷设全部完成后才集中上架,这样后造成最后大量电缆无法上架,只能堆放在电缆沟、井中间,可能会遭受沟、井内残水的浸泡,直接影响电缆的运行安全。
  2)电缆标识和固定。现场技术员要负责核对每段电缆敷设后的排列方式与顺序,并在电缆的两头、拐弯处、竖井处、电缆层处、工作井等地方做好电缆编号、相序等标识,以方便后续生产维护、维修。同时必须做好将电缆固定和绑扎到电缆支架上,固定的夹具不应构成闭合磁路。
  2.4 电力电缆的附件安装
  电缆接头的加工和安装质量决定了整个工程的质量,制作接头的温度和湿度等现场环境很难达到要求, 现场需满足空气相对湿度宜为70%及以下,温度宜为10℃~30℃。在施工过程中绝缘表面上常常会留下细小的滑痕以及电颗粒和砂布上的沙粒, 绝缘屏蔽末端存在凹坑等等,这些都会对电缆系统长期安全运行危害很大。
  2.4.1 电缆接头的安装
  一般说来,电缆终端接头和中间接头,是整个电缆线路故障易发的薄弱环节。制作电缆接头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下应注意的几点问题供参考:
  1)电缆预处理。电缆在做接头前必须要通过加热来消除应力余差,加热时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剥削后的主绝缘必须做到打磨不留痕迹,表面光滑。
  2)装配件、应力锥安装。准备连接的两个长、短电缆头,要按顺序套入装配件和应力锥,套入后要仔细检查配件数量、顺序是否正确,确定无误后才能连接。压接连管一定要选好压模和压力,连接时要考虑连管的伸长量。安装应力锥时应将电缆导体的端部用胶带缠上,避免划伤应力锥内表面,安装后要校核应力锥,保持正确的位置,保证应力锥长度为800mm左右。应力锥表面要清洁,两侧铝护套电缆要调直。
  3)密封。对中间接头密封来说,主要是提高防水性,通常采用金属铜外壳外加PE或PVC绝缘防腐层的密封结构。对终端接头来说,主要是防止绝缘油渗漏,终端内油量减少会导致电场分布的改变,造成电缆内绝缘爬距变化,最终导致接头击穿。现场施工时一定要按要求绕包半导电胶带、铜网带、绝缘胶带、PVC胶带,做好铜延长管、铜胆管和铝护套相互间的铅封,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接头的密封。铜胆接地端子、接地线端子要用防水胶泥处理。
  2.4.2 电缆头异常进水的后处理
  我公司在一个接头井制作中间接头时突遭暴雨,电缆接头井上游洪水瞬间涌入井内,准备做接头的已截断的电缆头端口因防水处理不善,造成电缆头端口进水。解决电缆头进水通常的办法是氮气吹扫,而氮气吹扫受多方面因素制约无法采用,经专家分析决策采取了分段截断的办法,沿电缆头端口继续向后截取,并借助机械加工刨床剖开电缆保护层和绝缘层,目测含水情况,直至目测确定无水后,再送到有资质的专业实验室进行光学显微镜检测,检测出的结果可靠、值得信赖,并顺利地通过了交流耐压试验和受电试运行考验。这种方法对电缆本身盈余长度少、氮气吹扫难以实现的情况下使用非常有效、经济。
  3.结束语
  110KV电缆构筑物浇筑、敷设专业要求技术高,每一个步骤、每个环节都必须要严格按照有关程序来实施,控制好电缆施工每一个质量要点,把好施工过程中每一个质量验收关卡,正确处理和解决施工中每一个技术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110KV电缆敷设和安装的质量,以及电缆受电后的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2]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3]额定电压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GB11017.1~11017.3-2002.
  作者简介:
  戴金刚,男 ,本科学历,现在中石化安庆分公司工程管理部从事工程管理工作,工程师。
其他文献
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结合线上和线下的教学模式,近几年在教育界的呼声比较高.本文在混合教学模式下,对《建筑CAD绘图》课程绘制定位轴线部分进行了教学分析和学生学习的实践效
现阶段,诸多高职院校已经存在毕业生就业创业难的问题.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需相关高职院校不断强化自身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提升在校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
由于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的改革同样在持续深入发展,高校的管理岗位也逐渐显现出它重要的程度,不过随着学分制教学管理方式的普及发展,以往的高校管理形式已经不
现阶段,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的需求也进一步提高,而电视综艺晚会或者电视综艺节目都是人们日常的娱乐消遣,同时,人们对于电视
随着国家对青少年素质教育水平要求的加强,幼儿园和小学对音乐课程的重视程度随之提高,校外音乐培训机构也受到了相应的积极影响.因此,市场对于钢琴专业学生的需求数量逐步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