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县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探讨

来源 :科技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iyou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现代农业的概念入手,在分析汝阳县优势及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阐述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提出河南汝阳现代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及措施办法,探讨汝旭现代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基本方向及根本保障。
  关键词 汝阳;现代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S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0)092-0219-01
  
  汝阳县位于洛阳市东南部,全县下辖4镇9乡1个工业区,共216个行政村,总人口43万,其中农业人口37.8万。总面积1332.8平方公里,地貌特征大体为“七山二岭一分川”。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2℃,降雨量665mm,年日照时数2212.5小时,无霜期215天。耕地面积48.7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10万亩,旱地面积38.7万亩,旱地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80%。主要土壤类型为石质土、粗骨土、褐土、潮土及砂姜黑土。
  1 汝阳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汝阳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着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努力加快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积极推广沼气、秸秆综合利用、旱作节水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等现代农业新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传统农耕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1)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农村累计新建户用沼气池3.5万户,占全县总户数的33%;大中小型沼气工程50多座,13个乡镇和工业区、100多个村成立沼气服务站,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农村生活环境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和改善。
  2)无公害和绿色食品技术和面积推广从无到有。全县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4个,认定面积20多万亩。
  3)科学施肥新技术从无到有。测土配方施肥覆盖全县216个乡村近50万亩耕地,取得了明显效果。
  4)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从无到有。2007年发展到30多个,总会员达到2万人,农民专业合作社13家,发展各种专业大户1200户,带动农户6000户。
  2 农业生产存在薄弱环节
  1)粮食生产受干旱、病虫害、农资、水利条件等限制性因素影响,增收空间越来越小。
  2)农产品深加工比例小。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3:1,我国只有0.85:1,汝阳县仅为0.5:1。
  3)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率、牲畜粪便资源化利用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还处于较低水平。
  4)农业生产科技、科学施肥和科学种田水平较低,化肥利用率有待提高。
  5)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率较低,化学农药用量呈上升趋势。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绿色食品基地数量少而小。
  6)旱作节水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节能型农业技术推广难度较大。
  7)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
  8)农业科技示范带动作用减弱。
  3 汝阳县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工作
  1)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建设,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利用5年时间,因地制宜地再发展户用沼气建设,到2015年,全县农村户用沼气总量达到6万座以上。在我县丘陵川区,重点发展畜、沼、厕“三结合”沼气池3万座;在汝河两岸及内埠滩粮食主产区,结合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发展秸秆生物气化沼气池1万座。
  2)大力推广乡村清洁工程,构建和谐村居。积极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建设,到2015年,在全县农村推广以沼气为重点的人畜粪便无害化利用,资源利用率达到85%以上;在100个自然村建立物业服务站,开展系统的乡村物业服务,实现生活垃圾的集中无害化处理;在20个示范村配套完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基本实现无害化排放。
  3)科学施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到2012年,全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120万亩次,其中,施用配方肥面积60万亩次,亩年均节约化肥4公斤、节本增效30元以上。加强土肥检测体系建设,完善县级土壤肥料检测中心,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形成完善的土壤化验、监测网络。
  4)提升农村节能技术和能源利用率,建设生态家园。大力推广农村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主要蔬菜种植区,积极推广应用保护地栽培技术,使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达到7000亩,其中日光温室及塑料大棚面积达到2000亩;在全县农村推广太阳能热水器5000户,年节约标煤1000吨;在山区秸秆利用率低的地区,示范推广生物质秸秆气化炉1000户。
  5)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建立健全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完善县、乡、村测报网络,加强重大病虫害区域性监测预报;加强县、乡机防队伍建设,建立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机制,开展植保社会化服务,到2012年使全县统防统治率达到70%以上;全县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使用率达到90%,年减少化学农药用量15吨。加快推广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技术,维护农业生态平衡,减少化学农药防治,提高农药利用率,健全有害生物检疫体系,加强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有效控制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入、传播、蔓延和危害。
  4 建议采取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发展现代农业是农村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县委、县政府要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县现代农业建设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管理。各乡(镇)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建立相应组织,设立专门办事机构,明确领导分管主抓。县委、县政府将把现代农业建设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进行管理,纳入绩效考核。
  2)加大资金投入。现代农业建设项目多,任务重,投入大,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农业、畜牧、农机、扶贫、环保、科技、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要把涉及现代农业的项目资金捆绑起来集中使用,财政部门要把现代农业建设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列出专项资金支持现代农业项目建设。金融部门要积极为现代农业项目提供贷款和服务,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现代农业建设,形成“政府扶持,农户自筹,社会参与”的现代农业投资机制,保证现代农业发展有效的资金投入。
  3)广泛开展宣传。现代农业是新时期农业的一项新工作、新任务,逐步树立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管理农业。各级宣传部门要加大对现代农业工作的宣传力度。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宣传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方法、新典型。逐步引导全社会了解现代农业,关注现代农业,支持现代农业,努力为现代农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作者简介
  王海军(1966—),男,汉族,河南省汝阳县人,大专学历,农经师,主要从事农业农村经济研究。
其他文献
结合钢结构在民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介绍了钢结构体系的组成、设计原则,详细地阐述了高层钢结构建筑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并提出了安全措施,以推广钢结构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
摘 要:新课改中教师的讲让位于学生的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能掌握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有效提高语文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激发兴趣;主动发展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习惯一手包办,一讲到底,在课堂上,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讲得声嘶力竭,汗流浃背,但仍是效果不佳,因为这种灌注细嚼和越俎代庖的教学方法完全违背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教师没把
将废纸箱预处理制得的纸浆中加入淀粉胶粘剂,模压成型后采用物理成孔方法制成新型纸浆模塑缓冲衬垫.通过静态压缩试验,得到新材料的弹性状态方程和能够反映材料静态缓冲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