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喷嚏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种生理现象,寒冷的空气、刺激性的气味,都会让人们“阿嚏、阿嚏”地响成一片。那么您知道人为什么会打喷嚏吗?打喷嚏又会对您和您周围的人的健康造成什么影响呢?
人为什么会打喷嚏
打喷嚏如同咳嗽一样,既是一种生理性的反射动作,又是感冒等疾病的一种症状。当鼻腔中有异物(如灰尘、细菌、花粉等)进入时,位于鼻黏膜上的三叉神经就会向作用于肺部的呼吸肌肉发出指令,猛烈地从鼻腔排出空气,将异物“驱除出境”。因此,打喷嚏实际上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手段。
喷嚏可分为刺激性、过敏性、光敏性等几种,由花粉、化学药物或呛人的气味、寒冷的空气,纸捻等细小异物刺激引起的喷嚏叫做刺激性喷嚏;有过敏性鼻炎的人常连续不断地打喷嚏,并伴有鼻塞或滴滴答答的清水鼻涕,这就是过敏性鼻涕。另外,月经、妊娠等生理原因以及愤怒、恐惧、焦虑、忧郁等精神因素也可能诱发喷嚏。
有趣的“阳光过敏”
除了刺激性、过敏性喷嚏,还有一种喷嚏比较特殊。有的人一见到阳光或灯光就鼻腔发痒,容易打喷嚏。还有人在想打喷嚏而又打不出来的时候,看到强光后一下子就打了出来。难道他们的鼻子对阳光也“过敏”吗?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眼睛和鼻子的知觉受到同一条三叉神经的支配。所以,对于强烈刺激的防御反应容易混淆在一起。具体说来,从眼睛进入的强烈阳光,鼻腔误以为对自己的刺激,故以喷嚏的形式欲将其异物驱逐出去。
喷嚏,制造“飞沫传染”
研究发现,打喷嚏可将附着在鼻腔、口腔黏膜以及气管上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通过直径为2~100微米的小飞沫(又称为雾滴或涎点)排出体外。打一次喷嚏可喷出约1.2万个小飞沫,是每次咳嗽排放量的几十倍。喷嚏喷射的距离也较远,如果顺风的话,可达9米远,并以每秒钟30米以上的速度飞行。
人们如果吸入带有细菌、病毒的飞沫,就可能因此而得病。医学上将这种传播疾病的方式叫做“飞沫传染”。流感、麻疹、腮腺炎、百日咳、白喉、脑膜炎、猩红热、肺结核等传染病,都是通过飞沫传播的。
不仅如此,打喷嚏时瞬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还可能给人体带来其他麻烦。例如打喷嚏本身的机械动作和由此而引起的血管内压力变化,有可能引起鼻黏膜出血,高血压患者还可能因打喷嚏而导致脑出血;强烈的喷嚏有时还可能引起鼻骨、中耳骨以及甲状软骨的骨折。
由此可见,打喷嚏有利也有弊,要化弊为利,那就要注意打喷嚏的方式和卫生。
打喷嚏也要有“章法”
首先,喷嚏不能忍,不要憋住气、捏紧鼻孔不让喷嚏打出来。这样做可能把黏液向后压入中耳或鼻窦并引起感染,在极端的情况下,可能由于空气负压而使鼓膜破裂。
其次,在公共场合,尤其在天气寒冷、门窗紧闭、通风不良的地方,当预感到将要打喷嚏时,一定要避开人群或赶紧掏出手帕(或餐巾纸)将口鼻捂住。要是来不及掏纸巾,用手掌挡住也行,这样做能大大减少飞沫的喷出,避免呼吸道疾病的传播。须知这也是一种文明礼貌的行为。
编辑/张宇 zhangyu@jtyy.com
人为什么会打喷嚏
打喷嚏如同咳嗽一样,既是一种生理性的反射动作,又是感冒等疾病的一种症状。当鼻腔中有异物(如灰尘、细菌、花粉等)进入时,位于鼻黏膜上的三叉神经就会向作用于肺部的呼吸肌肉发出指令,猛烈地从鼻腔排出空气,将异物“驱除出境”。因此,打喷嚏实际上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手段。
喷嚏可分为刺激性、过敏性、光敏性等几种,由花粉、化学药物或呛人的气味、寒冷的空气,纸捻等细小异物刺激引起的喷嚏叫做刺激性喷嚏;有过敏性鼻炎的人常连续不断地打喷嚏,并伴有鼻塞或滴滴答答的清水鼻涕,这就是过敏性鼻涕。另外,月经、妊娠等生理原因以及愤怒、恐惧、焦虑、忧郁等精神因素也可能诱发喷嚏。
有趣的“阳光过敏”
除了刺激性、过敏性喷嚏,还有一种喷嚏比较特殊。有的人一见到阳光或灯光就鼻腔发痒,容易打喷嚏。还有人在想打喷嚏而又打不出来的时候,看到强光后一下子就打了出来。难道他们的鼻子对阳光也“过敏”吗?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眼睛和鼻子的知觉受到同一条三叉神经的支配。所以,对于强烈刺激的防御反应容易混淆在一起。具体说来,从眼睛进入的强烈阳光,鼻腔误以为对自己的刺激,故以喷嚏的形式欲将其异物驱逐出去。
喷嚏,制造“飞沫传染”
研究发现,打喷嚏可将附着在鼻腔、口腔黏膜以及气管上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通过直径为2~100微米的小飞沫(又称为雾滴或涎点)排出体外。打一次喷嚏可喷出约1.2万个小飞沫,是每次咳嗽排放量的几十倍。喷嚏喷射的距离也较远,如果顺风的话,可达9米远,并以每秒钟30米以上的速度飞行。
人们如果吸入带有细菌、病毒的飞沫,就可能因此而得病。医学上将这种传播疾病的方式叫做“飞沫传染”。流感、麻疹、腮腺炎、百日咳、白喉、脑膜炎、猩红热、肺结核等传染病,都是通过飞沫传播的。
不仅如此,打喷嚏时瞬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还可能给人体带来其他麻烦。例如打喷嚏本身的机械动作和由此而引起的血管内压力变化,有可能引起鼻黏膜出血,高血压患者还可能因打喷嚏而导致脑出血;强烈的喷嚏有时还可能引起鼻骨、中耳骨以及甲状软骨的骨折。
由此可见,打喷嚏有利也有弊,要化弊为利,那就要注意打喷嚏的方式和卫生。
打喷嚏也要有“章法”
首先,喷嚏不能忍,不要憋住气、捏紧鼻孔不让喷嚏打出来。这样做可能把黏液向后压入中耳或鼻窦并引起感染,在极端的情况下,可能由于空气负压而使鼓膜破裂。
其次,在公共场合,尤其在天气寒冷、门窗紧闭、通风不良的地方,当预感到将要打喷嚏时,一定要避开人群或赶紧掏出手帕(或餐巾纸)将口鼻捂住。要是来不及掏纸巾,用手掌挡住也行,这样做能大大减少飞沫的喷出,避免呼吸道疾病的传播。须知这也是一种文明礼貌的行为。
编辑/张宇 zhangyu@jt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