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房屋外墙渗漏水问题会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本文结合多年的建筑施工实践经验,提出一些相应的建筑工程外墙预防渗漏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外墙,防渗施工,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建筑工程外墙预防渗漏的施工对策
1外墙渗水检验措施
采用连续淋水法,可用φ20mm的水管,采用3kpa压力水,在建筑物顶层连续淋水6h,观察内墙面和窗边四周有无渗水痕迹。
2确保门窗施工质量
在进行门窗安装前需对门窗洞尺寸进行检查,对尺寸偏差较大的要进行处理,以免因窗框周边缝过大或过小影响塞缝质量,一般要求框边与洞口间缝宽约20mm。安装必须按规范,横平竖直,进行固定,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窗框固定好后,经用聚合物防水砂浆对窗框周边进行塞缝,塞缝前先刷一道水泥防水砂浆以利于砂浆粘结,塞缝要压实、饱满,绝不能有透光现象出现,检查确认塞缝质量后方可继续进行窗框周边抹灰施工。水泥砂浆粉饰的窗套天盘必须做好滴水线。水泥砂浆括糙后面砖贴面的天盘外口必须比里口低。门窗安装、粉饰成型后,要进行产品保护,门窗不能被破坏。
3确保找平层的施工质量
(1)抹灰前对基层进行浇水湿润。外墙抹灰到一步脚手架甩搓时,在槎端抹实压平、定浆后,用尺板贴着,用铁抹子切成反槎。当下层接槎抹灰前,向槎内充分洒水浸润,然后刷一道素水泥浆,待浆液吸入墙体后再抹灰。
(2)抹灰工程应分层进行。为了增强抹灰层的抗裂能力,在砂浆中掺入一定量的聚丙烯纤维。
(3)因为砼与砌体的线膨胀系数差异较大,所以易引起砌体与砼梁板交接处抹灰层开裂。施工中应按照《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规定:“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采用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当采用加强网时,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同时对框架柱、梁表面进行甩浆处理,以利抹灰砂浆粘结牢固。
4确保外墙面砖的施工质量
(1)镶贴面砖前应先检查找平层有无空鼓、起壳、裂缝和不平整,如有应即时修补合格,然后用防水粘结砂浆在找平层上满刷一遍并进行拉毛处理。
(2)面砖应符合产品质量要求,镶贴前应对面砖颜色、规格尺寸等进行挑选,面砖应提前1至2小时浸入水池,用时晾干表面浮水。
(3)面砖可用1:1水泥细砂浆镶贴或专用粘结砂浆,镶贴时先在面砖背面刮一层3-7mm厚防水粘结砂浆,以弥补不平和增强粘结力,面砖镶贴时应压紧搓齐到位,挤浆使窄缝饱满,余浆及时清除。
(4)面砖粘贴完毕后及时勾缝,勾缝宜用1:1聚合物防水砂浆,以减弱水泥砂浆的脆性,一般缝道设置宽度约为8mm,勾缝顺序须水平和垂直缝同时进行,防止出现勾多头,缝的形式为凹缝,略低于面砖2至3 mm。勾缝完毕后,进行检查无漏勾或其它疵病后,用棉丝将面砖表面揩擦干净。最后进行洒水养护若干天。
(5)为防止面砖及粘结层开裂造成墙面渗水,可在每層楼板边梁上、下留设2道水平分格缝,使面砖粘结层分离。分格缝应清理干净并在拆除外脚手架前填入耐候胶,胶面与瓷砖面平。阴角部位也采用耐候胶封闭。
5施工中应注意加强细部构造处理的质量控制
窗台、遮阳板等要找坡正确,阳台拦板接茬要及时并严格按照规范施工做到振捣密实,接茬牢固,屋面女儿墙要做泛水处理。此外,使用添加剂也是一种抹灰抗裂的有效措施,目前对墙体抹灰最好添加杜拉维作抗裂用,添加量为0.9Kg/m3,能有效地减小砂浆因干缩、温度变化等因素引起的微裂缝,防止及抑制裂缝的形成和发展,提高砂浆的抗裂性能。在砂浆中加入杜拉纤维搅拌3min后,出槽后的纤维分散均匀,与砂浆有较强的粘结力,体积微小,容易与砂浆材料混合,而均匀分布,因其表面积大,能在抹灰层内形成一种均匀的乱向支撑体系,削弱抹灰层的干缩并分担其收缩能量,减少收缩裂缝,实践证明掺加杜拉纤维的抹灰层可大幅度提高抹灰的抗裂性,防止渗漏。
6做好墙体检查与砌筑质量
6.1外墙砌筑要求砌筑时避免墙体重缝、透光,砂浆灰缝应均匀,墙体与梁柱交接面,应清理干净,砖砌体应湿润,砌筑墙体不可一次到顶,应分二至三次砌完,以防砂浆收缩,使墙体充分沉实,另注意墙体平整度检测,以防下道工序批灰过厚或过薄。
6.2砌体质量是外墙防水的先决条件,砌体的水平缝、竖缝中的砂浆必须饱满密实,从根本上杜绝渗水通道。
6.2.1禁止干砖上墙用干砖砌墙时,砖会吸收砂浆中的水分,砂浆很难铺摊均匀,砖缝砂浆不易饱满,砌体粘结性差,抗剪强度低,按照《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规定:“砌筑砖砌体时,砖应提前1~2d浇水湿润”。因此,砖在砌筑前应浇水湿润,根据多孔砖、空心砖、轻骨料砼小砌块的吸水、失水特性,合适的含水率分别为:多孔砖、空心砖宜为10~15%;轻骨料砼小砌块宜为5%~8%。加气砼砌块施工时的含水率宜控制在小于15%(对粉煤灰加气砼砌块宜小于20%)。
6.2.2严格控制填充墙的沉缩裂缝砌体与框架柱间的缝隙要用砂浆填嵌密实,框架柱中伸出的拉结筋要砌入砖缝中。当填充墙砌至接近过梁、板底时,留出一定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7d后,再将其斜砌挤紧。
6.2.3采用揉压法砌筑采用揉压法砌筑,施工人员必须掌握揉压砌砖的技术,用“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的操作法砌筑。
二、结语
建筑外墙是建筑工程的"脸面",如果建筑外墙发生渗漏,则不单单降低建筑外墙的视觉观感质量,更为严重的是还会严重影响建筑外墙的使用质量。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建筑外墙防渗漏的相关施工技术措施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高丽雪:关于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几点思考,中国房地产业,2011年,第3期。
[2] 孙利: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科技传播,2011年,第4期。
[3] 严日荣:清水砼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工程建设与设计,2005年,第6期。
[4] 刘霁:探讨建筑工程中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四川建材, 2009年,第3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外墙,防渗施工,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建筑工程外墙预防渗漏的施工对策
1外墙渗水检验措施
采用连续淋水法,可用φ20mm的水管,采用3kpa压力水,在建筑物顶层连续淋水6h,观察内墙面和窗边四周有无渗水痕迹。
2确保门窗施工质量
在进行门窗安装前需对门窗洞尺寸进行检查,对尺寸偏差较大的要进行处理,以免因窗框周边缝过大或过小影响塞缝质量,一般要求框边与洞口间缝宽约20mm。安装必须按规范,横平竖直,进行固定,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窗框固定好后,经用聚合物防水砂浆对窗框周边进行塞缝,塞缝前先刷一道水泥防水砂浆以利于砂浆粘结,塞缝要压实、饱满,绝不能有透光现象出现,检查确认塞缝质量后方可继续进行窗框周边抹灰施工。水泥砂浆粉饰的窗套天盘必须做好滴水线。水泥砂浆括糙后面砖贴面的天盘外口必须比里口低。门窗安装、粉饰成型后,要进行产品保护,门窗不能被破坏。
3确保找平层的施工质量
(1)抹灰前对基层进行浇水湿润。外墙抹灰到一步脚手架甩搓时,在槎端抹实压平、定浆后,用尺板贴着,用铁抹子切成反槎。当下层接槎抹灰前,向槎内充分洒水浸润,然后刷一道素水泥浆,待浆液吸入墙体后再抹灰。
(2)抹灰工程应分层进行。为了增强抹灰层的抗裂能力,在砂浆中掺入一定量的聚丙烯纤维。
(3)因为砼与砌体的线膨胀系数差异较大,所以易引起砌体与砼梁板交接处抹灰层开裂。施工中应按照《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规定:“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采用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当采用加强网时,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同时对框架柱、梁表面进行甩浆处理,以利抹灰砂浆粘结牢固。
4确保外墙面砖的施工质量
(1)镶贴面砖前应先检查找平层有无空鼓、起壳、裂缝和不平整,如有应即时修补合格,然后用防水粘结砂浆在找平层上满刷一遍并进行拉毛处理。
(2)面砖应符合产品质量要求,镶贴前应对面砖颜色、规格尺寸等进行挑选,面砖应提前1至2小时浸入水池,用时晾干表面浮水。
(3)面砖可用1:1水泥细砂浆镶贴或专用粘结砂浆,镶贴时先在面砖背面刮一层3-7mm厚防水粘结砂浆,以弥补不平和增强粘结力,面砖镶贴时应压紧搓齐到位,挤浆使窄缝饱满,余浆及时清除。
(4)面砖粘贴完毕后及时勾缝,勾缝宜用1:1聚合物防水砂浆,以减弱水泥砂浆的脆性,一般缝道设置宽度约为8mm,勾缝顺序须水平和垂直缝同时进行,防止出现勾多头,缝的形式为凹缝,略低于面砖2至3 mm。勾缝完毕后,进行检查无漏勾或其它疵病后,用棉丝将面砖表面揩擦干净。最后进行洒水养护若干天。
(5)为防止面砖及粘结层开裂造成墙面渗水,可在每層楼板边梁上、下留设2道水平分格缝,使面砖粘结层分离。分格缝应清理干净并在拆除外脚手架前填入耐候胶,胶面与瓷砖面平。阴角部位也采用耐候胶封闭。
5施工中应注意加强细部构造处理的质量控制
窗台、遮阳板等要找坡正确,阳台拦板接茬要及时并严格按照规范施工做到振捣密实,接茬牢固,屋面女儿墙要做泛水处理。此外,使用添加剂也是一种抹灰抗裂的有效措施,目前对墙体抹灰最好添加杜拉维作抗裂用,添加量为0.9Kg/m3,能有效地减小砂浆因干缩、温度变化等因素引起的微裂缝,防止及抑制裂缝的形成和发展,提高砂浆的抗裂性能。在砂浆中加入杜拉纤维搅拌3min后,出槽后的纤维分散均匀,与砂浆有较强的粘结力,体积微小,容易与砂浆材料混合,而均匀分布,因其表面积大,能在抹灰层内形成一种均匀的乱向支撑体系,削弱抹灰层的干缩并分担其收缩能量,减少收缩裂缝,实践证明掺加杜拉纤维的抹灰层可大幅度提高抹灰的抗裂性,防止渗漏。
6做好墙体检查与砌筑质量
6.1外墙砌筑要求砌筑时避免墙体重缝、透光,砂浆灰缝应均匀,墙体与梁柱交接面,应清理干净,砖砌体应湿润,砌筑墙体不可一次到顶,应分二至三次砌完,以防砂浆收缩,使墙体充分沉实,另注意墙体平整度检测,以防下道工序批灰过厚或过薄。
6.2砌体质量是外墙防水的先决条件,砌体的水平缝、竖缝中的砂浆必须饱满密实,从根本上杜绝渗水通道。
6.2.1禁止干砖上墙用干砖砌墙时,砖会吸收砂浆中的水分,砂浆很难铺摊均匀,砖缝砂浆不易饱满,砌体粘结性差,抗剪强度低,按照《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规定:“砌筑砖砌体时,砖应提前1~2d浇水湿润”。因此,砖在砌筑前应浇水湿润,根据多孔砖、空心砖、轻骨料砼小砌块的吸水、失水特性,合适的含水率分别为:多孔砖、空心砖宜为10~15%;轻骨料砼小砌块宜为5%~8%。加气砼砌块施工时的含水率宜控制在小于15%(对粉煤灰加气砼砌块宜小于20%)。
6.2.2严格控制填充墙的沉缩裂缝砌体与框架柱间的缝隙要用砂浆填嵌密实,框架柱中伸出的拉结筋要砌入砖缝中。当填充墙砌至接近过梁、板底时,留出一定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7d后,再将其斜砌挤紧。
6.2.3采用揉压法砌筑采用揉压法砌筑,施工人员必须掌握揉压砌砖的技术,用“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的操作法砌筑。
二、结语
建筑外墙是建筑工程的"脸面",如果建筑外墙发生渗漏,则不单单降低建筑外墙的视觉观感质量,更为严重的是还会严重影响建筑外墙的使用质量。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建筑外墙防渗漏的相关施工技术措施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高丽雪:关于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几点思考,中国房地产业,2011年,第3期。
[2] 孙利: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科技传播,2011年,第4期。
[3] 严日荣:清水砼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工程建设与设计,2005年,第6期。
[4] 刘霁:探讨建筑工程中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四川建材, 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