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戏场火灾的发生与影响

来源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tang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清代演剧中,夜戏的照明、神庙的祭祀香火爆竹、观众的吸烟、舞台表演的道具使用等多处使用明火,而舞台布幔、席棚等又是易燃之物,剧场建筑亦多木质结构,致使演剧过程中火灾频发.观众拥挤在一个较小的空间,一旦闻知火情,便慌乱逃生,发生踩踏事件,从而导致大量人员伤亡.惨痛的教训对演剧生态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如戏神华光大帝信仰、戏班的班规戏俗、官府的禁演夜戏政策、戏园建筑材料的选择、戏台的朝向、内部构造等都直接间接地出于消防的考虑.
其他文献
陆地是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陆地表面水资源、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受到全球气候系统的影响,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同时,作为气候系统的下边界,陆地也深刻地影响着局地乃至全球的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因此,准确而高分辨率的陆面过程模拟是模拟天气气候事件,进而正确认识天气气候现象的重要前提.然而,现代陆面过程模拟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模式物理过程、地表特征参数、气象驱动数据.本文总结了陆面过程高分辨率模拟,尤其是在高海拔山区模拟的不确定性来源,重点分析了降水数据的
青藏高原西部,尤其是西南部阿里地区异常高的古湖岸线揭示出,这一区域可能存在中全新世的异常高降水中心.基于此,本文利用WorldClim数据集资料对中全新世和现代降水进行对比,并使用ERA5数据初步探讨了出现异常高降水的可能机制.结果显示,青藏高原西部中全新世降水远比现代高,尤其是西南部出现了相对的高降水中心.现代青藏高原西南部降水增加时,对应印度夏季风增强,印度次大陆低空对流层低压中心增强,深对流的发生更为频繁,导致向高原西南部输送的水汽增强.与此同时,印度北部降水增加导致的凝结潜热释放增加会使南亚高压增
青藏高原(简称高原)热、动力作用对东亚乃至全球大气环流及气候有着影响.高原的热力作用主要来自于高原地表的非绝热加热异常变化,高原陆面过程决定着地表非绝热加热.本文回顾总结了高原陆面过程中的土壤冻融过程对土壤水热传输、地表非绝热加热影响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的进展:(1)土壤冻融对土壤水分具有“水分存储”效应,冻融过程可将土壤中90%以上的水分从前一年秋季保存到春季释放出来.(2)高原地表非绝热加热估算仍是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再分析资料中的地表感、潜热通量存在较大偏差,且在春季最为显著,数
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在春季的形成,标志着高原对区域和全球天气气候热力强迫的开始.本文基于1981-2010年台站观测和JRA-55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研究了春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季节内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发现高原大气热源在春季存在显著的10~20天准双周振荡,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纬向偶极子型与单极子型异常模态之间的交替出现.其中,偶极子模态表现为凝结潜热异常在高原西北部和东南部的反相变化,而单极子模态则表现为高原上空感热异常一致性变化.在单极子模态的位相下,高原感热异常势必诱发低层环流异常,改变了高原东、西部的水
本文是对近20年新发展的双波段光闪烁方法的一个综述.陆面过程模式常常是基于局地或斑块尺度上的观测发展的,其与大气模式较大网格尺度的不匹配,显然会对后者的效能带来很大影响.如何扩展野外实验站点的代表性尺度已成为当前更好地了解陆面过程,进而改善陆面过程模式与大气模式网格尺度匹配问题的关键.可用的面积平均通量观测方法,包括以涡动相关方法为主的多点微气象观测、飞机观测、卫星和地面遥感等5种.其中,“光闪烁方法”是当前最为可行的、可以大到10 km尺度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观测方法,特别是,它可以应用于复杂下垫面包括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宁波余姚)人,初唐著名书法家,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初仕陈隋,为秘书郎.入唐,先为秦王记宝参军,太宗即位后,领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人称虞永兴.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其传世书论有《笔髓论》《书旨述》两篇,集中反映了他对书法艺术的认识和思考.《孔子庙堂碑》为虞世南69岁所书.此碑整体审美趋向气秀色润,笔圆体方,外柔内刚,中和中正,体现出一股庙堂之气与君子之风.
期刊
民间信仰是戏曲艺术生存发展的重要文化土壤.大田、永安作场戏是至今流传于福建省大田县朱坂村和永安市槐南村两处宗族社会的古老戏剧形式,无论是其剧目取材来源、艺术形态,还是演出仪式,都与民间信仰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具有浓厚的民间信仰色彩.
太康道情戏作为稀有剧种,在豫东一代广泛流传,上世纪末在内外因素交织下几度濒临灭绝.2006年,太康道情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也迎来剧种发展新生.十几年来,太康道情戏演出内容和形式不断发生变化,当地积极打造“太康道情”文化品牌,并衍生出道情戏广告、道情戏短视频等新形态,展现出“非遗”视野下地方戏的生存发展状态,也为地方戏的传承保护提供借鉴.
马头琴起源传说现存十余种异文,以“苏和的白马”之说流传最广,它被我国不少音乐人用作马头琴乐曲的创作素材.这类主题乐曲饱含着对童年记忆、草原故乡乃至家国历史的感怀,可被称作“乡愁音乐”.齐·宝力高于20世纪最早在日本即兴创作《苏和的白马》,该曲作为承载乡愁的客体,既表达了齐·宝力高对草原家国的多维情感,也在现场演奏中构织起乡愁认同,更带动了传说的普及化以及家乡产业的传统再造.乡愁音乐作为表达自我和构建家园的实践途径,在个人和公共、过去与未来、传统到现代之间筑起桥梁.
由顾锡东等人改编的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在浙江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汇演中获得了剧本一等奖等多种奖项.后经周恩来总理的推荐,浙江绍剧团赴中南海演出.这出传统戏的改编之所以如此成功,在于剧作家正确的改编策略:增添了新的情节,加剧了矛盾冲突;人物性格判然有别,舞台形象生动有趣;反映时代风貌,风格沉郁悲壮;以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传统剧目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