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你是这样的元朝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朝有个让后世读书人泪奔的槽点,就是儒生受歧视,所谓“九儒十丐”。可细看元朝历史,竞有这么滋润的乞丐?
  在元朝的社会阶层划分里,儒生其实也被单独列为“儒户”。元朝灭南宋前,中国北方的儒户有3890户,南宋亡国后,中国南方的儒户数量一口气突破10万户。
  比起元朝其他户籍,儒户特权多多:身份世袭,每户至少要有一名儒生,在学生员每天享受两餐供应;免税特权更让人羡慕——哪怕平民身份的儒户,除基本赋税外不需要承担任何差役。而那些家产丰厚的书香门第更趁机一代代兼并土地,钻足了空子。所以哪怕元末天下大乱、饿殍遍野,江南有儒户身份的文人依然各种酒会、诗会不断,潇洒自在。
  当然,被后人吐槽的“儒生受歧视”,还是因为元朝不靠谱的科举。元朝科举废废停停,总共维持了41年。科举出身的官员在元朝官僚体系里原本就是非主流,而就这非主流的名额,每次会试汉人和南人都只占1/4。绝大多数读书人想进仕途,要么花钱买官,要么老老实实地从小吏做起。
  哪怕规定这么苛刻,元朝进士的忠诚度也不差。从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战争起,为元朝殉节的进士竟有42名之多。甚至在明朝建立后,大批元朝贵族要么跑路、要么投降,而诸多元朝士大夫依然宁死不屈。
  比起元末农民战争的滚滚洪流,这些宁死不屈的桥段知名度并不高,却也足够说明,元朝式的“养士”换来不少死心塌地。
  元朝纸币流通天下,纸币系統也十分科学,除了有充足的准备金,更为严打假币制定了完备法律。但在江西铅山的一个“黑社会组织”面前,这套防假币措施竞不堪一击。
  青蚨盟会是江西铅山人吴友文创立的一家假币窝点。比起之前历代小打小闹,青蚨盟会有严密的组织形式,从制造假币到发行假币、勾结官员,都有明确分工,甚至还有专门的武装打手。其成员在巅峰时期多达数百人,所制假币除了在内地流通,还跨过长城,一路畅销到岭北(蒙古)地区。
  如此操作,青蚨盟会当然赚得腰包发鼓,抢男霸女的事也没少干,吴友文的十多个小妾就是强抢来的。当地大小吏员全被他轻松拉下水,就连衙差都由他的狗腿子兼职。百姓前脚去衙门喊冤,后脚状纸就落在他的手里,后果可想而知。
  这个团伙横行了10年,直到清官林兴祖担任铅山知州后才被重拳铲除,但有多少假币流入市场早已是笔糊涂账。
  但吴友文这套操作比起元朝高官还是小巫见大巫:宰相绰斯戬直接把朝廷印钞的雕版搬回家,想要多少就印多少,然后换成金银储存。
  版图空前的大元王朝,何尝不是被大大小小的老鼠活活啃光的?
  元朝一项常被后人点赞的光环就是“赋税轻”。明朝刚建国时,大批士大夫身份的元朝遗民不停地给元朝唱赞歌,明朝三个世纪里,不少名流也纷纷跟风。似乎这个国祚没撑过一个世纪的朝代倒成了爱惜民力的人间乐土。
  从账面上看,元朝的赋税似乎确实不重。元朝灭南宋时,将南宋的徭役杂税全数废除,商税也减成三十取一。南北统一后,元朝北方征收丁税与地税,南方征夏秋两税。但操作起来,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虽版图巨大,但元朝连土地清丈都没做过,全国耕地总数多少、可征税的土地多少,君臣一代比一代糊涂。元世祖时期,曾大规模清丈土地,但官吏层层隐瞒,折腾到最后还是雷声大雨点小。
  如此一来,土地兼并成了常事,可征税的土地越来越少,收不上来的税当然落到了百姓头上。
  此外,各种加税也是多如牛毛,理论上三十取一的商税到元朝中期已暴涨到百倍。14世纪初叶,茶课赋税也暴涨了60倍。另外还有河流、山场等“额外课”,几乎是想起什么加什么,以至于国家财政就靠乱收费。
  一个表面繁荣实则管理低效、百姓困顿的时代,为何还会被人以为“税轻”?因为那些士大夫对赋税的苦痛是无感的——板子没打到自己肉上,当然没感觉。
其他文献
[关键词]教学建议,研究的过程,教学设计    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主动,探究方法是否有效,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因素,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着眼点。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认识历史和社会的能力,应该是教学的核心内容。    一、透过“奥秘”看本质    与三个必修模块和其他选修模块不同,岳麓版《探索历史的奥秘》具有比较鲜明的个性特征。
[关键词]唐代,公主,婚姻  [中图分类号]K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21—0070—03    俗话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在唐代的中后期,情况并不尽然,大唐皇帝为挑选品学兼优的好女婿不惜动员大臣们到处物色,甚至下诏“海选”,可是有些士人并不愿意娶公主。略举几例:  唐宪宗时,翰林学士独孤郁为宰相权德舆女婿,颇为宪宗羡慕,感慨权德舆得佳婿,想到自己
“香港华人近得一病,时时身上发肿,不日即毙。其病初起于粤省,近始蔓延而至,每日病者约三十人,死者十七八人。”这条简短却触目惊心的报道,由晚清传媒巨头《申报》于1894年5月5日刊登出来。  当时香港处于英国统治之下,人口共计25万,其中华人超过24万,欧洲人、印度人和日本人加起来还不到1万。这些华人中,平均每天有30人患病,又有十七八人死亡——传染速度如此之快、患者如此之多、死亡比例如此之高,肯定
一  1933年,结束一场无望的单相思后,在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就读的费孝通一头扎进书海,决心要为整个人类社会服务。读完了老师吴文藻书架上的所有书籍,秋季开学后,他考入了清华研究院,跟随俄籍教授学习体质人类学。人类学是冷门,学生只有他一人,“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关注是骷髅”,除老师之外,他在清华很少与人来往,社交圈子依旧停留在相去不远的未名湖畔。  作为著名的教会大学,燕京举办的聚会为青年学子们搭建了
陆游是个悲壮而复杂的人,一生都在“求而不得”中度过:他爱唐琬,却不敢违抗母命,将她休了;他有报国热情,却做了一辈子冷官;他无数次在梦里冲锋陷阵,可在宋孝宗眼里不过是个诗人。  初春的沈园湿润又迷蒙,像刚哭过的美人脸,来访的陆游恰巧愁肠百结。  在前些日子的殿试上,他被秦桧“显黜”了。只怪他省试成绩太好,名次盖过秦桧的孙子,还差点连累了主考官。朝中没人站出来为他说话,同科学子的宽慰也是隔靴搔痒,父母
宋朝的司马光是朝廷大臣,很多人刚进朝廷的时候总是先去拜访他。  他跟对方聊天时常问一个使人很难堪的问题:“你家里有没有钱?你的开支够不够?”“你有没有欠人家的钱?”诸如此类。被问的人出来以后都很奇怪,说司马光这么了不起的大臣,怎么问我有没有钱这种小问题啊?后来大家又打听,才知道原因。  司马光的标准是:你这个人有没有钱,能不能维持生活,能不能不为五斗米折腰。你有这个本领,有这个钱以后,他才认为你有
2010年夏末,我和同桌坐在教室里填报志愿,她清一色填报北方的大学。她说她想要在西北风的琴音中,览雪飘荒原,听腰鼓震天,享受凝重而又张狂的北国风光,而后问我是否愿意一同前往?我笑笑说,我离不开这里了,我早已习惯了这里的一草一木。  于是,当同桌飞往山东大学的时候,我坐上汽车,从北回归线上的小城来到了两百多公里以外的云南师范大学。  水自悠悠云自舒  选择到昆明求学的人,大多受了“四季如春”这四个字
[关键词]学生主体,学科特征,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13-0011-02  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学历史教育研究领域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共识:能够在课堂上讲出有思想性课程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创设主体化教学,这个主体化教学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教学立意。《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的设计者明确提出该课的教学立意是“从自由主义到国家干预”。并围绕这个
“90后”的优秀生活  王 檬
1829年,牛仔裤的发明者李维·施特劳斯出生于德国,長大后当了一个职员。在他21岁那年,一则“美国西部发现了大片金矿”的消息使他前往加利福尼亚州,加入了汹涌的淘金队伍。  到了那里之后,施特劳斯失望地发现,淘金者多如牛毛,即便努力工作也挣不了几个钱。难道就这样灰溜溜地失败而归吗?他有些不甘。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观察,施特劳斯在众多淘金者身上看到了一线希望:这么多的淘金者都待在一个地方,居住在帐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