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在对江苏某高校成人教育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并与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加强心理教育、提高面试技巧、积极引导实践、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等建议。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 毕业生 就业心理 调查 思考
[作者简介]房德康(1960- ),女,江苏沭阳人,江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林新荣(1972- ),女,安徽合肥人,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教育管理;张东萍(1975- ),女,江苏丹阳人,江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教育管理。(江苏 镇江 212013)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8-0089-02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成人教育应届毕业生。由于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层次低于普通高等教育,很多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在就业时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自信心不足,就业压力更大。调查分析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对于正确引导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心态,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等均有重要意义。
一、对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心理的调查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0年6月份,调查对象为江苏某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10届本科毕业生,共发放557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27份,有效回收率为94.6%,其中男生369人(70%),女生158人(30%)。作为被测对象,同时也对该大学142名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进行了就业心态问卷调查。
(二)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心理與行为问题评估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应届毕业生就业心态调查问卷。其中,SCL—90量表共有90个项目,10个因子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测试通常采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9个因子,采用5级评分制,统计指标为总分和因子分,总分﹥160分即为异常,因子分≥2即为异常。SAS量表含20个反映焦虑主观感受的项目,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率为四级评分,其中15个为正向评分,5个为反向评分。正向评分题,依次评为1、2、3、4分;反向评分题则评为4、3、2、1分。20个项目得分相加得到粗分(X),1.25X再取整即为标准分(Y)。中国常模SAS标准分结果Y<50表示正常,50 (三)结果分析
1.SCL—90量表统计分析。如表1所示,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总体情况尚好,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在焦虑和人际敏感方面异常突出,分别占25.62%和19.73%,这反映出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不自信的就业心态。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男生的焦虑程度比女生严重,而人际交往比女生略强一些。这可能是由于男生比女生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在就业中承受的压力也比较大。
2.SAS量表统计分析。如表2所示,近30%的成教毕业生表现出程度不同的焦虑程度,其中男女生的轻度焦虑分别占被测人数的25.47%和20.89%,重度焦虑分别占被侧人数的5.96%和8.23%,很明显男生的轻度焦虑程度比女生高,但是女生却比男生表现出过高的重度焦虑。
3.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与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问卷调查比较分析。调查发现,超过70%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拥有较好的心态。进一步分析发现,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保持积极乐观、平常心态的达44.40%,保持感恩合作、坚持心态的达33.59%,明显高于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的39.44%和30.99%;就业心态为消极等待的达16.51%,明显高于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的11.27%;就业心态为恐惧不安的达5.31%,明显低于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的7.04%。可见,与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相比,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能较好地定位自己,心理耐受力较高,但意识自控力较低。
二、对成人教育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思考
(一)加强心理教育,塑造健康就业心态
由于成人高等教育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时,尤其是在受到用人单位的挑剔和拒绝后,往往比较自卑,甚至表现出过多的焦虑情绪,从而无法正确定位自己的就业目标和方向。因此,要加强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疏导不良情绪,调整就业心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观,从而使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就业问题。
(二)提高面试技巧,增加成功就业砝码
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充分展现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是面试指导的关键。成人高校就业部门可以邀请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招聘管理人员或优秀校友为毕业生开展系列讲座,一方面介绍求职实战技巧(如简历设计技巧、面试沟通技巧等)和就业政策法规以及相关的心理调试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具体事例指导毕业生在社会中寻找适当位置,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通过形式多样的面试指导和模拟训练,增加毕业生成功就业的砝码。
(三)积极引导实践,创造灵活就业机会
要想培养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就业心态,就必须增强他们的实战经验。因此,从低年级开始,就应该引导毕业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供需见面会、企业实习等形式,更多地接触社会和企业,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了解企业对应聘者能力和素质的具体要求,从而进行必要的知识技能储备,不断调整自己的生涯规划,为今后灵活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形成正确就业理念
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在进行专业选择时往往关注与社会实际需求的针对性、密切性、实践性,然而很多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并没有形成专门的职业发展规划体系。只有加强对成人高等教育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合理指导,把他们的个人潜能、就业愿景和社会实际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其就业。因此,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应该通过多种方式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客观分析自身存在的优势、劣势和机会、挑战,使他们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克服自卑、焦虑等不良就业心态,引导他们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现实规划好职业生涯,为成功求职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张玉柱,陈中杰.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的心理教育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
[2]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 毕业生 就业心理 调查 思考
[作者简介]房德康(1960- ),女,江苏沭阳人,江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林新荣(1972- ),女,安徽合肥人,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教育管理;张东萍(1975- ),女,江苏丹阳人,江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教育管理。(江苏 镇江 212013)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8-0089-02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成人教育应届毕业生。由于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层次低于普通高等教育,很多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在就业时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自信心不足,就业压力更大。调查分析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对于正确引导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心态,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等均有重要意义。
一、对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心理的调查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0年6月份,调查对象为江苏某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10届本科毕业生,共发放557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27份,有效回收率为94.6%,其中男生369人(70%),女生158人(30%)。作为被测对象,同时也对该大学142名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进行了就业心态问卷调查。
(二)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心理與行为问题评估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应届毕业生就业心态调查问卷。其中,SCL—90量表共有90个项目,10个因子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测试通常采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9个因子,采用5级评分制,统计指标为总分和因子分,总分﹥160分即为异常,因子分≥2即为异常。SAS量表含20个反映焦虑主观感受的项目,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率为四级评分,其中15个为正向评分,5个为反向评分。正向评分题,依次评为1、2、3、4分;反向评分题则评为4、3、2、1分。20个项目得分相加得到粗分(X),1.25X再取整即为标准分(Y)。中国常模SAS标准分结果Y<50表示正常,50
1.SCL—90量表统计分析。如表1所示,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总体情况尚好,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在焦虑和人际敏感方面异常突出,分别占25.62%和19.73%,这反映出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不自信的就业心态。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男生的焦虑程度比女生严重,而人际交往比女生略强一些。这可能是由于男生比女生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在就业中承受的压力也比较大。
2.SAS量表统计分析。如表2所示,近30%的成教毕业生表现出程度不同的焦虑程度,其中男女生的轻度焦虑分别占被测人数的25.47%和20.89%,重度焦虑分别占被侧人数的5.96%和8.23%,很明显男生的轻度焦虑程度比女生高,但是女生却比男生表现出过高的重度焦虑。
3.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与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问卷调查比较分析。调查发现,超过70%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拥有较好的心态。进一步分析发现,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保持积极乐观、平常心态的达44.40%,保持感恩合作、坚持心态的达33.59%,明显高于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的39.44%和30.99%;就业心态为消极等待的达16.51%,明显高于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的11.27%;就业心态为恐惧不安的达5.31%,明显低于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的7.04%。可见,与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相比,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能较好地定位自己,心理耐受力较高,但意识自控力较低。
二、对成人教育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思考
(一)加强心理教育,塑造健康就业心态
由于成人高等教育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时,尤其是在受到用人单位的挑剔和拒绝后,往往比较自卑,甚至表现出过多的焦虑情绪,从而无法正确定位自己的就业目标和方向。因此,要加强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疏导不良情绪,调整就业心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观,从而使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就业问题。
(二)提高面试技巧,增加成功就业砝码
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充分展现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是面试指导的关键。成人高校就业部门可以邀请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招聘管理人员或优秀校友为毕业生开展系列讲座,一方面介绍求职实战技巧(如简历设计技巧、面试沟通技巧等)和就业政策法规以及相关的心理调试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具体事例指导毕业生在社会中寻找适当位置,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通过形式多样的面试指导和模拟训练,增加毕业生成功就业的砝码。
(三)积极引导实践,创造灵活就业机会
要想培养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就业心态,就必须增强他们的实战经验。因此,从低年级开始,就应该引导毕业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供需见面会、企业实习等形式,更多地接触社会和企业,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了解企业对应聘者能力和素质的具体要求,从而进行必要的知识技能储备,不断调整自己的生涯规划,为今后灵活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形成正确就业理念
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在进行专业选择时往往关注与社会实际需求的针对性、密切性、实践性,然而很多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并没有形成专门的职业发展规划体系。只有加强对成人高等教育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合理指导,把他们的个人潜能、就业愿景和社会实际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其就业。因此,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应该通过多种方式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客观分析自身存在的优势、劣势和机会、挑战,使他们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克服自卑、焦虑等不良就业心态,引导他们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现实规划好职业生涯,为成功求职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张玉柱,陈中杰.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的心理教育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
[2]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