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90后”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_dolp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主要根据真实的典型案例分析目前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问题,在实际工作中采用“六结合”的教育原则,即理论教育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教师身份与朋友身份相结合、主题活动与基础教育相结合、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挫折教育与赏识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努力为国家培养合格的高职人才。
  [关键词]典型案例 职业素养 “六结合”原则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1-0162-02
  
  一、透析典型案例,反思“90后”高职生的职业素养
  (一)案例一:《交学费》
  新学期开始,一学生带现金到学校交学费,可他却不知学费交往何处,于是拿起电话咨询班主任:
  学生:“X老师,学费交哪?”
  班主任:“财务处。”
  学生:“财务处在哪?”
  班主任:“行政楼。”
  学生:“行政楼在哪?”
  ……
  反思:班主任很耐心地回答学生,帮助其解决的问题,其实有些事情微不足道,学生完全可以自行解决,为何只想到问班主任,难道说明了他们对班主任的信任吗?答案显然不是。“90后”的高职生在家大多是娇子,父母的掌上明珠,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在家事无巨细长辈基本一手包办,遇到问题“不懂就问”“虚心好学”。长期以往,形成了他们对家长的依赖。在学校,班主任就成了他们心中的“超级保姆”“百事通”。独立性差、依赖性强、交际面狭窄是这代“优越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二)案例二:《心理健康课上的对白》
  在心理健康课上,有一内容为《大学生学习心理》,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下面是教师和学生在上课时的一段对白:
  老师:“大家觉得学习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
  学生(异口同声,声音宏亮):“痛苦!”
  老师:“是自己想学还是被逼的?”
  学生(一吐为快,终于道出了心声):“被逼的。”
  老师:“如果现在出去工作愿意吗?”
  学生(声音变小了):“愿意。”
  老师:“出去做什么?”
  ……
  反思:从学生的回答和情绪分析,“90后”的高职学生对学习有一种厌恶感,仍旧处于以前的学习状态,认为学习是为父母、为老师,对生活无目标、无方向、无定位,这些严重影响业他们的行为表现—上课睡大觉、作业一大抄、课后乐逍遥、要钱问父母、工作找关系、社会不适应等等,这些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帮助他们树立“快乐学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观点尤为重要。
  (三)案例三:《母亲的眼泪》
  这是一名大二的学生,不及格科目累计达15余门,但仍旧沉迷于网络,逃课也是常有之事,班主任使出浑身解数对其进行教育管理,他依旧我行我素,无视班主任的好言相劝,无视学校规章制度。迫于无奈,班主任将其母亲请到学校,一起商讨对策,因为再如此下去,这名学生将面临被开除的危机,班主任必须告知家长,和他们共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下面是他们三人的一段对话:
  母亲(用爱怜的目光看着儿子):“老师刚才的话你都听到了,再不好好上课,你就要被开除了。”
  儿子很倔强,用鄙夷的眼神看着母亲,不吱声。
  班主任(显得很生气):“你母亲在和你说话,你怎么没反应?”
  儿子:“不用她管。”
  班主任气愤地说:“你怎么这么说话,她可是你母亲。”
  儿子:“她配吗?我手臂摔断的时候,她在哪里?”
  母亲黯然伤神,在旁抽泣:“就是因为我以前在外打工没时间照顾你,欠了你很多,所以一直在弥补,要什么给什么,没想到……”
  反思:可怜天下父母心,但又有多少学生能体会、能感恩?他们反而认为父母既然生了他,就应该给他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就应该好好地照顾好他,觉得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为他们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当他们的欲望无法得到满足时,就用无情的语言、放荡不羁的行为来报复、伤害父母。自私、任性、冷漠、无爱、无责任心是不少“90后”高职生的一大明显特点,他们用各种语言行为打击父母,换得心理上的平衡,殊不知扭曲了健康的心态。
  二、“90后”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培养途径
  以上案例均属事实,且相信诸多德育工作者都碰到过类似的问题,其实现实中远不止这些案例。“90后”高职生的这些行为并非偶然现象,它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因为这与他们长期的生活背景、受教育环境、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由此可见,目前高职生的职业素养现状令人担忧,养成教育迫在眉睫。作为一线德育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班主任要充分了解90后高职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不能做学生的“有问必答者”,解决实际问题也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应该追溯根源,坚持采用“六结合”教育原则,信任学生、大胆放手、正确引导、赏识学生,从而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
  (一)坚持理论教育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在职业素养养成教育工作中,要努力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目前,我院已将《职业生涯规划》《军事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等引入学生课堂教育,并学习和借鉴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方法和成功经验开设其他选修科目,如《人际交往艺术》《成功理念》等。辅导员、班主任要积极参与这些学科的任教工作,潜心研究理论,克服过去那种脱离实际,脱离学生自身特点情况,讲课内容要新,要结合热点、难点和疑点进行讲授。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要适当组织参观、考察和讨论,引导学生自己动脑想,动嘴讲,动手做。要拓宽德育思路,完善德育功能,强化德育工作的咨询指导服务功能,循循善诱,引导启迪,更好地体现德育的适应性、针对性、真实性,遵循高职学生特点和接受规律。
  (二)坚持教师身份与朋友身份相结合
  作为一线的德育工作者,一定要将两者身份相结合,既要做严师也要做益友,双管齐下,形成合力。工作中要用制度约束,用行动导向,用真诚教育,用爱心管理,走进学生,经常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所想、所为、所困,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将教育学生、了解学生、服务学生融为一体。
  (三)坚持主题活动与基础教育相结合
  在职业素养教育工作中,德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90后”学生的自身优势和特点,认真开展基础教育文明工程,让学生逐渐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以我院基础文明工程为例,目前已达到了当初的建设目标,即“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基本见效,三年大见成效”,学生的基础文明行为已经相当规范。但除了基础文明工作,还通过组织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主题活动,如感恩教育、恋爱、人际交往等,营造一种环境氛围,形成舆论中心,增强德育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吸引力。在一系列主题活动中发挥学生个人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发挥德育的整体功能。
  (四)坚持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要切实提高“90后”高职生的职业素养,要紧密结合专业教育,让学生通过了解专业的发展前景、就业形势,有助于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专业学习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同时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些项目课程教学或实习环节中,除了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以及安全责任感。
  (五)坚持挫折教育与赏识教育相结合
  教育,就是运用正确的方法,有意识地利用或者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些对于挫折的体验,培养他们的坚强意志,提高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以前学生成长在缺乏鼓励的环境里,导致他们缺乏应有的自信。现在德育工作者们都意识到了赏识教育的重要性,但有时过度的欣赏让他们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没有人比自己棒。其实,过度的自信反而变成了自负。正确适度的挫折教育既能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格,还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六)坚持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让学生走进社会,接触社会,体验生活,是提升他们职业素养的良好途径,因为学生能通过社会实践学到课堂之外的知识,如通过参加专业实践,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专业,热爱专业,从而更好地学习专业;通过志愿者服务可能培养他们的人际交住能力、集体主义观点,让他们懂得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树立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体验为他人服务的快乐。
  三、结语
  “90后”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德育工作者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切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为国家培养合格的“高素质高技能型应用人才”。
其他文献
中等职业学校肩负着培养大批专业技术人才的任务,特别是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数量、质量都关系到地方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但近年来,职业学
[摘要]本文论述了如何调整学困生的厌学心理,并结合当前社会中学生厌学的现状和原因,对如何实施“乐学”教育进行了初步探索。强化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心态,减少学习中产生的焦虑;创造乐学的自我心理环境;提供课堂参与机会,体验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厌学 乐学 关爱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1-0157-01    有人说:“欣赏
摘要本文对我国《公司法》的第72条作出了初步阐述,指出此条是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的限制。我国立法者对此规定采取的是一种折衷态度,虽然有一定的先进性,但是仍然存在欠缺的地方。文中比较了一些国家的立法体例,对我国《公司法》本条规定优劣之处作了比较说明和修改建议。  关键词限制 利益平衡 立法者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4-101-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被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也不可低估。怎样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资源实现英语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突破是一名现代化英语教师应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环境 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1-0158-02  
摘要作为民法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善意取得制度在立法上的首次确立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对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是意义非凡。在司法实务中,我们也发现对善意取得的客体依然存在着不少认识上的问题,如根据其中对善意取得构成要件的规定并不能将不应善意取得的物排除,而例外适用的规定也存在着缺漏。法谚有道不为立法而立法,善意取得制度在立法上的欠缺造成操作性上存
本文从个人所得税法中的净所得课税原则入手,着手研究在颁布实施后,从净所得课税原则考量,各种各样的侵权赔偿是否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以及我国目前相关规定及其完善.
当前,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仅仅是凭一纸文凭,而要看毕业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也就是对他们的职业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随着我国政府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迅速突起,中职学校学生心理特性问题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未来,理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分析
摘要商品房预售制度是在开发商资金缺乏的情况下出现和发展起来的事物,该制度对国内房地产业在加速资金流动、降低成本、减轻风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不足逐渐体现出来,本文对此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关键词商品房预售 开发商 减轻风险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4-107-01    商品房预售是在1954年由香港立信置業公
摘 要:写作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写作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性情,还可以起到有效的积累知识,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效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使学生能够喜欢读书,自主读书,养成“重写作、重积累”的学习习惯,在提升自身写作能力的同时,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写作;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方法有很多,在小学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