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代表,您关心教育问题几年了,这本教育局的预算能麻烦您一起看看吗?”“没问题,你去隔壁叫上老孟,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编得怎么样!”这是宝山区人大代表集中调研部门预算编制情况中的一幕,也是代表们分工合作、一丝不苟地参加此次调研的一个缩影。
2015年10月,宝山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组织区人大代表、专家30余人,对全区所有74家预算部门的2016年部门预算“二上”草案编制情况开展为期2天的集中调研。调研中,代表、专家们被分为五个小组,第一天分组逐一审阅部门预算草案;第二天上午小组讨论,交流审阅情况,整理汇总问题、意见和建议,并结合财经工委提供的部门预算评价指标体系对每一本部门预算予以打分评价;下午,全体与会人员集体讨论,由区财政局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解释。调研结束后,财经工委对讨论会上未能当场解决的疑问、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和汇总,形成书面材料送区财政局,由其研究处理。区财政局对此高度重视,及时与预算主管部门联系沟通,了解相关情况,对需要完善、改进的地方认真采纳,并将处理情况及时以书面形式反馈给财经工委,再由财经工委反馈给代表。
一位有着十多年人大代表经历的“三朝元老”收到反馈后不无感慨地说:“人代会上审批预算都是‘打包表决’,大家觉得‘木已成舟’,很难认真地审起来,2015年的预算监督从编制开始,加上之前的培训、之后的反馈,让我们都能看得懂预算、找得出问题、收得到回应,感觉特别扎实。”就是为了这份扎实,宝山区人大常委会和宝山区政府从四个方面做好准备工作。
第一,提前编制预算。根据工作安排,区政府各部门从2015年5月就开始2016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于9月底完成预算草案的“一上”和“一下”工作。10月初,形成了部门预算“二上”草案,在规定的时间里提交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为集中调研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第二,组建预算工作小组。2015年4月,财经工委在征求本人意见、听取各镇人大主席和街道人大代表联络室主任建议的基础上,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讨论通过,从全区12个代表团各选2-3名代表,成立预算工作小组,参加财经工委日常有关预决算的调研活动,培养了一支相对稳定的预决算审查和监督工作骨干力量。
第三,加强代表培训。在学习宣传预算法、对全体代表进行专题培训的基础上,财经工委对预算工作小组先后开展了两次业务培训:一是举办“学习贯彻预算法,深化全口径预决算审查和监督实务培训班”,邀请区财政局、区国资委、区审计局、区发改委主要负责人分别就预算法与预算管理改革、企业国有资产法与国资国企改革、审计法与预算监督、政府投资与全口径预决算等主题授课;由财经工委对修订后的预算法进行解读,并结合本区的预决算草案,就代表如何审查进行实务培训。二是组织参加全国人大预算法专题研讨班,进一步领会预算法精神实质,开拓预决算审查和监督的工作思路。
第四,为代表履职配好“助手”。财经工委准备了两个“黄金搭档”助力此次调研:一是根据新修订的预算法,结合宝山实际,制定了部门预算评价指标体系,由合法性、合理性、合规性三大类共23项指标组成,每项指标都有若干分值,总计为100分,请代表在集中调研时对每个部门预算草案编制情况予以评分,使代表對部门预算的评价有法有据,规范统一,且有针对性,方便代表提出相应意见和建议;二是邀请财经、财政方面的专家全程参与集中调研,为代表审阅审查部门预算提供专业指导。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本次集中调研是宝山区人大常委会探索全口径、全过程预决算审查和监督方法,发挥代表在预决算审查和监督中主体作用的一次尝试。相信随着《预算法》的进一步贯彻实施,随着人大工作的与时俱进,人大的预决算审查和监督工作也必将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进。
2015年10月,宝山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组织区人大代表、专家30余人,对全区所有74家预算部门的2016年部门预算“二上”草案编制情况开展为期2天的集中调研。调研中,代表、专家们被分为五个小组,第一天分组逐一审阅部门预算草案;第二天上午小组讨论,交流审阅情况,整理汇总问题、意见和建议,并结合财经工委提供的部门预算评价指标体系对每一本部门预算予以打分评价;下午,全体与会人员集体讨论,由区财政局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解释。调研结束后,财经工委对讨论会上未能当场解决的疑问、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和汇总,形成书面材料送区财政局,由其研究处理。区财政局对此高度重视,及时与预算主管部门联系沟通,了解相关情况,对需要完善、改进的地方认真采纳,并将处理情况及时以书面形式反馈给财经工委,再由财经工委反馈给代表。
一位有着十多年人大代表经历的“三朝元老”收到反馈后不无感慨地说:“人代会上审批预算都是‘打包表决’,大家觉得‘木已成舟’,很难认真地审起来,2015年的预算监督从编制开始,加上之前的培训、之后的反馈,让我们都能看得懂预算、找得出问题、收得到回应,感觉特别扎实。”就是为了这份扎实,宝山区人大常委会和宝山区政府从四个方面做好准备工作。
第一,提前编制预算。根据工作安排,区政府各部门从2015年5月就开始2016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于9月底完成预算草案的“一上”和“一下”工作。10月初,形成了部门预算“二上”草案,在规定的时间里提交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为集中调研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第二,组建预算工作小组。2015年4月,财经工委在征求本人意见、听取各镇人大主席和街道人大代表联络室主任建议的基础上,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讨论通过,从全区12个代表团各选2-3名代表,成立预算工作小组,参加财经工委日常有关预决算的调研活动,培养了一支相对稳定的预决算审查和监督工作骨干力量。
第三,加强代表培训。在学习宣传预算法、对全体代表进行专题培训的基础上,财经工委对预算工作小组先后开展了两次业务培训:一是举办“学习贯彻预算法,深化全口径预决算审查和监督实务培训班”,邀请区财政局、区国资委、区审计局、区发改委主要负责人分别就预算法与预算管理改革、企业国有资产法与国资国企改革、审计法与预算监督、政府投资与全口径预决算等主题授课;由财经工委对修订后的预算法进行解读,并结合本区的预决算草案,就代表如何审查进行实务培训。二是组织参加全国人大预算法专题研讨班,进一步领会预算法精神实质,开拓预决算审查和监督的工作思路。
第四,为代表履职配好“助手”。财经工委准备了两个“黄金搭档”助力此次调研:一是根据新修订的预算法,结合宝山实际,制定了部门预算评价指标体系,由合法性、合理性、合规性三大类共23项指标组成,每项指标都有若干分值,总计为100分,请代表在集中调研时对每个部门预算草案编制情况予以评分,使代表對部门预算的评价有法有据,规范统一,且有针对性,方便代表提出相应意见和建议;二是邀请财经、财政方面的专家全程参与集中调研,为代表审阅审查部门预算提供专业指导。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本次集中调研是宝山区人大常委会探索全口径、全过程预决算审查和监督方法,发挥代表在预决算审查和监督中主体作用的一次尝试。相信随着《预算法》的进一步贯彻实施,随着人大工作的与时俱进,人大的预决算审查和监督工作也必将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