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胎儿MRI检查男性胎儿睾丸下降及发育趋势与其胎龄的关系。
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9年3月,胎龄为19~38周时,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接受产前胎儿MRI检查,并且无泌尿生殖系统异常的1 023例男性单胎胎儿(胎龄为19~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及38周的胎儿分别为20、19、32、66、66、81、85、72、86、111、113、124、83、34、17及14例)为研究对象。利用胎儿MRI的T2WI及平衡式快速场回波(B-TFE)序列,在冠状位、失状位或轴位任意2个平面,观察胎儿阴囊内单侧和双侧睾丸下降及发育趋势。胎儿左、右侧睾丸下降时胎龄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将不同胎龄胎儿的双侧睾丸下降率与其胎龄进行曲线拟合。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结果①本组1 023例胎儿中,20例胎龄为19~23周胎儿的MRI结果,均未见其睾丸下降至阴囊;至胎龄为24 1周时,仅观察到1例胎儿的单侧睾丸下降至阴囊。245例胎龄为25~28周胎儿的MRI结果,可见双侧睾丸下降率变化明显。胎龄为25、26、27及28周时,MRI可见胎儿双侧睾丸下降率分别为28.1%(9/32)、31.8%(21/66)、62.1%(41/66)、83.9%(68/81);385例胎龄为33~38周胎儿的双侧睾丸下降率为100.0%。②本组1 023例MRI检查结果显示,49例(4.79%)胎儿双侧睾丸下降状态不一致(仅单侧睾丸下降至阴囊)。MRI检查可见左侧睾丸下降至阴囊的胎儿(n=886)胎龄为(31.6±3.0)周,右侧睾丸下降至阴囊的胎儿(n=875)胎龄为(31.7±2.9)周,并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