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MRI观测胎儿睾丸下降及发育趋势的价值

来源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胎儿MRI检查男性胎儿睾丸下降及发育趋势与其胎龄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6年7月至2019年3月,胎龄为19~38周时,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接受产前胎儿MRI检查,并且无泌尿生殖系统异常的1 023例男性单胎胎儿(胎龄为19~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及38周的胎儿分别为20、19、32、66、66、81、85、72、86、111、113、124、83、34、17及14例)为研究对象。利用胎儿MRI的T2WI及平衡式快速场回波(B-TFE)序列,在冠状位、失状位或轴位任意2个平面,观察胎儿阴囊内单侧和双侧睾丸下降及发育趋势。胎儿左、右侧睾丸下降时胎龄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将不同胎龄胎儿的双侧睾丸下降率与其胎龄进行曲线拟合。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结果

①本组1 023例胎儿中,20例胎龄为19~23周胎儿的MRI结果,均未见其睾丸下降至阴囊;至胎龄为24 1周时,仅观察到1例胎儿的单侧睾丸下降至阴囊。245例胎龄为25~28周胎儿的MRI结果,可见双侧睾丸下降率变化明显。胎龄为25、26、27及28周时,MRI可见胎儿双侧睾丸下降率分别为28.1%(9/32)、31.8%(21/66)、62.1%(41/66)、83.9%(68/81);385例胎龄为33~38周胎儿的双侧睾丸下降率为100.0%。②本组1 023例MRI检查结果显示,49例(4.79%)胎儿双侧睾丸下降状态不一致(仅单侧睾丸下降至阴囊)。MRI检查可见左侧睾丸下降至阴囊的胎儿(n=886)胎龄为(31.6±3.0)周,右侧睾丸下降至阴囊的胎儿(n=875)胎龄为(31.7±2.9)周,并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其他文献
学位
期刊
期刊
期刊
学位
学位
期刊
2020年10月,美国心脏学会(AHA)、美国儿科学会(AAP)和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ILCOR)在《2015新生儿复苏指南》基础上,联合发布《2020新生儿复苏指南》。2021年6月,AHA与AAP根据《2020新生儿复苏指南》,联合发布《新生儿复苏项目(8版)》。笔者拟就《2020新生儿复苏指南》主要内容及其与《2015新生儿复苏指南》的不同点进行阐述,对《新生儿复苏项目(8版)》的最新建议、复苏流程图变化进行解读,旨在为我国新生儿临床了解国际新生儿复苏最新进展、新建议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不同人体质量指数(BMI)孕妇分娩新生儿的体脂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采取择期剖宫产术分娩的77例单胎、足月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分娩前的BMI值,将其分为肥胖组(n=28,BMI≥30.0kg/m2),超重组(n=33,25.0kg/m2≤BMI
目的探讨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VLBWI/ELBWI)采取胃肠外营养(PN)治疗后,发生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诊治的88例胎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