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盆鸡肉破了城

来源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dehui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各地民众揭竿而起,反元浪潮汹涌澎湃。
  公元1363年,张士诚自封吴王,定都平江。但是,张士诚当了土皇帝后,不但贪恋美色,更贪食鸡肉,每顿无鸡不食。这个皇帝被民间称为“鸡皇帝”。
  就在张士诚纵情享乐之际,另一支农民军实力不断强大,其首领叫朱元璋。
  公元1366年,朱元璋率领部队攻到了都城平江。此时的张士诚还在宫内大摆金鸡宴。得到了守城官兵汇报,张士诚匆忙赶到城墙观望台看个究竟。
  这一看,他吓得两腿哆嗦,冷汗直流。朱元璋的部队将整个平江城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就算插翅也难飞。唯一的办法就只能硬拼!
  张士诚也不是傻瓜,他把心腹召集来和他一起吃鸡,想以此增强文武百官的斗志。
  城外,朱元璋发动了几十次强攻,由于张士诚的将士们负隅顽抗,朱元璋不但没有攻下城,反而损兵折将,损失惨重。就这样,张士诚借助固若金汤的城墙天然优势,死死把守,朱元璋久攻不下。
  然而,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平江城内已经没有可以吃的东西了,树皮和野菜都吃光了,战马也被偷偷杀吃掉。“鸡皇帝”张士诚也没有鸡可以吃了,只能每天吃老鼠肉度日。
  久攻不下平江城,朱元璋很着急。刘伯温却笑着劝道:“不必焦虑,三日之后必能破城。”
  在刘伯温的指挥下,一项攻城计划正在悄悄实施。
  这天拂晓,刘伯温让一名神箭手将一只鸡搭箭射进城墙内。防守的士兵巡逻的时候见地上有只鸡,大喜,他们争夺起来。为了一只鸡,你争我抢,惊动了守城门官,他下令将争夺鸡的士兵立即处死,把鸡据为己有。这只鸡毛还没有被拔光,便有人通风报信给张士诚。张士诚率部直扑而来,下令将守门官就地正法,杀一儆百。
  见到了鸡,张士诚喜出望外,命厨师快快将鸡做出来,在此食用。一则,加强自己的威慑力,这里只有他才是决定能否吃鸡的人;二则,让士兵们务必对自己忠心耿耿,否则像盘中鸡,要被严惩食用掉。很快,鸡做好了,香气扑鼻,文武百官只能干瞪眼。张士诚全然不顾他们的感受,一个人大吃大嚼,一阵风卷残云,一只鸡,连汤带肉被他一个人消灭了。吃完后,他还舔着舌头大呼:“好鸡,美味!”张士诚吃完鸡肉,还没有消化掉,朱元璋就发动了猛烈攻击。
  原来,张士诚吃鸡的一举一动都掌控在刘伯温的视线内,见他一人吃完鸡,心头大喜,于是下达密令,立即攻城。
  朱元璋部下刚发动攻城,那些守城的官兵便无心恋战,主动打开城门。在缺食少吃的关键时刻,皇帝独吞一只鸡,而且毫不顾及官兵感受,在观望台大摇大摆地食用。这样的皇帝谁还会追随他呢?
  大智慧:一盆鸡肉破了城,智者抓住贪者的私欲,投其所好,让对方迷失自我,成了这场战争中的“一盆鸡肉”。
其他文献
笔者曾对中学生写作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查,发现在考试中,因为审题不到位造成作文丢分的现象比较普遍。主要问题之一,是不能根据题目的要求打开思路,形成明晰、准确的写作方向。如有的学生以“绿”为话题作文,思路不开,老是在“绿是生命的颜色,绿是环保的标志”这两个意思中间绕来绕去,内容空泛。如有的同学以“灯”为题作文,思路打开了,但又不能形成明确的写作方向,没有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去写,却在作文中罗列了各种各样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