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是一个建筑行业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无论是古典建筑还是现代的建筑,其建筑手法和施工要求等方面都在世界的建筑历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同时期的建筑设计手法可以对当时的社会现状进行有效地反映。古典的建筑设计手法有其特别之处,设计师们可以将这种手法运用到当代的建筑设计中,做到两者的有效结合。本文通过对我国古典建筑设计手法的深入分析,探讨了其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国古典建筑;设计手法;当代建筑
我国的古典建筑设计手法在建筑设计领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其建筑灵感主要来源于我国所特有的文化和历史,独特的东方特色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形成。如何在当代的建筑设计中更好地融入古典的建筑设计手法,一直是建筑设计师们努力的目标。接下来笔者就对古典建筑设计手法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简单地介绍,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1、中国古典建筑的发展
我国的古典建筑设计手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的建筑设计中,人们比较推崇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早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就将园林的设计理念和建筑设计相结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到明清时期,这两种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古典建筑设计手法得到了定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建筑设计体系。古典的建筑设计手法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这和其建筑特点是分不开的。
2、中国古典建筑设计的特点
我国古典的建筑设计不仅完美地展现出其自身的美观性,更体现出建筑设计的实用性。对于古典的建筑设计来说,其特点应该体现在如下的三个方面:首先,宁静、简洁。宁静和简洁是人们一直追求的目标,所以在建筑中也会有所体现。古典建筑的这一特性使得建筑即使立于闹市也不失宁静之感。其次,设计的独特性。古典的设计元素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古典建筑在设计方面有其独特性,建筑轮廓有着多样的变化。再次,建筑与自然相融。在古典的建筑中,对于自然环境的重视程度较强,设计师们认为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本身就是相互融合的一个整体,而不是用自然环境来对建筑环境进行修饰。这种相互融合的特点也给建筑设计赋予了一定的意义。
3、中国古典建筑设计手法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
要正确地理解和运用传统建筑精神,不但要认真地研究传统建筑,而且更要切实地将它们与现代西方建筑及其理论联系起来,借鉴其中的精华,在当代的建筑设计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体现中国特色。建筑设计手法作为建筑的语言,是设计理论和设计思想的外显,是我们理解某一设计理论,究其设计思想的有效工具。设计手法是将设计思想这个无形的“空”转化为建筑形态这个有形的“实”的直接手段。对于设计手法的分析研究,可以透析设计理论的实质,设计手法是衡量设计理论和设计思想的参考坐标系。因此要研究传统建筑思想,就要研究其传统建筑设计手法。
古典的建筑设计手法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也同样受到现代人们的关注。努力在现代的建筑中融入古典的建筑设计手法是目前设计者们的努力方向。
3.1对设计思想的应用
对于建筑设计来说,设计思想是整个设计过程的主导。对于古典建筑设计思想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对现当代的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思路。而这些古典建筑的设计思想,主要通过设计者的设计作品体现出来,人们通过自己的感官对其形成一定的思维意识,将这种设计思维应用到现如今的建筑设计中。这一过程是对设计者的设计思维进行品读的过程。
3.2对布局形式的应用
上文已经介绍了古典建筑设计者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往往将大自然的景观融入到建筑设计之中。因此,建筑的布局形式要备受人们的关注。对于建筑物的高低,应用的色彩都符合建筑的自身特点,符合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等等。所以,在对建筑的布局形式进行应用的时候要对建筑形式的核心有着明确的掌握,在总结古典建筑布局形式的基础上,将其应用在现代的建筑中。
3.3对景观设计得应用
中国古典建筑造景常用手法有借景、对景、框景、漏景、障景等,园林造景如撰文画画,有法而无定式,同一景观可用不同构思设计。造景有独特的立意,做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就可称为佳作。造景不可忽视动观和静观的景色,通常狭小的庭园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遵循“小中见大”的原理,创造出“有限中见无限”的美景,重视障景、框景、借景等手法的应用。在相对较大的园林中,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注重空间分割,通过对景、夹景、添景等形式,造成或开郎、或收敛、或幽深、或明畅的空间,使景色更为丰富。
3.4对装饰手法的应用
在古典的建筑设计中,装饰物可以作为建筑的点缀,起到一定得修饰作用,同时也可以单独形成一种景观。因此,对于建筑的装饰手法要严格地要求。在对建筑进行装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特点和用途,装饰物要符合其特点。对于这一点来说,我国的古典建筑装饰手法做得比较完美。因此,在现代的建筑中,也要对这一特点充分应用。
3.5深入认识传统建筑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促进现代建筑艺术和科技的结合。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品,它包含有功能、科学技术、艺术等多方面的内容。法国作家雨果曾经满怀深情地赞颂巴黎圣母院说:“这个可敬的建筑物的每一个面,每一块砖头,都不仅是我们国家历史的一页,并且也是科学史和艺术史的一页”,此语明确地说明了建筑中科学和艺术的综合性;至于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道路,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这样说过:“越往前进,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从基底分手,回头又在塔尖结合”。21世纪,人们都期望建筑创作质量的提高,创造出富于时代气息的、属于我们自己的建筑,这就需要同时提高建筑师的科技和艺术水平,使两者在建筑、建筑群、园林景观以至城市等等的“塔尖”处结合。本文研究传统建筑手法的目的之一是分析传统优秀建筑中技术和艺术的融合,以及历代建筑风格、建筑设计手法随技术条件的进步而变化的过程。知己知彼,温故知新,我国建筑师拥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基于中国文脉的创造力自然会在不自觉中表现出来。这便是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手法的最大意义。
4、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的古典建筑,不仅是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且也体现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和时代背景。在现如今的建筑中,由于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受到了当今设计师的重视,并在建筑设计中有所应用。要对古典的设计思想、设计的形式和布局以及景观设计等方面进行一定的应用。这样才能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不失古典特色的现代建筑。■
参考文献
[1] 白建国.中国传统建筑在现代设计的应用[J].山西建筑. 2013(24)
[2] 叶静,史葱霞.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4)
[3] 胡绍学.中国当代建筑与传统[J].科学中国人.1996(03)
关键词:中国古典建筑;设计手法;当代建筑
我国的古典建筑设计手法在建筑设计领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其建筑灵感主要来源于我国所特有的文化和历史,独特的东方特色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形成。如何在当代的建筑设计中更好地融入古典的建筑设计手法,一直是建筑设计师们努力的目标。接下来笔者就对古典建筑设计手法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简单地介绍,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1、中国古典建筑的发展
我国的古典建筑设计手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的建筑设计中,人们比较推崇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早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就将园林的设计理念和建筑设计相结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到明清时期,这两种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古典建筑设计手法得到了定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建筑设计体系。古典的建筑设计手法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这和其建筑特点是分不开的。
2、中国古典建筑设计的特点
我国古典的建筑设计不仅完美地展现出其自身的美观性,更体现出建筑设计的实用性。对于古典的建筑设计来说,其特点应该体现在如下的三个方面:首先,宁静、简洁。宁静和简洁是人们一直追求的目标,所以在建筑中也会有所体现。古典建筑的这一特性使得建筑即使立于闹市也不失宁静之感。其次,设计的独特性。古典的设计元素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古典建筑在设计方面有其独特性,建筑轮廓有着多样的变化。再次,建筑与自然相融。在古典的建筑中,对于自然环境的重视程度较强,设计师们认为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本身就是相互融合的一个整体,而不是用自然环境来对建筑环境进行修饰。这种相互融合的特点也给建筑设计赋予了一定的意义。
3、中国古典建筑设计手法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
要正确地理解和运用传统建筑精神,不但要认真地研究传统建筑,而且更要切实地将它们与现代西方建筑及其理论联系起来,借鉴其中的精华,在当代的建筑设计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体现中国特色。建筑设计手法作为建筑的语言,是设计理论和设计思想的外显,是我们理解某一设计理论,究其设计思想的有效工具。设计手法是将设计思想这个无形的“空”转化为建筑形态这个有形的“实”的直接手段。对于设计手法的分析研究,可以透析设计理论的实质,设计手法是衡量设计理论和设计思想的参考坐标系。因此要研究传统建筑思想,就要研究其传统建筑设计手法。
古典的建筑设计手法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也同样受到现代人们的关注。努力在现代的建筑中融入古典的建筑设计手法是目前设计者们的努力方向。
3.1对设计思想的应用
对于建筑设计来说,设计思想是整个设计过程的主导。对于古典建筑设计思想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对现当代的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思路。而这些古典建筑的设计思想,主要通过设计者的设计作品体现出来,人们通过自己的感官对其形成一定的思维意识,将这种设计思维应用到现如今的建筑设计中。这一过程是对设计者的设计思维进行品读的过程。
3.2对布局形式的应用
上文已经介绍了古典建筑设计者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往往将大自然的景观融入到建筑设计之中。因此,建筑的布局形式要备受人们的关注。对于建筑物的高低,应用的色彩都符合建筑的自身特点,符合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等等。所以,在对建筑的布局形式进行应用的时候要对建筑形式的核心有着明确的掌握,在总结古典建筑布局形式的基础上,将其应用在现代的建筑中。
3.3对景观设计得应用
中国古典建筑造景常用手法有借景、对景、框景、漏景、障景等,园林造景如撰文画画,有法而无定式,同一景观可用不同构思设计。造景有独特的立意,做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就可称为佳作。造景不可忽视动观和静观的景色,通常狭小的庭园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遵循“小中见大”的原理,创造出“有限中见无限”的美景,重视障景、框景、借景等手法的应用。在相对较大的园林中,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注重空间分割,通过对景、夹景、添景等形式,造成或开郎、或收敛、或幽深、或明畅的空间,使景色更为丰富。
3.4对装饰手法的应用
在古典的建筑设计中,装饰物可以作为建筑的点缀,起到一定得修饰作用,同时也可以单独形成一种景观。因此,对于建筑的装饰手法要严格地要求。在对建筑进行装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特点和用途,装饰物要符合其特点。对于这一点来说,我国的古典建筑装饰手法做得比较完美。因此,在现代的建筑中,也要对这一特点充分应用。
3.5深入认识传统建筑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促进现代建筑艺术和科技的结合。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品,它包含有功能、科学技术、艺术等多方面的内容。法国作家雨果曾经满怀深情地赞颂巴黎圣母院说:“这个可敬的建筑物的每一个面,每一块砖头,都不仅是我们国家历史的一页,并且也是科学史和艺术史的一页”,此语明确地说明了建筑中科学和艺术的综合性;至于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道路,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这样说过:“越往前进,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从基底分手,回头又在塔尖结合”。21世纪,人们都期望建筑创作质量的提高,创造出富于时代气息的、属于我们自己的建筑,这就需要同时提高建筑师的科技和艺术水平,使两者在建筑、建筑群、园林景观以至城市等等的“塔尖”处结合。本文研究传统建筑手法的目的之一是分析传统优秀建筑中技术和艺术的融合,以及历代建筑风格、建筑设计手法随技术条件的进步而变化的过程。知己知彼,温故知新,我国建筑师拥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基于中国文脉的创造力自然会在不自觉中表现出来。这便是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手法的最大意义。
4、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的古典建筑,不仅是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且也体现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和时代背景。在现如今的建筑中,由于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受到了当今设计师的重视,并在建筑设计中有所应用。要对古典的设计思想、设计的形式和布局以及景观设计等方面进行一定的应用。这样才能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不失古典特色的现代建筑。■
参考文献
[1] 白建国.中国传统建筑在现代设计的应用[J].山西建筑. 2013(24)
[2] 叶静,史葱霞.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4)
[3] 胡绍学.中国当代建筑与传统[J].科学中国人.199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