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ANQING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097-0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谈话中关于人才素质,教育方向的精辟论述。最近几年,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正在实施。那么做为一名班主任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认为班主任应确立三种意识、树立三个观念、坚持三种做法,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确立三种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1.位置意识。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要把自己看成是管理者,还应把自己看成是被管理者。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发挥主要作用,指导学生的学习和集体工作,善于听取群众的呼声,体现学生的需要,才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而积极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如《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如果站在班主任的角度会感到小燕子任性、不成熟;如果站在学生的角度会感到小燕子天真无邪、勇于判逆,而这种性格深受学生喜爱,创新意识正是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中状态中萌发的。班主任确立在班级中的位置,可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2.参与意识。
  在确立位置意识的基础上,班主任还应确立参与意识,即以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身份,积极、主动、平等地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只有积极、主动、平等地参与活动,班主任才能真正体验班级活动的成功与不足,才能全面感觉学生的兴奋点,闪光点和德育工作的盲点;而只有抓住学生的兴奋点、闪光点才能在各项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营造勇于创新的氛围,才能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同时班主任在参与过程中可科学驾驭各项活动,完善学生各种欠成熟的思路或作法,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3.竞争意识。
  竞争意识是创新意识的先决条件。班主任只有具备较强的竞争意识,才能永不满足、锐意进取、推陈出新。班主任应有意识地运用竞争机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竞争,进而学会创新。例如在我班每周有一个下午,是竞赛时间。学生喜欢竞赛。即使是任何奖品都没有的竞赛,比起来也热火朝天。儿童、少年,青年都有一种争强好胜的向上心理,这是一种心理优势,也正是教师可以调动发挥的有利因素。我先从一些小的项目开始,比如《春晓》一诗,只有四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给三分钟时间,大家比一比,看谁能背会。大多数学生三分钟内果然背会了,效率空前之高。是的,他们从中体验到了胜利、信心和喜悦。
  二、树立三个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
  1.教育观念。
  班主作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發,树立教育观念,帮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认识事物,分析问题,激发学生进取欲望,为其创新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如对男女生交往过度的种种危害,并把这一现象视为“早恋”。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处理此事,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即鼓励男女生交往,强调相互交往的好处,并在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中为其创造交往的条件,但应巧妙地限制其单独交往,学生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相互交往会使对异性神秘感逐渐消失而代之以真挚的友谊,会有效地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
  2.发展观念。
  班主任应站在时代高度及时向学生传递各种先进信息,使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充满时代气息,都能体现跨世纪学生的风貌。否则,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是默守陈规,固步自封的一代。如组织学生参加祭扫烈士墓活动,如果每次活动内容都大致相同,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失去参与的热情。如果我们能合理把握各类活动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衔接点、切入点,给传统的德育活动赋予强烈的时代气息,便会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传统活动中有所创新,有所收效。
  3.持久观念。
  班主任必须树立持久观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当成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来抓。首先,要营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氛围,为创新意识的萌发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其次,要使每项班级活动充满生机,充满新意,使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创新的喜悦,感觉创新的魅力。最后,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各项活动,使各项活动既有区别又有一定内在联系,为学生的不断创新提供科学的思维方式。
  三、坚持三种做法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保障
  1.班级的各项活动以实话实说为基点。
  由于某些教育模式的僵化,使多数学生在参与班级活动时习惯用一种固定模式作为评价事物的尺度,即习惯了说套话、说空话、说假话,只有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坚持实话实说、畅所欲言,才能使学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忆。只有启动了学生的思维,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才能使学生有所建树,有所创造。班主任在每次搞完活动后,都应让学生针对这次活动实话实说,谈自己的看法、认识、感受、建议,这样使班主任不仅了解学生的真情实感,也能及时调整不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一些做法,同时,也为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创意提供了机会。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一环。
  2.班级的各项活动以体现时代特征为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体现时代特征,如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以往我们通常组织学生到敬老院、街道等场所进行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培养劳动观念。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了解到多数学生视其为负担,是在不情愿的状态下完成的,因而,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如果我们把义务劳动改为有偿劳动,并由学生自己组织和安排,如利用课余或假日组织学生卖报纸、上门推销等有偿劳动,既可让学生感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也体验了生活,受到了锻炼,感受了市场经济对人的观念的挑战。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对劳动报酬的再分析,引导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孝敬父母,关心他人。
  3.班级的各项活动以推陈出新为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在于不断地推陈出新。没有推陈出新,世界就不会日新月异,学生只有生活在充满新意的环境中,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作为。这就要求班主任要精心设计每一次活动,精心组织每次活动,使班级各项活动呈螺旋上升趋势,永远给学生以启迪,以智慧、以希望,使学生永不满足,勇创佳绩。
  总之,同一果树上不会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在这个世界上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面对形形色色充满个性的学生,我们只用爱心,耐心,恒心去教育。陶行知先生说:“让我们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镜,要看事实,看未来;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巾,要想得通,想得远;解放嘴巴,享受言论自由,谈天,谈地,谈出真理来;解放双手,甩去无形的手套,大胆操作,向前开辟;解放空间,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飞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去捕捉。”
  让我们勇于发掘孩子们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和谐的发展,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尽自己之力。
其他文献
本文以园林设计中的乡土植物为研究对象,在具体分析园林设计当中具体体现乡土植物空间造景要素的基础上,提出在乡土植物在园林设计当中的空间结构上要通过半开敞式植物空间、
结合旅游领域和旅游教学的实际,重点对旅游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旅游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模块化"的构想以及方法和原则.并阐述了此项研究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一环,与社会体育紧密相连.长期以来,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即公共体育课一直延续着以竞技运动技术的传授为主线,竞技运动的考核为成绩的陈旧的教学
【摘要】《汉语基础》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中除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其它中文及师范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担负着树立和强化学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为学生将来从事相关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语言文字基础的任务。文章以贵阳学院为例,探讨了《汉语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应该注意的方面和事项。提出在《汉语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应该对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目标。  【关键
本文讨论新金融内涵及其特征,分析新金融给中国经济带来的风险,提出防范金融风险的对策与建议.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教育情况。高中化学总体来看其实用性较强,对人们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和化学相关的危险能够做到有一定的了解。本文主要根据笔者的经验以及相关的理论对当前高中生如何学习电化学知识进行一定的分析。原电池和電解池是高中进行电化学知识的学习的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这将有利于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进行理解,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
【摘 要】核心素养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生今后成才回馈社会的必备资本。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物理作为一门实验学科,利用实验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从而培养核心素养必然是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物理实验;物理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096-01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
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在学校教学、科研、实验的仪器设备采购供应工作中,将如何贯彻、落实、执行好.根据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科学的、
语用能力对说话者能否运用得体的语言进行顺利交际起着关键的作用。儿童在3岁以后,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快速发展,可以用复杂的句子按照语用规则得体、有效地进行交际。学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了强调,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方案,强化教学引导,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宽广的空间。就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教师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利用现代教育策略,为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提供空间。本研究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措施展开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