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病原菌的调查与分析

来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282211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本地区近年来肺部感染病原菌的变化特点 ,为临床经验性治疗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 1998年以来内科住院的肺部感染性疾病的痰菌培养资料进行调查 ,分析各年份的送检率、病原菌种、菌群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 近 6年来 ,患者 4 195例 ,送痰菌培养 2 2 71例 ,送检率仅 5 4 .1% ,但逐年增高 ;痰培阳养性率 31.9% ,分离出致病菌 5 3种 2 2 36株 ;其中革兰阴性菌占优势 ,占总菌株的 6 5 .0 5 % ,前 3位菌种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 (从 4 7.2 %下降至 39.8% )、铜绿假单胞菌 (从 12 .3%上升至 31.1% )、大肠埃希菌 ;革兰阳性菌平均 16 .6 0 % ,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并逐年大幅度上升 (从 1998年的 2 3.5 %上升至 2 0 0 3年的 5 2 .6 % ) ;近3年 ESBL s检出率分别为 2 9.5 %、2 2 .2 %、13.5 % ,逐年有所下降。结论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诊断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诊断方法仍以咯痰培养为主要手段 ,但要严格质控 ,把好痰菌培养的 4个环节 :采痰、送痰、选痰、检痰 ;临床医师对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均应首先予以痰菌培养 ,后根据本地区病原菌分布特点进行经验性用药 ,然后再根据痰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 ,这一诊治程序应予提倡。
其他文献
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要求大众化后必然要重视办学特色的建设,加上前几年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对特色的要求,办学特色得到了广泛重视。但在对特色的认识与具体行为方面存在着误区,我
中、韩警察大学格斗课程和武道课程对预备警察警务实战技能的培养,主要反映在课程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训练中,通过实地调研法、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和比较法,比较
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在发展、演进的过程中,与其外部环境之间以及系统内部不同要素之间不断经历着由平衡到失衡再到新的平衡的动态发展过程。文章用生态学原理。针对广西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