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意识下的说理文教学实践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dianbing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说理文即议论文,它是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载体。为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说理文的文体特点,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关注单元导读,准确解读教材;探究课后习题,合理安排内容;基于文体特征,探寻文本奥秘;挖掘文本价值,拓展文本内涵。这些方法能够帮助教师吃透教材,提升说理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说理文教学;文体意识;课程目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7B-0072-03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排了六年级上册《为人民服务》《跨越百年的美丽》《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千年梦圆在今朝》四篇说理文章。虽数量不多,但它是连接第四学段阅读教学的重要桥梁。教学时,教师应按照编者的意图,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文本,准确揣摩文本意旨,破解文本核心密码,从而有效达成课程目标。
  一、关注单元导读,准确解读教材
  单元导读通常安排在教材的单元之首,人教版教材的单元导读,从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和教师“教什么、怎么教”两个方面做了规定和提示,使得学生在进入单元学习时,对单元学习的专题要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等有了初步了解。
  《千年梦圆在今朝》是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安排在本单元中间,可以依靠单元导读来确定教学内容。本单元主题是“科学精神”,单元导读这样写道:本组课文将着重让我们感受在每次成功中不可或缺的科学精神。学习本组课文,要把握主要内容,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还要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外读一些科学家的传记或其他科普作品。
  由导读可以看出本单元有如下教学任务:一是把握文本主要内容,二是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三是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四是课外读一些科学家的传记或其他科普作品。这些任务既有语言品读,又有情感感悟;既有写法运用,还有实践拓展。任务一、二侧重于理解,任务三侧重于运用,任务四侧重于实践。结合《千年梦圆在今朝》在单元中所处的地位,可以确定本课的教学内容为:(1)将前面习得的“题目扩展法、重点段联系全文法、段意归纳法”进行迁移运用,把握本课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2)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梦圆”背后的精神和力量。
  每篇选文的教学都应紧紧围绕单元教学目标展开,这样才能为落实单元目标服务。这样依据单元导读选择教学内容,凸显了略读课文的地位和价值,有利于巩固本单元所学的阅读方法,为本单元后面的口语交际训练、写作训练打下基础。
  二、探究课后习题,合理安排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篇文章均编排有课后练习,这些练习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课文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研读并揣摩课后习题,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编者的意图。在预设教学目标时,要把每道练习题细化为一个个小目标,并将其融入教学设计之中,从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例如,《跨越百年的美丽》课后共安排了4道练习题:(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课文中的哪些方面?(2)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比如,居里夫人“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找出来体会体会。(3)背诵喜欢的部分。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4)阅读下面的“阅读链接”,结合课文想一想,你体会到了什么,再简单写下来。
  分析以上习题的设置意图,第(1)题设计暗示了文章的脉络,隐形地体现了文章的结构,这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重要提示;第(2)题引导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找出相关语句细细品味、欣赏、咀嚼词句中所传达的居里夫人精神之美;第(3)题在阅读中重视语言的积累,引导学生把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第(4)题随文练笔,加深了对人物的全方位体识,深悟“跨越百年的美丽”的内涵,拓展了学生的练笔空间,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同时,本单元“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中明确提出的要求与之前阅读的“单元导读”形成了前后呼应的关系。教学时,如果能做到准确把握编者的意图,做到前有布置,后有检查。这样的一种“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模式,有利于把握整体,高效教学。
  三、基于文体特征,探寻文本奥秘
  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关注文体特征,有强烈的文体意识,采取不同文体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王荣生教授曾说过,“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做两件事:第一件事,培养学生用合适的方式看待特定的文本;第二件事,指导学生在这种文本中去看什么地方,从什么地方看出什么东西来。[1]”如《为人民服务》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说理文,依据体式对文本进行合适的解读,帮助学生找到探寻文本的钥匙,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给予关注:
  1.关注文本结构,学习组织材料。我们应认识文章结构,理清文章脉络,学习作者的谋篇布局。教学时,引导学生找中心句,提炼概括论点,运用“段意归纳法”,把握文本主要内容。文本开头鲜明地提出了中心论点“为人民服务”,接着提出“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正确地对待批评、克服困难、搞好团结”三个分论点,这是极为典型的分总结构。
  2.关注文本语言,学习表达之妙。说理文的语言很有特色,我们应借助语言文字,引领学生品味文字的精妙,感受语言的严谨性、生动性。如第三段教学,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连续的四组关联词,首先调序对比,了解到这些关联词不能随意组合,接着删除对比,比较朗读,发现关联词加强了语气,强调观点的正确性,引导学生感受说理文论述缜密的特点。
  3.关注典型事例,学习说理之法。學习说理文不仅要关注“说了什么理”,更重要的是关注“如何说理”,这才是说理文的核心教学价值。这四篇说理文都运用了举例论证法,但在叙述事例的语言表达方式、侧重点等方面略有不同。《为人民服务》在叙述事例时,只用一句话“‘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简单明了。   4.關注言语实践,学习写作之道。语文是实践性的学科,借助文章言语表现形式,进行片段训练,学习作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写作智慧。如教学第二段时,发现该段语言表达的结构特点——作者亮明观点,先引用论证,再对比论证,最后举例论证来证明观点,这样典型的说理文结构,值得借鉴模仿。教师可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的第二段写法,选择一个观点,采用论证方法,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挖掘文本价值,拓展文本内涵
  教材中的选文,分为“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和引子”[2]。在这里,我们把《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说理文作为例文来探讨。语文教师要灵活地、辩证地用好教材,呈现文本的教学价值,达到教学“这一篇”,使学生掌握“这一类”文体。
  1.看“课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六年级的课文,课标中关于第三学段中阅读教学的要求是:“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说理文的文本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些难度,因此设计时还是以“教师为主”。教学时,基于前文学习的基础,学生具备高效寻找文理的能力,读懂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掌握了作者提出观点、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说理文表达的方式。
  2.看“教材”。《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在“说理文单元”的编排中位置相对靠后。同时,教材课后习题要求“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因此,我认为本文的学习内容至少有3点:一是联系生活或联系上下文(文中具体的事例),加深对观点的体悟;二是了解作者表达的逻辑顺序,采用典型的说理文三段式结构——开头提出观点,接着证明观点,最后重申观点;三是学习作者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的方法。
  3.看“文体”。深入研读四篇说理文,教材对说理文的认识、了解以及对说理方法体会上都各有不同。在能力目标的设定上要有坡度,这样才能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所选择的事例的典型性,厘清“事实”与“说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这都要细细揣摩文本,逐步学习体悟。因此,这篇课文确定的教学内容是:学习作者如何叙述三个不同的典型事例来说理,进一步感悟说理的条理性、叙议结合的写作特点。
  “好的阅读教学,往往基于合适的文本解读。不那么好的阅读教学,其原因往往是不顾文本体式,采用了莫名其妙的解读方式、阅读方法。[3]”阅读课须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相信有了这种强烈的文体意识,说理文教学的课堂会充满着浓浓的“语文味”,字里行间中也折射出理性的光辉,这样的语文课才可能是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2][3]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100,80,102.
  责任编辑:赵赟
  Abstract: Argumentation is an effective vehicle to cultivate students’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In order for students to master the stylistic features of argumentation, teachers may focus on unit guide reading and accurately interpret teaching materials, analyze after-class exercises and reasonably arrange contents, explore the mystery of texts based on the stylistic features, and excavate the textual values and expand the textual connotation, finally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argumentation teaching.
  Key words: argumentation teaching; stylistic awareness; curriculum objective
其他文献
一级注册建筑师科目考试合格有效期由5年延长至8年,二级注册建筑师科目考试合格有效期由两年延长至4年。建设部日前颁布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实施细则》(建设
近年来,桩基检测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有关桩基工程检测的标准、规范相继发布施行,使桩基检测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本文阐述了国内外桩基检测技术现状进行了,并对基桩检测技术的发展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建筑裂缝出现的原因,得出建筑结构设伸缩缝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