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特种工程塑料基本靠进口

来源 :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286929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种工程塑料是指综合性能较高、使用温度长期在150摄氏度以上的工程塑料。国际上,特种工程塑料的研发始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欧美国家对特种工程塑料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开发,从60年代问世的聚酰亚胺和80年代初问世的聚醚醚酮,到目前己形成十余种具有应用价值并实现产业化的品种。如今特种工程塑料在欧美己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精密器械等高新技术行业。而我国特种工程塑料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与国外领先企业相比差异巨大,产业总体处于发展初期,迄今未能形成较大规模,多数产品对外依存度高达70%以上。具体
其他文献
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人类进行生产活动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自然灾害及生物链断裂,将危及人类生存。因此,从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2016年的巴黎协定,中心思想就一个:尽快实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峰值,进而实现全球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在此背景下,绿氢逐渐成为各国追捧的明星。
“女性图像”是通俗文学期刊图像的重要类型,它通过一系列“符号”以及不同的编码实践在大众读者中开启了一场消费“女性”的“观看”景观,图像中的女性思想解放、社会时尚以及女性活动空间的变化所带来的变革,都对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大量的史料发现“女性如花”、“裸体之女”和“女伴书香”这三种典型的编码模式,不论哪种符号编码,共同点都是把“女性”作为一种商品符码的“观看”消费,而这种消费性的核心即是一种追求美的大众狂欢。大量的女性图像商品身份价值属性的建构,正是通俗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