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覆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如何管好用好这笔资金。如何让住房公积金实实在在地成为惠民资金,加强住房公积金内部稽查则显得犹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实行住房公积金行业的内部稽核的在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 作用 问题 措施
一 前言:
1991年5月。上海借鉴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的成功经验,在全国率先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次年5月上海又率先探索住房公积金个人购房贷款,并以此为起点全面推进住房制度改革。1993年11月30日,第三次全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提出了普建公积金制,发展住房金融等房改指导思想。强调全面推行使房公积金制度,开办住房储蓄、购房抵押贷款、分期付款和住房保险等。建立政策性和商业性并存的住房信贷体系。2002年3月,国务院修改了1999年颁布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并重新颁布;2002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的通知》;2003年8月,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指出,要把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设作为深化住房分配制度改革、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2005年1月,为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管理,规范归集使用业务,健全风险防范机制,维护缴存人的合法权益,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作用,建设部、财政部和人民银行又联合出台《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为了规范住房公积金缴存中个人应纳税所得额的扣除,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出台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
二、住房公积金行业内部稽核存在的问题
(1)无独立的内部稽柱机构
现行住房公积金行业内部稽核人员,都是从各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抽调的业务骨干组成,住房公积金行业的内部稽核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内审人员仍旧隶属于原来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导致内审人员由于身份的限制以及各方面的顾虑,打不破情面。因而宁愿少找问题或停留在经验交流上。
(2)内部稽核人受素质有待提高,发现问题及整改力度不够
目前,内审人员知识结构不够合理,习惯思维难以打破。对于如何有效开展审计工作,部分审计人员,由于缺少较为系统的岗前培训。工作的目的性、系统性、整体意识、层次感均较为欠缺。在具体审计过程中,对于发现审计对象存在的问题,马上找条规对号入座,不能对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很好地加以分析,从中找了出规律性的东西,进而提出一些较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加强住房公积金行业内部稽核的措施
1 切实提高对内部稽核的认识
1) 要充分认识到内部稽核对组织管理体系保持和改进的推动作用,真正把内部稽核作为组织的自身需要,充分用好内部稽核这一重要管理手段,不断发现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识别改进机会,不断改进和提高体系有效性:
2) 破除对内部稽核的畏难情绪。通俗地讲,内部稽核就是一种符合性检查,重点是查规定的实施及实施效果,只要不断实践,是能够深入开展下去的:
3) 组织的管理层不仅要思想上重视,更要行动上支持。支持内部稽核人员消除顾虑。大胆开展审核工作。鼓励内审员多找问题。各管理中心领导要理解并主动配合内部稽核。对内部稽核查出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整改。
2、加强后续教育。提高内部稽核人受的素质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的更新换代加快了。为了提高内部稽核的质量,内部稽核人员必须注重后续教育。住房公积金监管处可以考虑请专业老师来讲课,或者派部分人员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和考察活动,还可以与考试、竞赛、竞聘等形式相结合,及时更新内部稽核人员的知识结构,加强专业胜任能力。采取适当的激励手段,鼓励内部稽核人员尽职尽责。多找问题。
3、加大整改力度
1) 内部稽核的目的重在改进。要支持内部稽核员多找问题。对内审发现的问题,原则上均应整改。对普遍性的、典型的、重复发生的及影响严重的问题,宜以书面不符合报告提出,以引起管理层及责任部门的重视。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限期整改,以防止其再发生:对一般轻微的问题可采取口头或列清单的方式提出。但也应一并整改:
2) 住房公积金监管部门及内部稽核员应指导责任部门针对不合格,认真分析原因,针对原因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并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验证。不仅要验证纠正措施的完成情况,更重要的是要验证其实施有效性。
3) 内部稽核重在改进。对内部稽核查出的问题,关键在于整改的态度。为了给受审核部门提供改进机会,鼓励各部门自我暴露问题、自我改进,变被动整改为主动改进。笔者建议。除非是重复发生的问题或不按规定要求整改,一般不宜简单地采取处罚措施,以更有利于在组织内部营造一种改进的氛围。
4 加强对内部稽核过程的评审
把内部稽核结果作为管理评审的重要因素。对内部稽核方案的实施及内审的效果进行评价,研究改进和提高内审有效性的措施,推动内审的深入开展。
结束语:实行内部稽核有得利于及早发现问题,提高行业整体的反危机能力。通过内部稽核,可以使一些苗头性的问题得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制止、早纠正,避免业外人士因政策把握不准造成误解。使同题扩大化,大大降低纠错成本。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 作用 问题 措施
一 前言:
1991年5月。上海借鉴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的成功经验,在全国率先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次年5月上海又率先探索住房公积金个人购房贷款,并以此为起点全面推进住房制度改革。1993年11月30日,第三次全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提出了普建公积金制,发展住房金融等房改指导思想。强调全面推行使房公积金制度,开办住房储蓄、购房抵押贷款、分期付款和住房保险等。建立政策性和商业性并存的住房信贷体系。2002年3月,国务院修改了1999年颁布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并重新颁布;2002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的通知》;2003年8月,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指出,要把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设作为深化住房分配制度改革、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2005年1月,为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管理,规范归集使用业务,健全风险防范机制,维护缴存人的合法权益,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作用,建设部、财政部和人民银行又联合出台《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为了规范住房公积金缴存中个人应纳税所得额的扣除,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出台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
二、住房公积金行业内部稽核存在的问题
(1)无独立的内部稽柱机构
现行住房公积金行业内部稽核人员,都是从各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抽调的业务骨干组成,住房公积金行业的内部稽核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内审人员仍旧隶属于原来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导致内审人员由于身份的限制以及各方面的顾虑,打不破情面。因而宁愿少找问题或停留在经验交流上。
(2)内部稽核人受素质有待提高,发现问题及整改力度不够
目前,内审人员知识结构不够合理,习惯思维难以打破。对于如何有效开展审计工作,部分审计人员,由于缺少较为系统的岗前培训。工作的目的性、系统性、整体意识、层次感均较为欠缺。在具体审计过程中,对于发现审计对象存在的问题,马上找条规对号入座,不能对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很好地加以分析,从中找了出规律性的东西,进而提出一些较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加强住房公积金行业内部稽核的措施
1 切实提高对内部稽核的认识
1) 要充分认识到内部稽核对组织管理体系保持和改进的推动作用,真正把内部稽核作为组织的自身需要,充分用好内部稽核这一重要管理手段,不断发现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识别改进机会,不断改进和提高体系有效性:
2) 破除对内部稽核的畏难情绪。通俗地讲,内部稽核就是一种符合性检查,重点是查规定的实施及实施效果,只要不断实践,是能够深入开展下去的:
3) 组织的管理层不仅要思想上重视,更要行动上支持。支持内部稽核人员消除顾虑。大胆开展审核工作。鼓励内审员多找问题。各管理中心领导要理解并主动配合内部稽核。对内部稽核查出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整改。
2、加强后续教育。提高内部稽核人受的素质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的更新换代加快了。为了提高内部稽核的质量,内部稽核人员必须注重后续教育。住房公积金监管处可以考虑请专业老师来讲课,或者派部分人员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和考察活动,还可以与考试、竞赛、竞聘等形式相结合,及时更新内部稽核人员的知识结构,加强专业胜任能力。采取适当的激励手段,鼓励内部稽核人员尽职尽责。多找问题。
3、加大整改力度
1) 内部稽核的目的重在改进。要支持内部稽核员多找问题。对内审发现的问题,原则上均应整改。对普遍性的、典型的、重复发生的及影响严重的问题,宜以书面不符合报告提出,以引起管理层及责任部门的重视。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限期整改,以防止其再发生:对一般轻微的问题可采取口头或列清单的方式提出。但也应一并整改:
2) 住房公积金监管部门及内部稽核员应指导责任部门针对不合格,认真分析原因,针对原因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并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验证。不仅要验证纠正措施的完成情况,更重要的是要验证其实施有效性。
3) 内部稽核重在改进。对内部稽核查出的问题,关键在于整改的态度。为了给受审核部门提供改进机会,鼓励各部门自我暴露问题、自我改进,变被动整改为主动改进。笔者建议。除非是重复发生的问题或不按规定要求整改,一般不宜简单地采取处罚措施,以更有利于在组织内部营造一种改进的氛围。
4 加强对内部稽核过程的评审
把内部稽核结果作为管理评审的重要因素。对内部稽核方案的实施及内审的效果进行评价,研究改进和提高内审有效性的措施,推动内审的深入开展。
结束语:实行内部稽核有得利于及早发现问题,提高行业整体的反危机能力。通过内部稽核,可以使一些苗头性的问题得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制止、早纠正,避免业外人士因政策把握不准造成误解。使同题扩大化,大大降低纠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