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药耐药基因1C3435T多态性在癫痫患者中的分布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doub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多药耐药基因1(MDR1)C3435T多态性在癫痫患者分布特点,探讨其与患者耐药的相关性.方法用常规酚-氯仿法提取72例癫痫药物治疗耐药患者和62例癫痫药物治疗有效患者的外周血DNA,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其MDR1基因外显子26(exon26)C3435T的多态性.结果 患者的MDR1 3435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野生型CC、杂合突变型CT和纯合突变型TT在134例癫痫患者中分布频率分别为24.63%、53.73%和21.64%.TT基因型在耐药患者组和药物有效组中分别为18.1%和25.8%,CT基因型分别为48.6%和59.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77和P=0.200).CC基因型在耐药患者组中的频率为33.3%,在药物有效组为14.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等位基因C和T在癫痫人群中分布频率为51.5%和48.5%,其中C等位基因在耐药组的频率(57.6%)明显高于药物有效组(44.4%);相反,T等位基因在药物有效组的频率(55.6%)分布要高于耐药组(42.3%,P=0.03).结论MDR1基因多态性分布中,CC基因型、C等位基因可能与癫痫耐药有关.癫痫治疗有效可能与TT基因型、T等位基因有相关趋势。

其他文献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慢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左旋多巴作为PD药物治疗中的"金标准",在疾病早期可使患者的运动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多数患者能维持日常生活质量。
期刊
目的 评价左乙拉西坦(LEV)添加用药治疗难治性部分性癫痫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平行设计添加治疗,确诊为有癫痫部分性发作的202例癫痫患者,平均年龄(32.8±12.7)岁,随机分配入LEV治疗组(n=102)与安慰剂组(n=100).在回顾8周基线期的癫痫发作频率后,进入逐量加药期.初始用药剂量为0.5g,每日2次,2周后增加至1.0 g,每日2次服用,4周后
第九届全国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会议于2006年7月6-10日在风景优美的海滨城市大连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与神经电生理学组和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共同策划承办。
期刊
目的 研究免疫介导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过程中神经丝(NF)磷酸化及超微结构的特征,探讨免疫与肌萎缩侧索硬化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透射电镜技术及免疫组化方法,对免疫介导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过程中NF异常聚集的超微结构特征及异常磷酸化状态进行研究.结果 电镜观察发现免疫后动物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质及轴索近端有神经丝异常聚集;免疫组化证实抗非磷酸化神经丝(SMI-32)抗体阳性的脊髓前角运动
目的 探讨左乙拉西坦(LEV)作为添加治疗对部分性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为期16周;第二阶段为开放性试验,为期24周.在入组时、试验的16周末和24周末分别检测患者认知功能,并进行生活质量量表评价.结果(1)第16周末,LEV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操作时间与入组时基线的差值分别为-110.3和-122.9,
期刊
期刊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在体外特定部位利用一定强度的时变磁场在生物体内诱发感应电流,并以此刺激兴奋组织的技术。
期刊
中华神经科杂志在全国广大神经科读者、作者、编委、审稿人和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根据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制定的规范和标准,保质保量地完成了2006年的编辑和出版任务。
期刊
头痛是神经内科门、急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长期以来,关于头痛疾患的分类和诊断系统比较混乱.1988年,国际头痛学会(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IHS)颁布了"头痛疾患、脑神经痛及颜面痛的分类和诊断标准",对主要的头痛疾患类型给出了描述性定义和可操作性的诊断标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