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之上的宽容

来源 :中学生百科·文综理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lic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2年7月苏联在古巴设立中远程导弹发射场,意在保护古巴不受美国侵略。古巴与美国隔海相望,近在咫尺。当时苏联在古巴安放的导弹能够轻易越过美国大多数导弹警报系统,在发射和到达目标这段时间里,美国甚至都来不及发出战术警报。在美苏冷战的大背景下,美国根本无法容忍位于加勒比海传统势力范围内的岛国存在能重创美国的武器。
  经过夜以继日地讨论,美国高层最后形成了两种带倾向性的意见:强硬派主张全面空袭古巴,温和派则提出了对古巴实行海上封锁的想法。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问强硬派俄国人将会作出什么反应时,强硬派没有给出答案。但是,大家心里都非常清楚:苏联在古巴有2万多名驻军,决不会听其自然而什么事也不干。更令人担忧的是苏美两国拥有足够毁灭地球500次的核武器,一旦战争升级,后果不堪设想。
  10月19日,美国新闻署给了各家私营电台一项重要的专题转播任务——把肯尼迪将要发表的演说,用各种语言向全球反复播放。肯尼迪总统在正式演说中用“隔离”一词代替了“封锁”,因为他认为这个词比“封锁”火药味较少,比较适用于和平、自卫的行动。当然,隔离封锁线也意味着美国委婉地告诉全世界:为了自己的安全,他们别无选择。会打击一切对美国和美国人民有危险的因素。
  与此同时,美国陈兵10万加勒比海沿岸,肯尼迪在国内发出做好打大战准备的通知,战略轰炸机都已经挂弹飞行。苏联政府丝毫不甘示弱,随即也发表措辞强硬的回应:如果舰船遭拦截将进行最强烈的回击。
  10月25日,苏军二十多艘战舰开至封锁区外与美军对峙,确实是一触即发。就在此时,一艘苏联油船“布加勒斯特”号和一艘东德客轮“人民之友”号向美军封锁线缓缓驶来。谁都知道,如果这两艘船被美军扣押或者攻击,苏军势必会予以激烈的反击,那么之后的局势任何人都无法控制,或许世界就此会陷入末日。两艘船距离封锁线仅剩下两海里的时候,美军指挥官不得不向肯尼迪发出攻击的请求。核战的乌云霎时布满加勒比海。千钧一发之际,肯尼迪要求指挥官确认这两艘船是否载运导弹或其他类似的设备,得到否定的答案后,立即果断地准许两艘船不经检查通过隔离线。
  戏剧性的变化最终出现了,苏联的战舰开始陆续撤离,经过谈判双方达成妥协:苏联撤出42枚导弹,美国承诺不入侵古巴。
  事實上,美苏双方都不打算真的发动一场大战,一切剑拔弩张不过是为了测探对方真正的底线。然而,兵不厌诈,措辞圆滑的外交辞令很难得到对手的信任,强横的行动无疑更是激化事态的引信。肯尼迪一直努力在强硬的底线上展示宽容,使苏联不丢面子的情况下了解美方真正的底线,避免错误判断局势引发灾难。令人庆幸的是肯尼迪总统做到了,从而化解了冷战时期最大的一场政治和军事危机。
  编辑/姚晟
其他文献
我们的时代也许算不上最伟大的时代,但绝对是有“屎”以来最洁癖的时代。超市货架上陈列着从吸尘器到玻璃清洁器、从屏幕清洁布到鱼缸清洁剂、从洗衣机清洁液到冰箱除味剂在内的全套清洁用品。在个人卫生上,各种名目繁多的乳、液、膏、水也一应俱全。对“肮脏”日渐衰弱的承受力甚至渗透到了“体面”的日常活动中:去撒尿拉屎不说去撒尿拉屎,而说“去洗手间”,甚至说“去洗手”;在公共场合挖鼻孔依旧被视作“不雅”,仿佛我们非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临死的时候,非常后悔没听严修的话。说严修是不在乎名利的国士,国士在前,劝他他不听,自取其败,怨不得别人。  严修与袁世凯订交,始于戊戌维新。受徐世昌之邀,严修去小站参观新军,结识了袁世凯。袁世凯在小站练兵,实在是令人耳目一新,不克扣军饷,从兵到官,精神面貌和体质都很棒。袁世凯的练兵打动了严修,从此,两人结为莫逆之交。  严修跟袁世凯一样,对共和制度不感冒,觉得中国更适合的制度还
在距今500多年前的南美洲大陆,曾存在着一个幅员辽阔、充满神秘文化的国度,叫作印加。在它的首都库斯科有一座宏伟高大的太阳庙,里外完全用各种璀璨的宝石和大量黄金作装饰品。初次到达那里的欧洲航海家在日记中写道:“这是新大陆上最富裕的国家,简直是黄金的天堂,连禁锢奴隶的项圈都闪耀着夺目的金光。”  然而,作为奴隶制高度文明的印加古国,虽然称雄了南美大陆长达数个世纪之久,却没能延续下来,最终毁在来自欧洲的
九一八事变后,不甘被奴役的东北民众奋起抵抗,他们自发创建抗日队伍表现出的自发性,汇聚东北各界民众的九君子冒死搜集日军侵华资料呈现的多样性,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