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托妮·莫瑞森是美国当代重要的女作家之一,其长篇小说《柏油娃娃》也是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分析《柏油娃娃》中的后现代叙事技巧,来阐释莫里森的创作思想:相对主义、多元化和不同人物的自我辩护原则。莫里森小说创作中给予各种声音充分话语权,在此基础上小说中的人物可以在对话中进行思想交流、沟通,实现不同种族,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
关键词:水平式叙事;线性叙事;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0--01
托妮· 莫瑞森于 1993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历史上唯一获此殊荣的黑人女作家。她的小说全部取材于美国黑人生活,以充满了想象力和诗情画意的笔触生动地再现了美国黑人的生活。迄今为止,莫里森已经发表了九部长篇小说,《柏油孩子》(Tar Baby,1981)是她的第四部小说,其隐喻式叙事和后现代特质引起评论界特别的关注和争议,从小说的表现手法来看,《柏油娃娃》的后现代叙事特征非常突出,本文将从水平式叙事结构来探讨该小说的后现代叙事特征。
文学作品中存在着两种叙述:线性叙述结构和水平式叙述结构。线性叙述结构以真实为圭臬,是一种封闭式叙述,多为现实主义创作所采用的;水平式叙述结构呈发散型,没有封合(enclosure),碎片状的叙述互為主体,不存在中心,多出现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作品中。线性叙事以主要人物为中心,创造出一个单一的文本世界,一个或几个主要人物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其他次要人物的语言行为都是围绕这个主要人物展开,其存在是为了塑造或传达主要人物的形象。而在《柏油娃娃》中,莫里森采用水平式叙事结构,整部小说没有以一个人物为中心的统一的世界,而是存在着数个平行的世界,每个人物都以自己为中心,创造出自己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除了创造出自己世界的人物本身,其他的小说人物表现出被排除在外的“边缘性”。以吉迪昂和特蕾丝为例,在白人瓦莱里安和玛格丽特的世界中,他们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吉迪昂和特蕾丝的出现,吉迪昂和特蕾丝对于他们来说只是给他们干活的黑人,他们不知道两个人的名字、年龄,甚至不知道是有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在帮他们干活。在昂丁和西德尼的世界中,他们认为自己比吉迪昂和特蕾丝要更高一等,所以对两个人毫不在意,根本不问他们的名字就以吉迪昂的工作而叫他“杂工”,并想当然地称特蕾丝为“玛丽”,因为他们认为岛上凡是受洗过的黑人妇女的名字里都有玛丽。在昂丁和西德尼的眼中,吉迪昂和特蕾丝没有名字,年纪未知,连相貌都是模糊不清的,所以每次昂丁让吉迪昂重新找一个帮工的时候,吉迪昂又把特蕾丝带过去,告诉她说这是一个新的女人,西德尼以为吉迪昂每次带的女人“可能是他老婆、他母亲、他女儿、他姐妹、他情妇、他婶婶,甚至他隔壁的女邻居”,而昂丁只是因为这些“玛丽”们都把厨房里的活拿到院子里做而恼火,他们从来没有察觉吉迪昂每次带来的都是特蕾丝一个人。
如果小说中只有以瓦莱里安或玛格丽特为中心人物的一个世界,吉迪昂和特蕾丝可能会给读者留下这样的印象:加勒比地区的黑人都没有名字,年纪和相貌都很模糊,能力低下,工作的时候连主人的指示都听不明白。但是在以吉迪昂和特蕾丝为中心的世界中,正如瓦莱里安和玛格丽特这样的美国白人没有意识到她的存在一样,特蕾丝“更不承认在她世界里有美国白人存在。为了表现这种心情,她相信只能不理睬他们。莫里森为小说中的每个人物创造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世界,并在同一水平面上将其展现出来,每个世界处于并列的地位,没有中心地位,没有优等或低等,没有主从或附属关系,不管在他人眼中是怎样的,每个人在自己的世界里都是自己的主人,具有充分的自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运用水平式叙事,作者还可以把故事情节分割成无数的片段或碎片,在这种状态下,作者可以在不同的时空中随意切换,可以在现实和回忆、历史和未来、过去和现在之间任意穿梭,使真实世界和人物意识,使现实和回忆、梦境交织在一起。从结构和布局来看,《柏油娃娃》各章虽然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安排的,但小说中叙事的时空完全被打破,线性的时间被不同人物的回忆和对于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切割成许多的小点。第一章从三年前瓦莱里安来到骑士岛建造别墅开始讲起,马上又回到现在,在早餐时间岛上的人物一一出现。第二章则是吉丁、瓦莱里安和玛格丽特的对于来到岛上原因的回忆,叙事时间回到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第三章又回到现在,吃饭的时候瓦莱里安和玛格丽特产生冲突并发现了藏在橱柜了的黑人男青年“儿子”。第四章从玛格丽特的回忆切换到现在的别墅“十字树林”中的人对“儿子”出现的反映,又切换到吉迪昂几十年来的人生故事。第五章叙述“儿子”从船上到“十字树林”的经过,以及儿子对每个人讲述自己的经历。第六章则又切换到现在的时间,叙述圣诞节别墅中的冲突。第七组接着叙述吉丁和“儿子”从骑士岛来到纽约的生活。第八章则用平行时间叙述吉丁和“儿子”走后岛上的情况。第九章则讲述吉丁和“儿子”从纽约到埃罗,又从埃罗返回纽约的过程。最后一章是吉丁和儿子分别返回骑士岛的故事。
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后现代社会,后现代文化致力于消解或解构“中心主义”。在《柏油娃娃》这篇小说中,莫里森让特定群体都有自己的话语权,并进行自我辩护,使读者与不同的群体进行对话交流,并利用不同群体之间互相交错的视线提醒我们,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唯有跳出自我的迷思,用他者的目光重新审视自我,才能在相互交往与对话中获益。
参考文献:
[1]周敏.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文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
[2][美] 托妮·莫里森. 柏油娃娃[M]. 胡允桓,译.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4.
[3]金元浦. 文化多样性·文化对话·文化间性[N]. 文艺报,2013-12-13(03).
关键词:水平式叙事;线性叙事;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0--01
托妮· 莫瑞森于 1993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历史上唯一获此殊荣的黑人女作家。她的小说全部取材于美国黑人生活,以充满了想象力和诗情画意的笔触生动地再现了美国黑人的生活。迄今为止,莫里森已经发表了九部长篇小说,《柏油孩子》(Tar Baby,1981)是她的第四部小说,其隐喻式叙事和后现代特质引起评论界特别的关注和争议,从小说的表现手法来看,《柏油娃娃》的后现代叙事特征非常突出,本文将从水平式叙事结构来探讨该小说的后现代叙事特征。
文学作品中存在着两种叙述:线性叙述结构和水平式叙述结构。线性叙述结构以真实为圭臬,是一种封闭式叙述,多为现实主义创作所采用的;水平式叙述结构呈发散型,没有封合(enclosure),碎片状的叙述互為主体,不存在中心,多出现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作品中。线性叙事以主要人物为中心,创造出一个单一的文本世界,一个或几个主要人物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其他次要人物的语言行为都是围绕这个主要人物展开,其存在是为了塑造或传达主要人物的形象。而在《柏油娃娃》中,莫里森采用水平式叙事结构,整部小说没有以一个人物为中心的统一的世界,而是存在着数个平行的世界,每个人物都以自己为中心,创造出自己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除了创造出自己世界的人物本身,其他的小说人物表现出被排除在外的“边缘性”。以吉迪昂和特蕾丝为例,在白人瓦莱里安和玛格丽特的世界中,他们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吉迪昂和特蕾丝的出现,吉迪昂和特蕾丝对于他们来说只是给他们干活的黑人,他们不知道两个人的名字、年龄,甚至不知道是有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在帮他们干活。在昂丁和西德尼的世界中,他们认为自己比吉迪昂和特蕾丝要更高一等,所以对两个人毫不在意,根本不问他们的名字就以吉迪昂的工作而叫他“杂工”,并想当然地称特蕾丝为“玛丽”,因为他们认为岛上凡是受洗过的黑人妇女的名字里都有玛丽。在昂丁和西德尼的眼中,吉迪昂和特蕾丝没有名字,年纪未知,连相貌都是模糊不清的,所以每次昂丁让吉迪昂重新找一个帮工的时候,吉迪昂又把特蕾丝带过去,告诉她说这是一个新的女人,西德尼以为吉迪昂每次带的女人“可能是他老婆、他母亲、他女儿、他姐妹、他情妇、他婶婶,甚至他隔壁的女邻居”,而昂丁只是因为这些“玛丽”们都把厨房里的活拿到院子里做而恼火,他们从来没有察觉吉迪昂每次带来的都是特蕾丝一个人。
如果小说中只有以瓦莱里安或玛格丽特为中心人物的一个世界,吉迪昂和特蕾丝可能会给读者留下这样的印象:加勒比地区的黑人都没有名字,年纪和相貌都很模糊,能力低下,工作的时候连主人的指示都听不明白。但是在以吉迪昂和特蕾丝为中心的世界中,正如瓦莱里安和玛格丽特这样的美国白人没有意识到她的存在一样,特蕾丝“更不承认在她世界里有美国白人存在。为了表现这种心情,她相信只能不理睬他们。莫里森为小说中的每个人物创造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世界,并在同一水平面上将其展现出来,每个世界处于并列的地位,没有中心地位,没有优等或低等,没有主从或附属关系,不管在他人眼中是怎样的,每个人在自己的世界里都是自己的主人,具有充分的自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运用水平式叙事,作者还可以把故事情节分割成无数的片段或碎片,在这种状态下,作者可以在不同的时空中随意切换,可以在现实和回忆、历史和未来、过去和现在之间任意穿梭,使真实世界和人物意识,使现实和回忆、梦境交织在一起。从结构和布局来看,《柏油娃娃》各章虽然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安排的,但小说中叙事的时空完全被打破,线性的时间被不同人物的回忆和对于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切割成许多的小点。第一章从三年前瓦莱里安来到骑士岛建造别墅开始讲起,马上又回到现在,在早餐时间岛上的人物一一出现。第二章则是吉丁、瓦莱里安和玛格丽特的对于来到岛上原因的回忆,叙事时间回到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第三章又回到现在,吃饭的时候瓦莱里安和玛格丽特产生冲突并发现了藏在橱柜了的黑人男青年“儿子”。第四章从玛格丽特的回忆切换到现在的别墅“十字树林”中的人对“儿子”出现的反映,又切换到吉迪昂几十年来的人生故事。第五章叙述“儿子”从船上到“十字树林”的经过,以及儿子对每个人讲述自己的经历。第六章则又切换到现在的时间,叙述圣诞节别墅中的冲突。第七组接着叙述吉丁和“儿子”从骑士岛来到纽约的生活。第八章则用平行时间叙述吉丁和“儿子”走后岛上的情况。第九章则讲述吉丁和“儿子”从纽约到埃罗,又从埃罗返回纽约的过程。最后一章是吉丁和儿子分别返回骑士岛的故事。
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后现代社会,后现代文化致力于消解或解构“中心主义”。在《柏油娃娃》这篇小说中,莫里森让特定群体都有自己的话语权,并进行自我辩护,使读者与不同的群体进行对话交流,并利用不同群体之间互相交错的视线提醒我们,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唯有跳出自我的迷思,用他者的目光重新审视自我,才能在相互交往与对话中获益。
参考文献:
[1]周敏.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文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
[2][美] 托妮·莫里森. 柏油娃娃[M]. 胡允桓,译.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4.
[3]金元浦. 文化多样性·文化对话·文化间性[N]. 文艺报,2013-12-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