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动创造生活:马克思对历史本体的澄明及其意义

来源 :宁夏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433729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本体问题是历史哲学的基本命题.黑格尔和马克思是历史哲学发展史上不可绕过的两位重要人物,他们基于对人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不同的历史本体阐释.黑格尔以"抽象的人"为历史创造的主体,将人类历史视为绝对精神的发展史,通过论述人类历史演进过程的精神发展实质,以及人的思想在历史生成过程中的工具性作用,试图揭示"绝对精神"的自我实现对于历史的本体论意义.马克思批判继承了黑格尔对于历史本体的理解,以"现实的人"为历史创造的主体,通过展现人维系生命存在并实现自身解放的需要和目的,明确了历史形成的逻辑起点和历史发展的总体方向,将历史本体理解为"现实的人"的生存实践.马克思对历史本体的理解表明,历史关乎人对自身生存状态的建构,而劳动作为人对生活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活动,表征了人的本质力量和实践的根本属性并构成人对未来生活的积极筹划与主动追求的根本方式.
其他文献
基于包络分析法测算长三角各城市金融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值,并利用Malmquist指数对其进行分解,运用MST-Prim算法构建长三角金融效率网络,从网络特征和网络稳定性的角度,系统分析金融基础设施在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动态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基础设施的引入深化了长三角金融一体化,这主要体现在金融行业规模报酬变动率上,且该效应会受到城市群规模的影响,但金融基础设施的引入对长三角金融一体化的稳定性作用不足.因此,积极引入金融基础设施,整合长三角地区的金融资源及证券交易资金结算平台,可以进
网络舆情危机严重威胁网络社会安全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因此提高网络舆情治理能力成为政府面临的巨大挑战.作为网络治理的新军,网络社会组织参与舆情治理的价值何在?对此,本文基于演化博弈思维构建了网络社会组织与政府的演化博弈模型,详细分析了双方行为策略的演化稳定均衡过程,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相应的策略选择.结果表明:网络社会组织的行为策略选择和政府治理网络舆情的方式有直接关系.只有政府及时回应诉求,持续投入舆情治理,网络社会组织在保障自身权益的同时才会积极参与网络舆情治理.因此,要采取积极的措施降低网络社会组织参与
鲁迅文学的抒情转化表明了诗化风格的跨文体生成:作为一种在审美取向、个性坚持以及风格沿变上显示历时性、整体性的文学传统,不仅指向文学身份的自我形成,也包含着与现代抒情文学“谱系”以及纯文学话语的深切关联.“抒情传统”寻求“文学鲁迅”问题的本体建构与系统深化,从结构诗学、历史意识到互文观照的方法论转变,深入功能性的语义运思以至语境化的文学生产活动,对于鲁迅文学研究存在的政治化、思想化“趣味”以及印象化批评等局限的改观,具有一定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生态文明思想,这些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价值依归就是“责任”,一份对自然界的责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对人民的责任:为人民提供更多生态产品;对全球的责任: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通过构建协同集聚指数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产业、空间层面的协同性进行综合评价,并以2008—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为样本,利用动态GMM分析产业协同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从规模和效率维度来看,协同集聚经济增长均呈现出“倒U”型演进特征.其中,信息化、城镇化、投资水平以及对外开放度都有显著正向作用,而政府干预则显著抑制经济增长,但市场化与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不显著.从城市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的门槛回归结果来看,当经济规模过小、人口规模过小或过大时,协同集聚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明显.因此
屈原及其作品被援引入20世纪戏剧文学中,诞生二十多部屈原题材剧目,成为20世纪屈原接受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20世纪剧作家对于屈原题材的戏剧重构,采取自喻性、政治化、反思性三种书写方式.自喻性书写,与剧作家主体觉醒后用“现代”眼光观照自身“边缘化”的生存所获得的生命体验有关,屈原形象呈现浓郁的自我抒情色彩;政治化书写,主要应和时代政治所需,凸显屈原的爱国热忱及人民属性;反思性书写,借由屈原展开对传统道德的反思与重建.20世纪屈原题材戏剧为现代知识分子寻求自我认同、参与民族国家创建提供重要的精神资源,并且形塑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酝酿着众多的重大技术创新和社会变革,传统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调整以适应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党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即树立全人教育理念.为推进全人教育理念下的研究生培养,明确研究生“全人”素养的要素构成和内部关系,本研究综合运用SPSS和Ucinet软件,从背景要素和能力指标两个维度进行网络分析,阐明背景要素与能力指标之间的关系,并按各项细分能力指标在网络中的地位和影响,将其归纳为基础性要素、中介性要素和边缘性要素.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背
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共同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系统,自媒体的应用不但保存和延续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的交往关系和互动模式,更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环节的展开产生深刻的影响,表现出主客流变交互主体性、介体引导凝聚支撑性、环体动态建构三维性的特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自媒体应用的成熟与普及既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关键环体因素,又能在创新内容、拓展渠道、深入生活、延展空间等方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促进自媒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突出“主体队伍—工作原则—教育渠道—教育环
党的十九大以来,"幸福"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核心目标.但对于"幸福"的本质是什么却充满争论.当前流行的有关"幸福"的两种主导性解释逻辑由于片面地强调感性或理性的基础作用,因而都存在着难以调和的内在矛盾.为此,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出发,对"幸福"概念进行重新诠释."幸福"总是属人的,所以人的本质是理解"幸福"的关键.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劳动是理解人本质的基础,进而也是理解"幸福"的基础.劳动、人的本质、幸福三者之间具有根本一致性,"幸福"在本质上是人的自由劳动.在此意义上,"幸福"概念在马克思主义视
新中国建立早期是中国共产党拒腐防变制度化的探索深化期.针对全国执政后腐化现象大幅增加的现实,中国共产党将整风整党运动与执行纪律、整顿干部、清理组织、反对腐败结合,深化了延安整风运动模式;相继建立纪委、监委等反腐败专门机构,其组织机构、职责范围、领导体制、工作规则与程序等为1978年后纪委恢复重建提供了基本框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信访制度等为群众监督及参与反腐败提供了制度化途径.但对党内贪污腐化特别是科层化管理体制滋生的官僚主义等隐性腐败,中央领导层在反腐败是以自上而下的制度化方式为主还是以自下而上的群众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