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2月9日,中国第一只期权产品正式推出.期权作为重要的金融衍生品,高杠杆和低成本的优势使其成为一种高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可以帮助投资者对现货市场头寸实现套期保值和风险对冲.同时期权的复杂程度更高,对投资者的准入门槛也更高,因此能否在中国尚不成熟的金融市场中有效发挥期权的功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选取2015年2月9日至2018年5月31日上证50ETF期权及其标的基金的日内5分钟交易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将当日所有期权合约的交易额之和与其标的基金交易额之比作为当日期权交易相对活跃程度的代理变量,从期权交易对现货市场异常收益率和波动性的影响两个角度入手,通过递归回归方法,以动态视角研究中国50ETF期权上市以来的功能发挥和功能演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活跃度方面,上证50ETF期权在上市初期活跃度较低,而后逐渐上升,到2016年交易活跃程度开始稳定并持续至样本期结束;在期权功能发挥方面,从整体看,活跃的50ETF期权交易可以降低其标的基金收益的波动性,具有稳定市场的功能;但在2015年股灾期间,上证50ETF期权功能发生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其标的现货基金收益的波动性,成为股灾的“助推器”,这一现象主要是由极端市场环境中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发生变化所导致.研究结果为期权在中国金融市场中的功能发挥及演化情况提供了动态视角的证据,并建议监管机构加强对机构投资者的监管,加大对衍生品市场的支持力度,加强投资者的金融素养教育,只有这样,中国金融市场才能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