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瓣兜兰花2个不同时期转录组分析

来源 :种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vin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更好地认识长瓣兜兰,并开发其园艺价值,以长瓣兜兰花器官为材料,利用RNA-seq技术对长瓣兜兰花蕾和花朵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共获得95659条unigene.将unigene比对到NR、KOG、Swissprot、KEGG等数据库进行注释,共发现有61629条unigene得到注释,占全部unigene的64.43%.长瓣兜兰转录组unigene在CDD、KOG、NR、NT、PFAM、Swissprot、TrEMBL、GO、KEGG等数据库中被注释的基因数目分别为33589、28405、45568、56635、23870、52141、44973、54934、4893.注释结果显示,长瓣兜兰与油棕同源的序列最多.GO注释中可将其分成3大类71个小组,KOG数据库注释可将其分成25个功能类别;根据KEGG注释和通路富集结果,共有4893条unigene参与了23类327个代谢途径.经MISA软件对unigene进行SSR检测,发现在95659条unigene中有7613条有SSR,共搜索到8160个SSR位点,其长度范围分布在10~230 bp之间,平均长度为66.95 bp.SSR丰富度最高的是二核苷酸,占比为33.72%,其次为一核苷酸和三核苷酸,分别占比32.12%和26.11%.本研究通过对长瓣兜兰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得了大量基因序列,了解了长瓣兜兰花器官基因的大致表达情况,为长瓣兜兰花器官发育相关基因的发掘与利用、SSR分子标记的开发以及其基因组的测序与组装提供了参考,也为后续在分子生物学层面对长瓣兜兰开展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为探究种子老化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不同活力玉米杂交种为实验材料,采用高温高湿的方法对玉米种子进行人工老化处理,利用室内培养箱及温室环境条件,研究玉米种子活力在不
种子休眠是植物适应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调控。随着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揭示了种子休眠的分子层面,这对于解除种子的休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种子休眠诱导和解除过程中涉及的各种调控因子、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种子休眠的保护机制,为研究种子休眠和萌发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