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八十年代发展经济面临的挑战

来源 :世界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发展中国家按其国民平均收入,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低收入国家。它们的人口超过22亿。按世界银行《1981年世界发展报告》统计,它们每人平均国民生产总值1980年为250美无,其中进口石油的低收入国家只有220美元,1970—80年每年经济增长率平均只有1.6%,其中除个别石油输出国如印尼、莱索托等稍高外,一般都很低。在这一类国家中列为
其他文献
<正> 二次大战结束以来,由于世界政治的相对稳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经济日益走向繁荣,农业生产也有迅速的发展。世界谷物生产从四十年代末的6.9亿吨增加到1982年的17亿吨,30多年增长了146%。但世界粮食的生产极不平衡,分配极不合理,随着粮食生产的丰歉,粮价波动剧烈,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极大。如1972—74年,苏联、印度、美国等主要粮食生产国先后减产,苏联又改变了消费上的“克制”政策,大量向国际
<正> 国际债务危机,是当前世界经济生活中最紧迫的问题之一。国际债务危机的发展,深刻地反映了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是造成第三世界国家种种困难的主要根源。为了克服国际债务危机,第三世界正在进行艰苦的努力。这些努力构成了当前发展中国家为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进行的斗争的突出部分。因此,值得我们予以高度的重视。
【正】 八十多岁高龄的阿根廷著名经济学家劳尔&#183;普雷维什是拉丁美洲当代经济界卓有声望的学者,是第三世界发展经济学的重要推动者,是拉美发展主义经济思潮的创始人和理
<正> 战后繁荣的终结复活了一种理论,即康德拉季耶夫长周期理论,亦称长波论。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一些著名学者相继发现了一种长期现象,即在周期波动的资主义发展进程中,经过二、三十年的相对繁荣时期便出现二、三十年的长期萧条。前者以繁荣年为主,投资、就业和价格等一般都呈现出上升趋势,后者到萧条或危机年为主,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失业增加,投资不振。这样的长期交替大体五十年重复一次,这就是所谓长波或康德拉季耶
<正> (一) 当前,世界正处于国际经济关系发生重大变革的转折关头。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改变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进行着持续而艰巨的斗争。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建立一个公正的、合理的、平等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是不可
<正>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邀请,以匈牙利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顾问涅尔什·雷热为团长的匈牙利经济学家代表团一行10人,于1983年10月24日至11月20日在我国进行了学术访问。 涅尔什·雷热同志于10月28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务院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联合召开的报告会上,介绍了匈牙利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
<正> 在已往30年左右的时期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现代化经济部门进展较快的那些国家的经验教训表明: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是发展中国家加速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一;同时,决不可忽视对本国科技力量的开发。只有把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和技术,同发扬本民族的创造性精神和开发利用当地科技力量密切结合起来,才能使国家经济的发展获得持久的动力,从而不断提高经济独立自主的程度。
<正> 过去两年美国经济陷入了战后最严重的衰退,今年以来虽开始回升,但企业界面临的形势还是严峻的。无论是在实业界和政治界,还是学术界和教育界,都有许多人在研究、探讨,这八十年代将具有哪些不同于以往的特点,将给美国经济带来些什么,该怎样去应付。 乐观的人是有的。他们认为这十年里,人类必将在生物f、医学、空间开发、能源、农业
<正> 美国的工业生产指数(1967年为100)自1981年的8月份起有了新的下降。即自7月份的153.4下降为8月份的153.3,9月份的151.8,10月份的149.5。与此同时,失业率也有了新的上升。美国的工人全失业率已从1981年9月份的7.5%上升到10月份的8%,11月份的8.4%;全失业工人数已超过900万。据估计,到1981年年底,失业率可能高达9%,全失业人数将超过1,000万人。在战后的美国,还是首次出现这样庞大的失业队伍。工业生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