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雷暴天气是甘肃武威市多发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利用1961~2010年武威市5个气象站雷暴资料,以及2001~2010年4~10月逐日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武威市雷暴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
【机 构】
:
甘肃省民勤县气象局,甘肃省武威市气象局,甘肃省古浪县气象局
【基金项目】
:
科技部行业(气象)专项“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技术”(GYHY201106029)和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石羊河流域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防御对策研究”(IAM201205)共同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暴天气是甘肃武威市多发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利用1961~2010年武威市5个气象站雷暴资料,以及2001~2010年4~10月逐日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武威市雷暴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并依据气流的南北配置方法对雷暴天气进行了环流分型。结果表明:受海拔高度和地形地势的影响,武威市雷暴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南部天祝山区雷暴日数远大于其他各地,占雷暴总日数的40.6%。年际、年代际雷暴日数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天祝的减少趋势尤为显著,其递减率为-5.819 d/10 a,年雷暴日数的时间序列存在着7~8 a的准周期变化。一年内,6~8月是雷暴的高发期,雷暴日数占全年总日数的70.8%~78.6%。雷暴的日变化特征明显,12~22时为其多发时段,集中发生时段为13~17时,雷暴的平均持续时间为10~40 min。武威市雷暴天气环流形势可分为西北气流型、西南气流型和西风气流型3类。其中,西北气流型,高空冷平流深厚且移速缓慢,最有利于强对流天气发生,雷暴发生比例最高;西南气流型,系统过境后无残余的冷空气滞留,不利于强对流天气发生,雷暴发生比例最低;西风气流型,高空低涡位置较偏北,冷空气较强,较利于强对流天气发生,雷暴发生比例相对较高。
其他文献
利用石家庄地区5个观测站1961~2010年逐日地面温度观测数据,分析讨论了该地区地面温度平均值、最高值、最低值和日较差的变化特征以及地面温度的气候突变和变化周期。结果表明
随着近年来加油站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及技术改造工程的不断开展,加油站建设的安全事故呈增长势头,同类事故重复发生,施工承包商事故高居不下,“三违”事故频发,不仅造成了人员伤
多头搅拌桩防渗墙施工技术,工期相对较短,而且施工过程中不产生噪音、振动和污染,加之其成本较低,在国内江河堤防垂直防渗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得以广泛的应用。文章先对多
随着社会综合经济的快速发展,尽可能为电力用户提供优质的电力服务、尽可能有效缩减用户停电时间成为了电力企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但在实际生活中难免因为外在和内在的原因导致
文章介绍了采用气浮/芬顿/UASB/接触氧化/氧化工艺处理胶印油墨废水的工程设计与运行情况,设计处理能力200m^3/d,设计出水指标执行《油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3-201
通过动力学推导探讨了重力波引发的局地暴雨天气过程的发生发展机制,提出预报重力波传播的可行方法,并通过个例分析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重力波的传播路径应与位温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