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中胆管引流方式的探讨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120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院自1980年以来共施行原位肝移植25例,现对1999年12月至2002年12月的21例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胆管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及用硬膜外导管作胆管引流的改进。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同种原位肝移植术(OLT)后复发性丙型肝炎的病理学改变,并探讨不同基因型丙型肝炎病毒(HCV)所致肝炎的各自特点.方法收集50例肝移植后HCV RNA病毒基因型检测资料及移植肝组织病理资料,评价HCV病毒基因型与肝炎活动度、肝纤维化分期、肝脂肪变程度的关系,分析复发性丙型肝炎的病理演变过程及特点.结果 50例患者可检测到HCV 1a、1b、2、3a和4基因型,各基因型所致的丙型肝炎在肝炎
目的 分析同种原位肝移植术后发生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次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肝功能采用Child-Pugh分级,病情评估采用UNOS分级.对肝移植术后发生脑病的相关因素采用χ2检验、方差分析或t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模型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128例次肝移植术后共发生脑病21例(16.41%),其中Child-Pugh C级患者19例,B级2例
由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和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联合主办、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承办的华东医药第七届全国器官移植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器官移植医师培训班于2005年11月4-8日在天府之国成都召开,有来自全国的300余名器官移植方面的专家、教授及中青年器官移植医师参加了研讨会。中国工程院院士黎介寿教授、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陈实教授、中国透析移植研究会主任委员唐孝达教授以及李
期刊
目的 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同种异基因大鼠心脏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基因表达谱.方法建立同种异基因大鼠颈部心脏移植模型,并设同种同基因大鼠颈部心脏移植作为对照.术后5 d,两组移植心脏中抽提总RNA,纯化后的mRNA进行逆转录制备杂交探针,应用含有4096个靶基因的表达谱芯片对两组移植心脏组织进行差异表达谱分析.结果两组之间杂交信号有明显差异,同种异基因心脏移植术后差异表达基因共有210条(下调96条
期刊
三氧化二砷(AS2O3)是中药复方青黛、砒霜等的主要有效成分,我国学者[1,2]将它用于白血病的治疗,已取得令人嘱目的成就,开创了恶性肿瘤治疗的新纪元,而且在肝细胞癌的治疗上也初显端倪[3,4],并具有一定的抗肝癌转移作用[5].为此我们建立以二乙基亚硝胺(DENA)诱导的大鼠肝硬化肝癌模型和肝移植治疗肝癌的模型,以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大鼠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影响。
期刊
2000年4月9日,我院为1例扩张型心肌病、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了心肺联合移植手术(CHLT),术后第14 d死亡.尸检发现心脏、肺脏、肝脏、胆囊、胃等器官有大量的曲菌菌团及菌丝.报告如下。
期刊
补体介导的超急性排斥反应(HAR)是异种移植成功应用的主要障碍.CD59是一种补体活化调控蛋白,具有良好的抗超急性排斥反应作用.通过对猪胚胎成纤维细胞进行基因修饰,体细胞克隆,有希望克服上述问题.
期刊
1992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肝移植中心首先尝试了原位劈离式肝移植(SLT),这种最初为获得活体供者移植器官设计的方法被应用于有心跳的脑死亡供者.随着近10年的发展,SLT除了为儿童供肝外,现已成功地应用于成人受者,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术后受者与移植器官存活率甚至超过了全肝移植术.SLT为缓解供肝短缺的矛盾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