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积水对新鲜胚胎移植和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来源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sonloup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输卵管积水对体外受精新鲜胚胎移植和冻融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因输卵管因素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的496例不育患者的资料,按IVF-ET前患者输卵管积水的发生和移植情况分为:A组无积水组并新鲜胚胎移植181例;B组新鲜胚胎移植当天行输卵管积水抽吸术51例;C组因输卵管积水行胚胎冷冻,积水治疗后首次复苏移植,根据复苏距离取卵时间分为C1(≤1年)136例,C2(>1年)84例;D组为暂行胚胎冷冻,复苏移植当日行积水抽吸术44例.比较各组妊娠结局.结果 A组的临床妊娠率(69.1%)明显高于B组(54.9%)和C、D组(55.0%和54.5%)(P<0.05),A组的种植率(41.9%)也高于其他组(B组34.5%,C组33.0%,D组32.9%)(P<0.05),获卵数A组(9.4±6.1)低于其他各组(P<0.05),多胎妊娠率A组(15.2%)高于B组(3.9%),受精率、移植胚胎数和异位妊娠率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1组的临床妊娠率(53.7%)和胚胎着床率(31.2%)低于C2组(57.1%和35.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2组的多胎妊娠率高于C1组(P<0.05),余控制性超排方案基础数据在各亚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卵管积水影响IVF-ET的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积水抽吸对新鲜胚胎和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并无明显差异.因积水行胚胎冷冻者,积水治疗后1年内行冻融胚胎移植者着床率略低于治疗后≥1年移植者,此差别虽无临床统计学意义,可指导临床进行积水抽吸处理进行改善或暂行胚胎冷冻.
其他文献
泪沟是中面部衰老过程中出现较早的症状.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发现泪沟与下眶区的老化同时存在,其形成的机制包含多种解剖学因素,例如皮肤肌肉、韧带结构、相关脂肪结构以及骨性的老化等.我们应从解剖角度出发,同时根据泪沟及下眶区老化的具体临床分型总结更为完善的评分标准,这将对综合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现对泪沟及下眶区的解剖与临床分型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定义为妊娠20周以前出现3次及3次以上自然流产,其病因复杂,机制不清.其中免疫因素被认为与RS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免疫细胞在免疫因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巨噬细胞是妊娠期母胎界面的第二大免疫细胞群,参与维持正常妊娠.巨噬细胞可分为M1和M2功能表型,分别发挥着促炎和抗炎的作用.当某些因素导致M1型巨噬细胞比例上升或M2型巨噬细胞比例下降,则可导致RSA.本文综述了目前与M1/M2巨噬细胞平衡相关的RSA的免
本共识聚焦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病因检查,由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生殖免疫专业委员会发起,组织妇产科、生殖医学科、男科、风湿免疫科等多学科专家成立专家共识编写组,经反复讨论修改撰写而成.内容涉及RSA病因检查各方面,包括从RSA病因的精准筛查时机及项目、解剖结构筛查、遗传学筛查、内分泌因素筛查、免疫因素筛查、易栓症筛查、感染筛查及其他不良因素与男性因素筛查等8个内容16条建议,为RSA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不孕症是世界前三大疾病之一,全球的发病率约为8%~12%.自1978年世界首例试管婴儿在英国诞生以来,生殖医学取得了重大突破,给无数不孕不育家庭带来了希望.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是生殖医学中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技术.全球每年进行约160万次ART周期,中国每年进行约90万次ART治疗[1].随着ART应用的日益增多,ART妊娠人数急剧增加,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