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Ⅰ型副粘病毒广西分离株F基因序列及毒力的研究

来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kstar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源于鸡、鹅、鸽的9株APMV-1广西分离株及我国常用的中发型疫苗毒株Ⅰ系(Mukteswar株)的F基因N-端前段进行了RT-PCR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用基因分析软件DNAStar进行分析并与已发表的其它参考毒株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广西分离株在裂解位点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均符合强毒株的特征;根据F基因绘制的系谱树来看,广西鸡和鹅分离株都归属于基因型Ⅶ,证实近年来广西流行的基因型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相同;并发现中发型疫苗毒株Ⅰ系(Mukteswar株)也属于基因型Ⅶ.研究还对分离株进行了常规的毒力和致
其他文献
本试验采用IHA试验方法,对经猪瘟灭活疫苗免疫的猪抗体产生的水平进行了监测,并对仔猪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仔猪母源抗体水平与母猪抗体水平呈正相关,其首
为了验证表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PRRSV)GP5蛋白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 (rPRV_GP5 )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将 10只 5~ 6月龄健康绵羊分成三组 ,安检组 (3只 )肌注 10 8 0 PFU/只、效检组 (4只 )肌注 10 6 0 PFU/只 ,3只作为不接种对照组。接种后 14d ,效检组与对照组每只臀部肌注伪狂犬病病毒“双城系”猪源强毒S株 10 3 LD50 ,结果效
参照Genbank已发表的猪圆环病毒2型的基因序列,取其比较保守的基因片段ORF2,利用引物设计软件Oli-go5.0设计两对PCV2型特异的引物,其中第一对引物扩增跨度为ORF2全基因片段,
对临床分离和实验室药物压力下筛选的鸡毒支原体耐药株与敏感株进行超微结构的观察和比较.结果显示鸡毒支原体敏感株呈多形性,柔软且有较大的变形性,可清晰观察到细胞膜分为
以牛型分枝杆菌Vallee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PCR方法扩增热休克蛋白65(Hsp65)基因,PCR产物经纯化与EcoRⅠ/SaⅠ双酶切后与经同样处理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进行连接,转
使用总RNA提取试剂盒,从1月龄粤黄鸡骨髓细胞中分离提取总RNA,经过反转录PCR(RT-PCR)扩增出鸡β-防御素(Gal-2)cDNA片段.PCR产物经凝胶回收纯化,加A尾后与载体pGEM-T Easy相
作为我国兽医临床耐药性监测计划的一个起步,对目前畜禽耐药菌株流行情况调查分析。2001年在华东地区选择了5个鸡场和1个孵化厂,进行3次追踪采样和抗菌药使用情况调查,共得到样
本研究对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诊断方法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病毒的分离与鉴定、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
将口蹄疫病毒免疫串联片段FA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BAD/TOPO中,经鉴定后得到重组质粒pBAD-FA,将此重组质粒转化到受体菌TOP10中,用诱导剂阿拉伯醛糖分别以不同的浓度进行诱导,
为探讨合成磺胺二甲氧嘧啶(SDM)免疫抗原的有效途径,采用重氮偶合法和戊二醛法分别合成SDM免疫抗原,并对其结构特征、光谱特征和SDM结合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合成SDM-BSA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