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包裹纳米金粒子作为新型CT造影剂的初步探索

来源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ximu19840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聚乙二醇包裹纳米金粒子(PEGlatedAuNPs)作为新型CT造影剂的可行性.方法 将7个不同浓度的PEGlatedAuNPs与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碘普罗胺(Iopromide)进行体外CT扫描,比较衰减系数和成像能力;通过皮下注入和静脉注射方式进行动物体内CT的扫描,评估体内各脏器的强化特点.结果 相同浓度的PEGlatedAuNPs较Iopromide衰减系数高,且随着浓度的增加两者CT值差异越来越大;在皮下形态稳定,能长时间停留而不易被吸收;在SD大鼠体内相容性较好;在体内循环时间长,主要经肝脏代谢.结论 PEGlatedAuNPs是一种理想的CT分子显像造影剂.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疑似慢性下呼吸道感染(LRTI)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鼻咽拭子(NPS)样本的病原菌的特征.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206例疑似慢性细菌性LRTI患者,采集检测BALF和NPS,记录相关的临床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别在疑似慢性LRTI患者的28.9%、49.2%和48.0%的BALF培养基和50.4%、46.7%和57.6%的NPS培养基中检测到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BALF和NPS样本中含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
目的:探讨血清甘油三酯-血糖(TG-G)指数、糖化血清蛋白(GSP)和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海南省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共146例,根据术中目视直径法判断冠脉无狭窄(狭窄直径<50%)患者31例,轻度狭窄(50%~75%,不包括75%)患者38例,中度狭窄(75%~90%)患者42例,重度狭窄(>90%)患者35例.比较4组患者血清TG-G指数、GSP和RBP4水平,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血清TG-G指
目的:探讨ICU脓毒血症患者的免疫特征以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6月入住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ICU的68例脓毒血症患者,以患者死亡或者患者病情减轻转入普通病房作为观察终点.在患者入ICU时取外周血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占比、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并行APACHE Ⅱ评分.分析不同预后患者的免疫特征及与病情的相关性.结果:68例患者中,15例患者死亡,53例患者存活,死亡与存活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死亡组患者CD3+、CD4+、NK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