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ihee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数量多,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这种不适应与高校现行的教学管理体系密切相关,特别是实践教学体系。以重庆工商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介绍本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现有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索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5-0216-03
  实践教学是学生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1],对于大学生成长至为关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学校教育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实践教学将作为教学工作评估的关键性指标”,“区别不同学科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重庆工商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旨在培养从事涉外经贸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重庆工商大学要想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培养社会所需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必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根据《教育大辞典》的解释,“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工程测绘、社会调查等。旨在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养成理论联系的作风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重庆工商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一是专业课程模拟实验。学校对本专业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开设有相应的实验课,如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等专业课程。以国际贸易实务为例,学生在第四学期48课时的理论学习之后,第五学期再安排48学时的国际贸易模拟实验,通过使用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及外贸模拟练习系统,在实验室仿真国际贸易交易环境,让学生扮演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不同当事人,了解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运作方式。
  二是社会实践及经济管理综合实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每学年都安排有夏季短学期(学期的最后4周时间),大一、大二的短学期主要是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要求学生写出社会实践心得体会或是实习实践报告。大三的短学期安排了经济管理综合实训,综合实训涉及到经济学实验、会计模拟实验、统计实验、计量经济学实验、银行实务实验等。
  三是毕业实习。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总共有8周时间(第七学期后四周及第八学期前四周),总学分为8学分,时间安排在大学四年所有课程结束之后,实践方式为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毕业实习结束后学生需要向学院提交实习单位的考核鉴定意见及自己撰写的实习报告。
  四是学年论文及毕业论文的写作。学年论文及毕业论文写作是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主体,总学分为11学分(学年论文3学分,毕业论文8学分)。学年论文在第七学期完成,时间为3周;毕业论文完成时间为第七学期末至第八学期初,共8周时间。
  二、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践教学内容相对零散,不成体系
  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之上,没有形成其相对独立的体系。虽然专业培养方案对各项实践教学内容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但课程实验、实训、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在内容结构上整合不够,较为分散,实践教学体系自身缺乏连贯性。由于缺乏对国际贸易专业能力的细化分析和对各专业技能间关系的研究,对应该设置哪些实践环节,各环节的先后顺序应如何安排,具体目标如何确定,没有进行科学的论证,有一定的随意性。专业实践活动大多是在校内进行,实践教学环节与企业生产活动脱节较大,学生的专业实践以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等实务类课程计算机仿真实验为主,缺乏外贸场景实训。实践教学主要是各任课教师进行一些单项的训练,这些单项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生的某些单个技能得到了训练加强,但缺乏各个技能的贯通联系,不利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融合。目前我校国际贸易专业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还是以课堂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生产实习、实践调查时间较少,教学评价也主要看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操作技能都较弱,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二)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缺乏
  教师是决定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重庆工商大学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的专职教师有10人,其中教授两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人都是从校门到校门成长起来的,专业理论基础好、理论教学经验丰富。但没有参与过外贸领域的实际经营管理工作,缺乏实践经验。如教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师没有从事对外贸易业务的经历,教外贸单证实务的教师没有在相关业务部门的制单经验,教商务谈判的教师没参与过国际商务谈判,教师对学生的教授更多地停留在书本层面。教师实践经验的缺乏,使得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无源之水。
  (三)长期稳定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不足
  校外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但是目前与重庆工商大学有长期稳定合作的国际贸易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寥寥无几。学生专业实习多是自己去联系单位,实践教学基地分散、临时性较强,绝大部分同学无法联系到专业对口的单位进行校外实习。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学校实习经费投入不足,實习基地建设困难重重;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更多地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效益,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有的实习单位即便是接受学生实习,但由于担心涉及到企业的商业机密,因此学生实习也只是走马观花,不能真正触及操作流程,无法真正体验企业运营管理的具体情况,严重影响了实习的质量和效果。   (四)校外实践实习环节流于形式,监管机制不完善
  虽然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方案安排有8周的毕业实习,即第七学期后四周及第八学期前四周,但在此期间学生忙着毕业论文写作、就业应聘等诸多事情,对于实习的重视程度不够、积极性不高,真正联系有关单位踏踏实实实习的同学屈指可数,学生的校外专业实践流于形式。而学校对学生实习环节也缺乏监督管理,对于学生实习的考核,仅凭学生提交的有单位评语及盖章的一纸实习鉴定书来确定实习成效,根本无法确保学生的实习质量,不利于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良好工作作风的形成。
  三、对策建议
  (一)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建立分层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要以培养职业能力或岗位能力为目标。教师应精心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将包含专业认知、实验、实习、拓展创新训练、毕业设计在内的各环节进行整体、系统的设计,构建国际贸易实践教学“多环节、大周期”的过程模式。以基础能力、应用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在大一时开设以感性认知为主的实践教学环节——专业认知实习,通过聘请从事实际工作的专业人士开设讲座以及参观涉外经济单位,使学生初步了解国际贸易专业的实际业务内容;在大二、大三阶段,随着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实务、货运保险、报关报检等专业课的开设,根据课程内容安排课内上机、实验学时及场景实训,使学生及时将课内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大三后期及大四阶段,通过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开展提高全面能力的综合演练。利用校内和校外的实习环境,循序渐进地开展国际贸易实践教学,贯穿大学四年,全面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
  (二)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应具有“双师”能力和“融合”素质,成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行业经济之间紧密联系的主力纽带 [2]。学校应尽可能多地为教师搭建实践锻炼的平台和创造提高实践能力的条件,可以通过与银行、税务部门、商检部门、海关等机关单位和货代公司、进出口贸易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和实习场所,有计划地安排国贸专业教师到相关实际业务部门进行调研、实习或挂职锻炼,积累实际运作经验,增强实践教学能力。二是在引进国际贸易专业师资时,考虑从外贸企事业单位引进具备专业职务资格、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人才,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三是完善教师考核激励机制。考核时应加大教师实践技能部分的比重。根据专业实践特点,制定专业测评方案,对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进行测评,以此作为判断其实践教学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并且与收入挂钩。将实践教学能力和实践锻炼经历与教学效果评估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尽可能地设置量化考核指标,以此引导和激励教师加强实践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一方面,要完善校内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注重实验室模拟软件质量,紧跟国际贸易形势发展,不断更新升级当前使用的专业教学软件,使学生了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动态,掌握与实际相符的操作技能;加强仿真场景型实验室建设,让学生通过商品的推广或客户的开发,真实体验外贸交易过程;在校园内建立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可以考虑由学校创办外贸公司,这样不仅可以给国际贸易专业教师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同时也能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创业实战演习场所和创业平台。另一方面,要着力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校应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经费投入,积极利用社会资源,与有条件的外贸公司、企事业单位(如重庆保税区的外向型企业)签订实践实习基地合作协议,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积极为学生搭建见习、实习等实践平台。校企合作需本着互利合作的原则,学校在接受企业提供的良好实践条件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等方面的服务。
  (四)完善监管体系和测评机制,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3]。因此,应根据实践教学新体系的需要,规范实践教学管理,重新制订或修订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质量考核体系、实践基地的管理模式等全方面的教学管理文件;建立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环节信息收集、管理和反馈机制,注重对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控制;在实践教学评价中,学院应建立一套符合实践教学特点的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将社会对于国际贸易人才的实际需要引进测评体系,从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多角度全面考查和评价学生实践能力,对学生参加的学术报告、学科竞赛、科研活动以及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等以授予学分的方式进行激励,改变长期以来采用学习成绩为唯一标准的考核评测制度,激发学生对于实践课程的积极性。在规章制度的执行上,建立督导随机检查制度,对实践教学进行随时抽查监控,严查走形式、教学组织不严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周星岚.构架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5):142-144.
  [2] 沈奇,张燕,等.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10):36-38.
  [3] 刘元林,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19-22.
  Discuss on the Reform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Taking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for Example
  HU Wei-hui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school of economics,Chongqing 400067,China)
  Abstract:The number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trade majors is very large.It is widespread that the practical ability and problem solving skills of the graduates are insufficient and can’t meet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This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current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especially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is paper taking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 major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Commerci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introduc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practice,analyzed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in practice teaching and explored the concrete ways to improve the practic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international trade;practice teaching;reformation
  [責任编辑 王玉妹]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各城市在争夺资源方面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城市营销作为一种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逐渐被城市管理者所重视并付诸实践。河北省的城市营销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一个系统的城市营销策划方案、城市定位不清晰、品牌化运作效果不明显,尚未建立一个严密的、系统的城市推广战略体系,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城市营销组织机构等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提升河北省的城市竞争力,就必须以顾客
期刊
摘 要:审计项目是由审计人员对某一具体审计对象实施的具有明确审计目的一项工作,是实现企业内部审计价值的载体。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结合内部审计职能目标、企业战略管理需要,以风险导向为主导,确定审计项目,并在审计实践中落实执行。基于此,以中广核集团内部审计为例,论述企业重点业务审计项目循环清单的编制方法、项目内容、循环周期以及循环清单的应用。  关键词:审计项目;循环清单;企业;应用  中图分类号:F2
期刊
摘 要:随着煤炭工业的逐步没落,山西省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转折点。山西省煤炭资源的丰富为山西前几年创造了极大的财富,是山西省不断进步的源泉之一。但是长期严重依赖煤炭这一资源,给山西的生态环境带来的巨大的破坏。面对经济和环境两座大山的阻挠,山西省的产业转型计划亟待实施,生态环境问题亟待解决。着重分析煤炭现状问题,基于煤炭资源转型,阐述出人们对当前山西省经济发展的认识误区,从静动态转变角度分析出新的生
期刊
摘 要: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方向,是高职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推进校企合作,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在学校的理论学习与在企业的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教育模式。以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工学结合实践中存在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障碍分析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
期刊
摘 要:旅游管理专业第二课堂建设对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分析其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对国内高等教育第二课堂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概述,以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和师生双向交往系统四个方面,对旅游管理专业第二课堂建设内容进行探讨。  关键词:旅游管理;第二课堂;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5-0
期刊
摘 要:高职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教育,依我国情况来看,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专科教育。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高职《门店规划与运营》课程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核心课,主要适用于连锁店的选址、销售、理货、收银、防损、客服及店长等工作岗位的职业需求而设置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从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设计、考核评价措施几个方面研究。  关键词:高职教育;门店规划;门
期刊
摘 要: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微博逐渐成为青年学生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它以独特的优势成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载体。在工作中,结合微博的各项功能,了解微博区别于传统媒体的特性,并运用这个载体创新工作方式,为共青团工作服务,是共青团工作者的一个必修科目。  关键词:微博;载体;高校;团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5-0199-02  随着网络媒
期刊
摘 要:壮族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体育活动,在中职学前教育儿健康活动设计课程教学中融入壮族体育,既丰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又能够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模式,还有效地传承和发扬壮族体育文化。基于此,探讨壮族传统民间体育活动“抛绣球”,应用于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健康活动设计”教学的具体操作过程中。  关键词:壮族民间体育活动;中职学前教育;幼儿健康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658.1 文献
期刊
摘 要:《旅游法》出台后,旅游业得到了极大的规范,对导游从业人员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以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为例,分析导游资格证考试的现状以及通过率不高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导游资格证;通过率;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5-0205-02  随着《旅游法》的出台,旅游业也得到了极大的规范,对导游从业人员有
期刊
摘 要:当前,作为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参与科研活动、提升综合素质的专业性社团,在加强高校学风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但是,作为高校学习主体的大学生在学风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借助学生社团组织这一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构建专业性社团,发挥其育人功能,寓教于乐,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学风建设,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专业性社团;高校;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