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与邮轮专业人才培养融合研究

来源 :启迪·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wn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X证书制度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职业教育的多样化创新需求,同时,为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与优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高等职业院校基于1+X证书制度,在重新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应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极大地满足市场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此外,还需对专业课程的设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及职业生涯规划等进行全方位的考量。结合1+X证书制度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两者之间是否具备高度的融合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是否确保1+X证书制度符合高等院校的改革诉求?高职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应对1+X证书制度与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
  一、 什么是“1+X证书”?
  “1”为学历证书,“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历证书全面反映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毕业生、社会成员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
  “1”是基础,“X”是“1”的补充、强化和拓展,书证相互衔接融通正是“1+X证书制度”的精髓所在。
  2019年4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简称《试点方案》),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二、邮轮运营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初级口试英文口试分值占比20%,中文口试分值占比80%。中级口试英文口试分值占比40%,中文口试分值占比60%。高级口试英文口试分值占比60%,中文口试分值占比40%。主要考查内容有:职业心理、国际邮轮市场航线分布、邮轮市场营收特点、邮轮个性化服务设计、邮轮信息化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和纠纷处理等。
  具体考查:邮轮客舱服务、邮轮餐饮服务、邮轮商品销售、邮轮游览服务、邮轮活动营销等。
  三、1+X证书制度与邮轮专业人才培养融合的意义
  职业院校启动1+X证书制度进行试点运行工作,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并获得更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将其作为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学习成果认定标准。由于证书反映的是岗位对从业人员能力需求,全面涵盖专业知识、实践操作和职业素养,帮助相关的岗位筛选到适合人才。
  而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四驱”培养模式改革,从教、学、研、评四方面围绕1+X证书, 优化课程设置,实现“课证融通”, 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内容纳入教学机制中,将标准内容转化为专业课程体系或若干教学模块,纳入部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与此同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通师资建设内外壁垒,通过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方式,打造一支适应1+X证书制度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为全面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改革教学评价体制,完善学分制,将职业技能等级考核与相关专业课程考试统筹安排,同步考试(评价),同時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学历证书相应学分,打通“1”和“X”有机融合的大动脉。
  四、1+X证书制度与邮轮专业人才培养融合可行性
  (一)共同的培养目标
  高职国际邮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国际豪华邮轮、高星级酒店、邮轮接待港、滨海度假酒店的海洋乘务人力资源管理、前台管理、俱乐部管理及餐饮、客舱(客房)、酒吧、前台、等一线岗位的服务工作,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和创业精神,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除了按照专业教学标准进行人才培养外,还要适时地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将技能等级引入人才培养中,让学生获取多个技能等级证书,实现“好就业到就好业"的转变,因此国际邮轮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1+X证书制度具有相同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共同的企业需求
  邮轮行业发展迅速,国内客船人才需求也不断攀升,并对乘务人员的能力需求也有着新的变化,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仅需要有一定的学历,还需要有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传统的职业教育还往往只注重学历教育,所培养的技能人才与行业、企业需要还有一定差距。而1+X证书制度就是将企业实际需求与在校学历教育有机融合,通过引入×将企业需求引入到职业教育之中,改变传统意义的职业教育对人才供给的影响,培养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进一步体现产教融合。国际邮轮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融合,能够为高职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保障。
  (三)共同的职业需求
  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职业教育不仅只是完成教育的功能,还要实现职业教育的功能,体现类型教育的特点,德技并修、服务就业,满足新行业、新工种的需求。职业能力的培养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就业,解决企业需求,解决劳动者就业需求。1+x证书制度的实施就是实现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由此看来,高职院校进行的职业教育是职业生成教育,与职业培训都具有相同的职业需求,也就是说"1"和"X"都具有共同的职业需求。
  (四)共同的职业教育理念
  传统意义的人才培养方案是用来指导完成在校学生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而1+x证书制度中的""体现职业技能等级培训,是培训评价组织作为主体来完成的,二者具有共同的职业教育培训理念。培训评价组织需要对x证书的质量负责,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标准、培训资源、考核规则和证书颁发都是由培训评价组织负责的。作为职业教育主阵地的高职院校要与培训评价组织紧密沟通,按照技能等级考核标准,不断改进办学条件,加大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力度,尽力满足行业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1+X证书制度与邮轮专业人才培养融合研究
  (一)专业教学标准对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课证融通。   对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重构课程新内容,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进行系统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全面把握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职业技能等级的具体要求以及开展技能培训所需的设施和设备条件。对职业面向、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技能要求、课程体系重构、核心课程开发、毕业要求等专业人才培养关键要素进行全面梳理和科学精准定位,紧跟邮轮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重构“1”与“X”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此前提下,重新修订课程标准,做好课程内容的优化整合,统筹教学组织与实施,打通课证融通的微循环。
  (二)创新教学方法手段,
  在“互联网+”教学的大背景下,教师应该有效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资源的整合,丰富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手段,积极进行线上线下交互式教学的实践,提高信息化教学的建设;根据课程性质调整实训环节的课时比重,合理进行教学设计,科学融合理论与实践的教学。
  将“1+X”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典型工作岗位的知识和技能贯穿于学习任务中,课前让学生利用线上教学平台自学理论知识并完成测试,课中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并点评与修正,课后学生自主完成训练题进行巩固,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技能操作训练。
  (三)创新赋能模式,实现“双师”内外联通
  培训评价组织密切合作,继续组织教师参加 “X”证书的相关培训,将具备“X”证书培训师资格纳入到“双师”评价标准中。推动和完善教师每年到邮轮或相关企业实践相关制度,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到证书试点工作来,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培训能力。
  加大校外兼职教师引进力度,聘任具有邮轮行业工作经验校外兼职教师,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通过内培外引、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方式,锻造一支师德高尚、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全面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
  在专业教研活动中,固定纳入1+X试点议题,就职业技能等级培训课程开设,考试准备等工作进行研讨。
  (三)改革基于1+X证书制度的教学考核评价方式
  将职业技能等级考核与相关专业课程考试统筹安排,同步考试(评价),同时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学历证书相应学分,打通“1”和“X”有机融合的大动脉。积极参与国家资历框架和学分银行建设。形成科学有效的学生评价、教师互评、负责人评议、用人单位评议的多元质量评价体系和标准。
  (四)专业课程的设计
  1、x证书课程设置应遵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
  x证书课程侧重于企业培训,主要内容来源于企业,而高职国际邮轮专业培养的是具有技术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要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人才培养规律,进行相应课程模块的开发。在课程模块设置之前,首先要进行市场调研,依据调研开发课程模块,最后通过不同模块的组合形成不同的课程单元。
  遵循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开发以工作过程知识为主体的教学内容。首先,对各岗位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将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划分,使其明细化然后,校内专任指导教师与企业一线专家一起根据各岗位具体工作任务,分析要用什么样知识才能满足完成岗位任务要求,形成各岗位工作任务相关知识要点,即在岗位任务基础上进行知识构建。一般来说,具体岗位任务所需的知识结构可以分为必须掌握的知识、一般性知识与了解性知识。
  2、 X证书课程内容应作教学化处理
  由于课程内容来源于企业真实工作内容,因此一般情况下这些内容不能直接作为教学内容而进行教学,需要进行教学化处理,也就是将真实工作现场转换为教学现场,通过分析真实现场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来确定教学内容。专业专任教师与企业教师一起进行岗位工作内容分析,通过对真实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根据职业能力要求,对所需的知识、能力与素养进行整合,使其成为符合职业教育和学生学习规律的课程内容。根据岗位需要明确岗位技能,将岗位需要与普适性知识相融合,根据每一个岗位技能内容,开发以工作过程知识为主体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实践教学内容。校内实践教学模块内容与企业需求实践紧密衔接,同时将行业规范、职业道德等内容引入到实践教学模块内容中,强化职业素养培养。
  3、 证书课程与人才培养课程衔接
  对于专业开设的课程,特别是那些与×证書相关的课程,课程模块内容要与x证书要求的内容衔接起来,避免课程重复设置。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专业核心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由6门组成,这是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必须体现的。核心课程能够体现出专业的普适性,也能与x证书课程相吻合。
  参考文献:
  九、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 《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
  十、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教师,教材,教法改革  柯霜 - 《河北职业教育》2019年
  十一、职业教育“ 1+X 证书”制度的实施路径研究 褚义景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
其他文献
摘要:在高中素质教育中,化学学科的实验教育一直都是较为热门的话题之一,加强化学探究实验教学,符合当下初中化学学科教育的要求和标准,对强化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为此,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視对探究性的把控,保证探究实验教学的充分应用,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本文就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和策略予以论述,以期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勉。  关键词:探究实验;
期刊
摘要:环境发展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在全球倡导“爱我家园,保护地球”的今天,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已刻不容缓。从“节约资源”为切入点,利用废的、旧的、闲置的物品资源,探索农村幼儿园多种形式的幼儿环保节约教育方法,以此提升幼儿的环保意识,增强幼儿环保行动的能力。  关键词:幼儿 环保节约 有效途径  近几年来,我园所在辖区—南北李各庄,受经济利益驱动,很多家庭投入到塑料产业中,又因为环保意识意识
期刊
摘要:伴随科学技术的一直进步,农业机械化的技术有了普遍的应用。农业的机械化是我们国家重要经萝北县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济增长的一部分,它的创新进步可以对增进我们国家的经济进步有着促进作用。为了让农业机械化的技术水平与现在快速发展的时代相适应,治理工作人员要主动使用改善方式,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更好地提升农产业技术运用的水准和品质。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 技术的推行扩展; 可持续性发展  一、现在
期刊
【摘要】后进生不多,但他们的负面影响很大,会使一个班变成差班、乱班。因此,后进生的转化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难点。我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要教师肯努力,点亮学生心中的那盏明灯,后进生也能走上光明大道。  【关键词】转化;班主任;点亮;自信心  从走上讲台的第一天起,就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学生。有听话的、守纪律的、表现好的,也有调皮捣蛋、无心向学、屡教不改的。一般来说,一个班有先进、中间、后进三部分学
期刊
摘要:初中阶段学生对于科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在小学阶段的科学这门课程中,已经接触过很多科学知识,初中阶段将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但是科学这门学科的话,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不能只注重学生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多带领学生对科学实验项目进行研究,把项目研究的结果,和教材上的理论结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科学教学,实验探索  引言:  学习一门知识,不仅要记忆
期刊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仪教育对于提升我国的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园教育作为个体接受学校教育的开始阶段,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因此,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有效实施对于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习惯,促进我国国民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的幼儿园礼仪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幼儿园教学经验,结合已有学者关于幼儿园礼仪教育的相关研究,分析当前我国幼儿园礼
期刊
摘要:语言的尽头是音乐,当语言无法表达时,音乐应运而生了。因此,在小学生音乐教学中,更多的是让学生体验到音乐文化的价值,掌握音乐方法。将微课教学法运用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当中,具体的实践应用形式就是通过视频化的教学模式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通过音乐教学视频的构建,让学生结合教材以及教学目标,来完成音乐课堂的学习任务。激发小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表现出更加积极的学习状态。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与
期刊
摘要: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前提,因此我们特别重视兴趣型音乐教学模式的构建,文章结合教育实践对此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操作策略。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兴趣;策略  音乐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艺术,是一门情感艺术。在初中音乐学科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要根据
期刊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结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人文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随着人类历史发展而逐渐丰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含有大量人文内涵。通过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内化,学生能够拥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本文通过分析人文精神与古诗词的共性,来讨论人文精神教育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实践。  关键词:古诗词;人文精神;人文教育  一、人文精神内涵  西方文学通常把“人文精神”译作“人道主义”“人文主义”,它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音乐教育的不断深入,以知识转移为价值取向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音乐人才培养的需求。而智慧教学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在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创新了教学模式,实现了智慧型人才的培养。不但可以有效改善音乐教学中的低效行为,同时可以实现学生的碎片化、个性化学习。因此本文以智慧教学为研究视角,以初中音乐合唱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与实践,把智慧教学应用于初中音乐合唱教学的特点和价值取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