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轮支柱板架连接点极限承载力研究

来源 :船舶力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含初始缺陷的邮轮支柱板架连接位置有限元模型,研究在支柱承载和不同面内加载形式的情况下,支柱、纵桁和强横梁的结构参数对板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支柱单位面积受载的增加,板架的极限承载力降低,且支柱半径大和壁厚大的板架,由于支柱承受的压力越大,极限承载力越小;纵桁和强横梁腹板高度小,腹板厚度小,翼板宽度小,翼板厚度小的板架,在支柱的压力作用下板架的变形较大,极限承载力较小;随着支柱承受的压力增大,板架变形增大,最终会导致板架的失效模式从板格屈曲向整个板架梁弯曲破坏转变.
其他文献
在海洋修井机设备中,搅拌器虽然属于小型设备,但在修井液(泥浆液)配置与混合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台高效的搅拌器是修井作业顺利进行的保障,所以搅拌器桨叶选型、桨径大小,以及叶轮安装位置高低,对泥浆液的混合有重要影响.该文根据近年海洋修井机逐步标准化模块化的发展趋势,从搅拌器桨型、桨径、桨叶层数和功率计算等几方面进行设计研究;利用CFD数值模拟对不同桨径、不同叶轮组合进行仿真模拟;通过对流场、功率等几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优化产品设计.该文为海洋修井机搅拌器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为了研究双元素翼帆在低雷诺数下的失速机理和气动特性,本文采用雷诺平均N-S方程在定常和非定常工况下对双元素翼帆模型进行数值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增大双元素翼帆的襟翼偏转角时,最大失速角减小,而最大升力系数同时受到缝隙相对宽度的影响,随缝隙相对宽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且缝隙相对宽度对最大升力系数大小和速度流场的影响要大于襟翼偏转角,襟翼偏转角的选择需保证缝隙射流足够补充主翼尾流因边界层分离引起的能量损失.增加缝隙相对宽度时,主翼尾流和襟翼吸力面先后出现了低速及回流现象,而缝隙相对宽度过小时绕流主翼尾缘的流体会
本文基于不确定度扩展定律,对某超大型集装箱船的波浪载荷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研究,建立了一套模型试验不确定度分析方法,给出了船舯垂向弯矩在一定置信水平条件下的置信区间.研究发现:对于船舯垂向弯矩,标定系数引起的不确定度最大,测量梁和船壳之间的装配会对标定系数产生一定的影响,装配之后的标定系数更加合理可用;精度不确定度分别由试验随机性和船模质量分布的随机性引起;船体线型、重心高度、应变片和测量仪器对模型试验结果不确定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本文研究结果对完善波浪载荷模型试验技术和提高试验精度具有参考价值.
针对某冰区航行船开展碎冰区的斜航操纵运动试验研究,将传统水动力与非冻结模型冰试验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非冻结模型冰的船体操纵性水动力试验技术.通过对试验中船冰作用力的回归,获取了船体操纵性位置导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漂角的增大,船体水动力及冰水动力呈增加趋势;随着碎冰密集度的增加,船体冰水动力增加.船体斜航操纵性冰水动力导数可为实船操纵运动仿真提供数据支撑.
本文基于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大口径海底管道JCO成型的动力过程,建立了板坯“预弯—成型”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同时,基于显式动力学算法,一次性连续求解了管道在预弯、成型过程中的应力、残余应力、等效塑性应变、残余变形和成型力等关键力学参数,分析了管道JCO成型后的封口形态和成型效果.进一步研究了管道在成型过程中沿轴向的不均匀应力应变分布规律,分析了凸模行程和凸模曲率半径对管道封口形态、应力、残余应力、等效塑性应变、残余变形和成型力等关键力学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JCO钢管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参数优选和成型效果评价
浮力塔是一种全新的顺应式海洋平台类型,使用一个短基础吸力桩将平台主体固定在海床上,所以吸力桩的承载特性十分关键.基于现场海域的土壤取样,通过三轴压缩试验获得土样的参数.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结合修正剑桥模型,参考平台在现场的运动情况,进行吸力桩承载力的三维模拟,得出吸力桩在各个方向上的载荷-位移曲线.依据平台的现场观测结果可以看出,吸力桩随平台在安全范围内工作.接着将各个方向上的载荷-位移曲线转换为土弹簧刚度矩阵,并通过HydroStar进行运动分析,运动的预报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吻合.
深海和浅海信道均为有界空间.为计算界面对有界空间中弹性结构振动及声辐射的影响,本文利用虚源法和Graf加法定理,建立了理想界面附近点力激励下球壳振动声辐射的解析模型.分别计算了不同边界、不同下潜深度和激励位置下球壳的声辐射阻抗、辐射声压和声功率,解释了辐射声场的形成机理,并给出了声压频率谱中干涉条纹的简单预报公式;以辐射声功率为评价参数定量讨论了不同类型边界对球壳声源特性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对于相对壳厚h/a=1%~5%的薄球壳,当无因次频率ka≥2且归一化下潜深度Hr≥3时,界面对球壳辐射声功率的
在“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战略背景下,智慧海洋工程开始向深海推进.新概念海洋装备逐渐向全海深、多学科、精细化、智能化、小型化和低能耗方向发展.智能材料是一种集感知、驱动和控制为一体的新型功能材料,以此为基础的深海执行器和海洋仿生机器人是近年来海洋科学技术的前沿之一.目前,基于智能材料的深海执行器和海洋仿生机器人的深海工程化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仍有很多技术难题需要攻克.本文对现阶段国际上常见的智能驱动材料的结构属性和驱动机理进行了介绍,综述了基于智能材料的深海执行器和海洋仿生机器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为了研究正常连接与悬挂撤离时隔水管动力特性与安全,本文建立了统一的隔水管动力分析模型,通过设置边界条件来考虑正常连接与悬挂撤离工况.同时采用有限单元法结合Newmarkβ动力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开展实验对模型进行验证.选取南中国海一深水井,对正常连接与悬挂撤离工况下隔水管动力特性进行分析,并对不同海况、工况下隔水管的应力及接头转角安全进行校核和讨论.研究表明:隔水管位移与应力随着海流流速的增加而增加;正常连接工况隔水管最大应力出现在水面位置,平台不发生漂移时,隔水管能够承受十年一遇及以下的载荷;隔水
轴系的回旋振动是影响船舶安全、稳定和持续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某轴系试验平台为对象,研究不同校中状态对其回旋振动的影响.根据该轴系试验平台的实际尺寸建立其有限元模型,以此为基础进行直线校中计算.以艉轴承上负荷最小为目标函数,采用IWO算法进行轴系双向优化校中,使得轴承位置优化后艉轴承上负荷明显减小.基于轴承支撑结构,运用雷诺方程计算轴承支撑油膜压力分布及其刚度特性,依此建立ANSYS计算的轴承支撑模型,计算和对比该轴系试验平台的不同校中状态对其回旋振动的影响,为在优化轴系校中过程中减小轴系回旋振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