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蕻良小说创作研究综述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iiuuffuuyyaa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端木蕻良,满族作家,原名曹汉文,1912年9月25号出生在辽宁省昌图县的一个地主家庭,是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重要代表之一。在《母亲》发表后,端木便开始创作长篇小说。1933年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随后端木蕻良发表了《大地的海》、《大江》等一系列长篇小说,小说集《憎恨》、《江南风景》、《风陵渡》《此鹭洒湖的忧郁》和长篇历史小说集《曹雪芹》,此外端木蕻良还创作了童话、京剧、剧本、评剧等。
  —、走出沉寂的端木蕻良小说创作研究
  端木蕻良小说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20世纪30-40年代的初步赏识阶段,40-70年代沉寂消亡阶段,以及70年代以后再次发现和重视阶段。
  第一个阶段始于20世纪30年代。这个阶段端木蕻良在文坛初露光芒,得到了一些大家的赏识。1929年端木蕻良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小说《水生》,1933年,女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的发表,奠定了他文坛大作家的基础,其后的创作也源源不断。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郑振铎先生在1930年代中期,就曾高度赞扬端木蕻良的第一篇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质上极好”,文学批评家胡风也称赞他的短篇小说《篙鹭湖的忧郁》为当年创作界宝贵的收获。
  第二个阶段,40-70年代,国内,自从端木蕻良和萧红的结合以后,端木蕻良本人收到责难,作品也因此被打入冷宫。建国以后,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除了几部文学史极简略地提及一下他的作品外,端木蕻良几乎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无声无息的消失了。
  第三阶段,70年代以后,端木蕻良的作品在海外开始受到关注。1972年,《论端木蕻良的小说》这篇著名的文章里,施本华总结了端木蕻良文学的创作表现了民族的抗战史。”美国学者夏志清在1974年发表了著名的评论《科尔沁旗草原一一作者简介和作品述评》,对端木蕻沁旗草原>》,文中通过把端木蕻良与三十年代作家进行比较,指出了端木蕻良创作的独特之处,并分析了其小说创作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二、研究热点
  (一)从叙事学的角度来探讨端木蕻良的小说
  1.对端木蕻良小说的总体主题风格的探讨。逢增玉学者也在他的论文《端木蕻良小说创作的两种追求与风格》中对端木蕻良小说的风格展开了研究,他的研究范围基本涵盖了端木蕻良的全部小说。邢富君《端木蕻良创作风格初论》从他的短篇小说如《僧恨》《鹭鹭湖的忧郁》等创作分析端木蕻良步入三十年代文坛的传达时代情绪, 展示地方色彩的完整的创作风格。
  2.对文体的探讨。秦弓的《端木蕻良小说的叙事特点》一文对端木蕻良小说文体的叙事结构、意象、语言进行了分析,论述《科尔沁旗草原》具有的史诗性结构; 小说的结构上多层面的复调性;还有写实与写意的参差交错;叙事语言通过将不同来源、不同色调的语汇与话语方式熔于一炉, 富于多样性,自然清新, 韵味十足。
  3.对小说中人物的分析。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对在端木作品中人物进行了类型化的研究。如俎广甫的《论端木蕻良短篇小说中的外来者形象》从作品中单个人和潜在集团的外来者形象进行对比,探讨了端木蕻良小说的特色,从而得出外来者对原本自在世界的豁然侵入,使小说有一种独特的强悍之力。
  (二)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分析端木蕻良文学中创作的地域特色与民族背景
  尹建民《端木蕻良小说的文化视界》从文化学的角度,揭示了东北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及其文化形貌,再现了具有原始情调的民间风俗, 体现了较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 同时展现了自传性人物形象文化性格的复杂性。闫秋红《现代东北文学与萨满教文化》通过对小说文本的研究发现了作家端木蕻良内在的有关呢萨满教文化的因素。
  (三)诗学角度分析端木蕻良小说具备诗的浪漫主义气
  中国现代小说的文体变革以是从诗化和散文化为开端。人们在谈到端木蕻良的时候,都提到了‘诗’与‘诗人’。
  杨义《端木蕻良一一土地与人的吟诗人》指出端木蕻良身上拥有唐代边塞诗人的浪漫的行吟之气。刑富君《端木蕻良创作风格初论》,赵园《来自大野的雄风一一端木蕻良小说读后》认为端木蕻良笔下的人物主要是依诗的原则进行创造的。逄增玉《史诗、传奇与浪漫—端木蕻良小说诗学研究之一》从史诗、传奇与浪漫三个层面论述端木蕻良的小说中凝聚的诗意。马伟业《论端木蕻良小说的浪漫主义》从作品强烈的主观性以及小说形式上的独特性,结构上的大胆与奔放,语言的恢宏恣肆,等角度论述,认为其作品充满了诗的浪漫主义气息。
  近年来,关于端木蕻良小说的研究呈现不断深化的趋势。现有对端木蕻良小说的研究呈现的特点是:前期作品多于后期作品、宏观视野多于微观分析、长篇小说多于短篇小说、艺术形式多于文本内容等。今后对端木端木蕻良小说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多角度、尤其是其他学科领域视角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李兴武:端木蕻良年谱[M].载《东北现代文学史资料》第7辑,1982.
  [2]夏志清:夏志清文学评论集[M].台湾联合文学杂志社,1987.
其他文献
场景在动画短片的制作中非常重要。一个高质量的场景在三维动画短片的后序流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动画场景的不同效果直接影响了动画片整体风格的形成。一个完美
本文试从周邦彦爱情词中柔媚婉约的词汇、参差回环的句式、灵活瑰丽的修辞三方面来分析其爱情词的语体风格,探讨这位北宋词人独立于时代词坛的独特性所在。
最近,由四川大学古籍所编纂、四川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儒学文献的大型丛书———《儒藏》第一批50册,其中有23册是史部的《历代学案》(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内容包括
我国的女子在封建社会长期受到礼法制度的束缚,很少有受教育的权利。随着教会女学的出现,在客观上促使了中国女子教育的发展。女子教育还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而发展缓慢,但它
教学设计的评述及建议  冯晓英(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观看这次教学基本功比赛之前,已阅读过大家的教案,但是现场教师们的授课更加生动,更令人印象深刻。北京开放大学,确实有一
摘要:上世纪,由于二胡演奏家们积极吸收西方音乐元素,如小提琴等西方弦乐器的演奏艺术成果,使得二胡演奏艺术得到全面迅猛发展。现如今,二胡艺术家门正努力将二胡演奏推向国际舞台,为突破传统的二胡演奏技巧、表现形式,一些二胡曲目中移植进西方音乐元素,拓宽了二胡演奏方法、完善了表演效果。  关键词:西方;音乐元素;二胡演奏;移植  一、本土技法以及移植后指法变化对音乐风格的影响  二胡演奏本土技法指:连弓、
摘要:央视的《心理访谈》是此类节目的开拓者和运营成功的典范。利于促成传播效果的产生。传播方法,《心理访谈》节目的传播学分析。  关键词:心理访谈;传播内容;受众类型;传播方法;传播效果  近年来,心理类访谈节目不断出现并渐成一种态势。央视的《心理访谈》是此类节目的开拓者和运营成功的典范,推出以来吸引着社会关注的目光。  一、传播内容分析  《心理访谈》是一档心理健康类栏目。它运用现场个案访谈的形式
作者自 1998年 8月~ 2 0 0 0年 5月运用炙甘草汤为主的中药 ,防治化疗药物阿霉素 (ADM )所致的心脏毒性 ,收到一定疗效 ,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均经
叶适南宋著名思想家。他的思想为历代研究者所重视,在这些研究中学者们研究最为丰富的当属他的哲学思想,而对于叶适治国构想的研究涉及却非常少。本文试图从君王道德思想、君
《孔雀东南飞》和《路得记》的主要人物关系都涉及到婆婆和媳妇,然而却不能换置语境。在东西方各自信仰的笼罩下,“孝”的程度和地位是不一样的:基督教提倡孝,但是孝顺父母之情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