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美女黄宁宁,塑料瓶做“酷衣”惊艳全世界

来源 :知音海外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lx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们眼里,喝完水的塑料瓶,无疑是随手可扔的废物,但黄宁宁却将创意无限放大,将它们变成了款式多样的酷衣潮包。3月28日,2019秋冬上海时装周上,她设计的时尚、立体飘逸的轻薄印花长袖外套,厚实连帽卫衣,以及很潮的动物提花毛衣等被“秀”出后,惹得中外观众和设计师直呼“太好看了”。日前,她作为代表中国淘宝的4家品牌之一,参展了戛纳国际创意节,惊艳了全世界!如今她已经成为国内新兴创意力量的代表,被BBC誉为中国最酷的女孩!

从阿里巴巴辞职,旅途中发现“绿色商机”


  黄宁宁是个身材苗条的80后女孩,漂亮可爱,在上海长大,她大学学的是新闻学专业。原本想成为一名财经记者的她,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进入阿里巴巴实习,2011年6月实习结束后,顺利入职,开始了与产品和数据打交道的日子。
  每天迎着太阳上班,坐在电脑前面对的都是各种庞大繁杂的数据,日复一日的工作,隔着屏幕,黄宁宁不知道那些漂亮的数据曲线背后的用户是谁,有什么样的生活?
  5年多时间里,她迎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爆发,从实习生一步步做到年薪50万的产品运营经理,也等到了阿里巴巴公司的上市敲钟,黄宁宁至今清楚地记得,那天,他们全部穿着写有“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文字的T恤,一个个热血沸腾。
  但此后,性格快乐活泼的黄宁宁又陷入迷茫,开始思考自己人生价值和意义。她一次次问自己:“这是我真正喜欢的工作么?”
  2016年夏天,黄宁宁选择了辞职,开始重新找寻自我。受喜欢户外生活的父母影响,她自幼就爱旅行,接着就开始了梦想中的“走遍世界”之旅。去马来西亚潜水,在法国攀岩,在南太平洋岛国海钓、冲浪、跳伞,甚至到野海不带氧气瓶尝试自由潜,很多女生不敢尝试的,她都尝试了一遍。
  最后黄宁宁又来到美国加州一个风景如画的小镇,居住5个多月。这儿的生活方式很简单,她开始跟着室友做垃圾分类,也逛逛二手商品店。
  骑上自行车就可以到海边吹海风。在这里,她离互联网很远,甚至一步就可以踏进满是森林和野生动物的大自然。黄宁宁说,她曾以为是小镇的慢节奏吸引了自己,后来才意识到,她是被当地人物尽其用、了无负担的生活方式打动了。
  比如,像一些画报、杂志之类,他们看过后不是当垃圾随手扔掉,而是将其做成孩子的玩具、纸凳、书桌,甚至是美轮美奂的圣诞树。这就相当于,赋予了废物第二次生命。
  更绝的是,一次黄宁宁看到一位摄影师朋友的旅行包很酷,对方自豪地告诉她,这是用塑料瓶做的,绝对绿色环保!
  黄宁宁仔细观察一番,惊愕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因为这个设计很有个性的帆布包,看起来和塑料没有半点关联。
  那位纽约女孩却笑着说:“一个这样的旅行包,有20多个普通饮料瓶就够了。而且很多家庭,都喜欢这种用塑料瓶制作出的包包、拉杆箱等。”
  最初,黄宁宁以为这种用塑料瓶做酷箱包的技术,一定是非常厉害的“黑科技”,纽约女孩却告诉她,其实也没有那么神秘,这项技术,在欧美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应用,比如塑料瓶回收制造成粗纤维,再做成沙发套、窗帘等产品。
  也有不少品牌设立了再生材料的产品线,如阿迪达斯就与环保组织Parley for the Oceans联名推出过,利用渔民打捞回收的海洋垃圾制成的跑鞋,已经售出了100多万双,尽管价格不菲但却颇受年轻人青睐。
  黄宁宁灵机一动,何不把这个项目带到国内去做?环保又时尚,市场潜力太大了!

“把塑料瓶穿在身上”,创意很美却意外受挫


  黄宁宁知道,在国内,很多人喝完饮料就会把塑料瓶随手扔掉,垃圾处理场假如采取掩埋的方式,它在土里几百年才能降解;如果焚烧会产生大量二噁英气体,对环境污染非常严重,令环保部门都非常头疼。
  如果能将其做成日常用潮品巧妙消化掉,既能赚钱,又能解决塑料污染这个大问题,岂不是一举两得?不料,当她把自己雄心勃勃的计划告诉家人时,父母却给她泼了一盆冷水:“如果有这么好的环保赚钱生意,国内早就有人做了。你还是回來乖乖上班,安逸又没有风险!”
  黄宁宁的倔强劲儿也上来了,“谁说我就不能干大事!”
  她在网上了解到,这种塑料瓶制作的衣服、包包等,之所以在国内没得到很好推广,一方面是再生材料的成本确实高,比一般纺织面料的价格要高出30%以上。
  另一方面国人对“废物再用”做出的东西还不熟悉,这项技术才会成为很多人眼中高不可攀的“黑科技”。
  2017年1月,黄宁宁结束旅行,从美国回到上海,单枪匹马创建了HowBottle(好瓶)公司,当时除了联合创始人之外,整个公司只有她和4名精英员工组成的小团队。
  黄宁宁渴望把HowBottle打造成一个可持续的潮牌。只不过,国内再生材料行业并不是很成熟,仅仅打通供应链这端,黄宁宁就用了6个月。因为找了很多有实力厂家,人家都不愿意接这种工序繁杂又赚不到大钱的活。“从供应商开始,我就要讲故事,用未来的可能性去打动他们。”最后黄宁宁好不容易才同一家再生材料工厂达成合作协议。
  虽然“变废为宝”的想法很美好,但做起来很复杂。首先厂家要把回收来的废弃塑料瓶,经过分拣切片、分解不同颜色材质、清洗消毒等工序,做到绝对干净、无毒、无污染,然后做成再生颗粒、纤维,再纺成纱线,最终织布染色做成衣服等。
  黄宁宁说,“因为这里面牵涉到很多技术层面的东西,其实不少供应链环节,都需要团队和工厂共同去打通。”
  2017年11月,好瓶以“一家用塑料瓶造环保T恤”的神店身份出现后,“把塑料瓶穿在身上”这个有趣的创意,让淘宝店铺一下子涌入了3万多名消费者!   期间转化了不少订单,但“好瓶”最终却并没有预想中的好评如潮。原来,由于工厂的不严谨,个别消费者收到的商品上沾了污渍,人家一怒之下就给了差评。甚至有人质疑,这是不是店主以“绿色”为噱头,玩的一个营销小花招?接着,产品竟乏人问津。
  原以为这种环保衣服会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尤其一些环保潮人会抢着买,没想到第一炮就打“哑”了。“说实话,有点措手不及。”栽了了这个跟头后,黄宁宁非常生气,当机立断暂停了与第一家工厂的合作。
  一度,黄宁宁的情绪非常低落。正沮丧时,她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部很火的反映环境问题的作品。比如鲨鱼保护、追逐飓风关注全球变暖、海洋塑料垃圾……
  创作者是一位外国采矿工程师,他甚至用一万只塑料瓶摆出了一片塑料海洋困住了美人鱼,并说,“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到2050年,大海里塑料瓶的数量将会超过鱼类的数量!”这个数字和画面,让网友和她颇感震撼……
  这让黄宁宁更加认识到了“消化”掉塑料瓶的紧迫性和重大意义。于是,她马上寻找到了新的实力厂家,建立起稳定可控的供应链。又请国内外新锐服装设计师,设计出款式多样的T恤、旅行包、男装和女装等,委托工厂生产,然后准备大批量投放市场。

垃圾变成颜值逆天的潮牌,惊艳了世界!


  为推广“把循环再生”的理念,黄宁宁首先选择了去跟马拉松赛事进行合作。因为每场马拉松产生的垃圾是日常量的6倍:在一场城市马拉松里,每个运动员平均会消耗10瓶水,每年中国跑步赛事中产生的塑料瓶超过1亿个。
  一个瓶子在比赛中只有20秒的使用寿命,而不回收的瓶子,在土壤里要500年才能降解,这是一个与好瓶高度契合的场所。但是,怎样才能把环保这件事情变得很潮、很酷、很有趣呢?
  在兰州马拉松比赛,为了让边跑马边捡瓶子的行动影响更多人群,黄宁宁专门设计了一个工具包。里面有特制的可以直接放置塑料瓶的战袍等,只要敢于穿上战袍的跑马者都可以认领。
  工具包里还有一份宣传单:3个瓶子可以生产1个抽绳包、12个瓶子=1件T恤;24个瓶子=1个背包;36个瓶子=一套酷衣。通过这样一路“接力”的马拉松形式,她把宣传活动一直做到了贵州、内蒙古、上海和浙江等地。
  除此之外,黄宁宁也在更多场合去宣导“可持续生活”理念。作为“为蓝·I CARE”推荐认证企业,在太湖迷笛音乐节上,她把3个塑料瓶制作的抽绳袋,发放给承诺拒绝使用塑料饭盒的摇滚乐迷;在亚洲音乐盛典上,粉丝们可以用12个塑料瓶换一件粉丝T恤,如果攒够100个塑料瓶,还能换取音乐会门票。
  黄宁宁推出的用24个塑料瓶制作的“24包”,创意就更有趣了。它是黄宁宁和几个朋友共同碰撞出的火花。当时,她遇到了想用回收塑料瓶制作救灾帐篷的可口可乐与壹基金,于是三方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用这些回收塑料瓶做成潮包,再把卖包所得的钱用来买帐篷救灾。
  黄宁宁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几位喜欢玩“创变”的大咖:著名潮包设计师WY、远在意大利的奢侈品设计师一晗、一直为好瓶友情出谋划策的设计师Fido等等。结果大家一拍即合,于是,一个名叫“壹·瓶·可乐”的线上设计小分队成立了。“24包”从创意到生产,经过了前后3次打板与调整,才成为一个与消费者见面的时尚产品。
  小款精致灵巧,女孩子背起来轻便又有型;大款结实耐用,男生也能轻松驾驭。黄宁宁他们把回收来的曾服务于雅安地震的救灾帐篷布料,经过清洗消毒,裁剪成一个个蓝色的小房子,印上独一无二的号码牌。
  “收到包包后拉开内袋拉链,还会收获一个小彩蛋——超萌的4格漫画讲述这只24包背后的故事。”
  2018年5月份,500只设计独特的酷包在小范围试销,尽管价格不菲,但很快销售一空,其中热爱环保和公益事业的大明星姚晨就率先购买了一只,这让黄宁宁信心大增!令女孩开心的是,“包包供不应求,很快就出现了断货的情况”。
  接着,HowBottle作為腾讯公益30家社会创新团体之一,又受邀参展“99公益市集”。
  9月中旬,“好瓶”登上杭州造物节,省长袁家军在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勇陪同下,来到黄宁宁的摊位前,专门参观了HowBottle品牌传说中的最酷“24包”,在场的人都赞不绝口。随后,大名鼎鼎的英国BBC还对黄宁宁进行了专访,称她是中国“捡垃圾”最酷的人!
  更令人惊讶的是,2018年,“好瓶”还作为代表中国淘宝的4家品牌之一,参展了戛纳国际创意节。
  这些款式多样、颜值逆天的酷衣靓衫和包包等,令西方人大开眼界,也让人们真正明白了“把塑料瓶穿在身上”的美感!在惊艳世界的同时,HowBottle一下声名远扬,来自欧洲、北美、亚洲等地的订单像雪片般飞来……
  3月28日,2019秋冬上海时装周上,一场用“垃圾”制作的霓裳大秀拉开帷幕,这些剪裁时尚、立体飘逸的轻薄印花长袖外套,厚实的时尚连帽卫衣,以及新潮的动物提花毛衣等,使观众想象中的“塑料瓶”早已杳无踪迹,眼前只有色彩斑斓。人们不时感叹,“太好看了”“简直不可思议”!
  由于订单太多,工厂不得不日夜加班。
  黄宁宁从阿里巴巴辞职创业不到2年,如今已经成为国内新兴创意力量的代表人物。其实女孩最在意的不是赚多少钱,而是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她相信,即使一个人的力量很微薄,也可以产生“撬动效应”,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编辑征贞
其他文献
在玛丽夫人20年的教学生涯里,从没见过像格里斯这么糟糕的学生。  他是4年级转学来玛丽夫人班上的,平常总是一副霉头搭脑的样子,跟同学也处得不好,尤其是学习,简直一塌糊涂。玛丽夫人历来要求自己要和善对待学生,可这个格里斯,唉!实在太不讨人喜欢。  天长日久,厌倦的玛丽夫人不打算在格里斯身上再费神了。他上课回答不了提问,玛丽夫人就让他一直站到下课;他考试不及格或者家庭作业出错,玛丽夫人就勒令他放学后留
期刊
阔妹妹祸不单行,身家百万却后继无人  重庆江津区的一家“天天见面”面馆的老板娘李秀梅做事风风火火,生意更是红红火火。可就是这样一位能干又漂亮的年轻老板娘,竟是一位独自带着1岁儿子的单身母亲。  李秀梅当时江津生孩子难产,抠门的婆婆为了省钱不让自己儿子在剖腹产手术上签字。李秀梅痛了整整三天三夜才终于生下了儿子。  丈夫是个妈宝男,李秀梅一气之离了婚,带着不到1岁儿子回到了娘家,时间一晃就是5年。其间
期刊
“小辫儿哥”,12岁高龄的“老艺术家”  张云雷,原名张磊,1992年出生于天津市红桥区。他的表姐王惠是天津市很有名的京韵大鼓演员。在张云雷很小的时候,王惠就经常把这个小表弟放在自行车后座,带着他去参加演出。从开场一直听到结束,在“咿呀呀”的唱腔中耳濡目染,虽然没人教,但张云雷也能童声童气地唱上几段。  在张云雷7岁的时候,一天,表姐带回一个男人介绍给他:“叫哥哥!”张云雷私下问表姐:“这个大哥哥
期刊
堕入“情网”  2008年11月,杨福荣应邀到东莞参加战友会,酒足饭饱之后,战友邀请他到一家洗脚城放松。进入洗脚城之后,他立刻被着装整齐的洗脚妹震撼了,几十个美女站成一排,他看上谁就可以让她进入包厢服务。  扫视了一圈之后,杨福荣的目光落在了工牌号为68的服务员身上。跟着杨福荣进入包间之后,服务员说:“我叫陈艳娇,你称呼我为阿娇就可以了。”  看着陈艳娇一笑就露出两个小酒窝,杨福荣心猿意马起来,可
期刊
爱美女孩,迷上纯天然古代“妆品”   王一帆1992年出生在辽宁朝阳市,爸妈都是银行职员。同许多喜欢臭美的女孩一样,小时候她就喜欢让妈妈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尤其对妆品非常感兴趣。只见妈妈用指头挑出瓶瓶罐罐里装的东西,往脸上抹一抹,脸庞立时水嫩鲜亮,接着眉毛一画,口红一涂,瞬间与先前判若两人,美成了仙女!   那时,母亲买口红都是从小县城坐火车到省城沈阳。作为一个小孩子的她,就更不可能有自己的化
期刊
位于首尔市狎鸥亭路的高档写字楼下,人潮汹涌,高级女白领李雪熙趁午休时间拨出一个重要电话:“慧娜阿姨,我要结婚了,下周末将在首尔举行一个盛大的婚礼,希望您能以家长的身份出席。”朴慧娜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愉快地答应了李雪熙的请求。  朴慧娜在李雪熙的老家大田经营一家连锁餐厅,资产丰厚。她是看着李雪熙长大的,已把她当做半个女儿。得知李雪熙事业成功,又觅得如意郎君,她很是欣喜,急忙置办服装与礼物。  天
期刊
搞笑的  晚上六点,我刚交完班,屁股还没挨着凳子,一个年轻小伙拿着挂号条放在我面前。  他说:“医生,你看我头顶怎么秃了一块?”说着他低下自己的头。  我看了一眼说:“你这个明天白天去皮肤科看。”  他说:“皮肤科下班了,你就帮我看看吧。”  我说:“首先这里是急诊,你这个不属于急诊范畴,而且皮肤科的东西,我们也不懂。”  “你不是医生吗?怎么连这点小毛病你都看不了,我等了一个小时,你一分钟就把我
期刊
飘飘衣袂,诗意风流  2018年3月24日,成都地铁一号线上,梳着传统发髻,画着复古妆容,身着古代服装的卓桐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她静静地坐在靠门的地方,手里提着水蓝色刺绣布艺手袋,月白单襦草绿长裙,隐隐流淌出清雅的芳香。  透过面前的车窗,卓桐舟看见不远处有个时尚小哥,拿着手机对着自己拍个没完,边拍边嘀咕:“可惜拍不到正脸。”浅浅的笑意浮上她的脸颊,她转向他,“可以拍正脸呀!”小哥惊喜道:“真的吗
期刊
2018年12月初,国内第一部以房车探险为主题的15集纪录片《夫妻房车猎险记》在卫视平台和网络平台上和观众见面,主人公郑义和妻子张莉将深入三十余个恐怖故事的发生地,以身体验证传言真实性的方式,跨度16000公里,为探险爱好者探寻恐怖的“无人之境”,还原恐怖片中一个个让人毛骨悚然的真实场景。夫妻俩单枪匹马开着房车,走进棺木森林、死人沟、无人村、无名山洞等。中毒气、被野狗群追逐,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用
期刊
20万恩怨两清  在我8岁那年,当我被阿坤和他的父亲赵叔从海里救起来的时候,我并不知道,在未来的人生里,我家将与阿坤一家有着怎样浓重的恩怨情仇。  阿坤是我儿时的玩伴,他的父母赵叔、赵姨和我的父亲在一个单位共事,父亲是他们的领导。我的母亲是一名老师,曾经教过我和阿坤。这样的关系,让我和阿坤不说是亲如兄弟,也是亲密无间。  那年我们两家一起出游,第一次见到大海,我很兴奋。父母叮嘱我不要往海里走,就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