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毛泽东思想界定过程的历史考察

来源 :理论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ang7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严肃科学地界定毛泽东思想,完整準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和基本内容,是在实践中继续运用、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前提。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对毛泽东思想界定的日益科学化。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集体智慧的高度重视,以及对自己曲历史和未来认真负责的态度。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科学涵义;界定过程;历史考察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D7)10-0075-02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作为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毛泽东思想萌芽于大革命时期,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前期,成熟于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并在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以后得到了继续发展。伴随着毛泽东思想的日趋成熟和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对毛泽东思想科学涵义和基本内容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粗浅地领会到完整准确地掌握的不断深化过程。
  一九三八年十一为,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总结报告中,毛泽东明确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口号,精辟地阐述了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科学命题,要求全党同志认真地担负起领导抗日战争的重大历史责任,努力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并运用它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六届六中全会使全党对毛泽东思想本质特征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此后,一些党的领导人和理论工作者逐渐认识到了毛泽东同志的理论和实践对于中国革命的科学价值和指导作用,开始把毛泽东的名字同中国革命联系起来。
  一九四二年开始的延安整风运动,是一场全党范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运动。通过回顾和总结党的历史,党的高级干部和理论工作者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毛泽东同志是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毛泽东的道路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毛泽东的理论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理论。因此,应该对主要由毛泽东创立的、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给以适当的命名和予以正确的评价。整风运动期间,在一些党的重要领导人(如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彭真、罗荣桓等)和理论工作者(如张知心、何凯丰、邓拓等)的讲话及文章中,陆续出现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毛泽东主义”、“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体系”。“毛泽东同志的路线”等提法,突出地强调和宣传毛泽东的思想理论对中国革命的指南作用。
  一九四二年七月,为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一周年,陈毅发表了《伟大的二十一年》一文,从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革命的动力与前途、革命的战略和策略问题、关于革命战争问题、关于苏维埃政权问题、关于建党问题、关于思想方法问题等五个方面,系统分析和论述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体系”的理论结构。他说:“毛泽东同志领导秋收暴动,进行苏维埃的红军建设,进行实地的中国社会调查,主张以科学头脑、科学方法对待马列主义中国化问题,主张世界革命的一般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有了更具体完整的创获。正确的思想体系开始创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内对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所作的第一次较为系统的阐述和界定。这一界定虽非全面,但抓住了毛泽东思想的“结合性”、“实践性”和“独创性”特征,为以后更为科学地界定毛泽东思想奠定了基础。
  一九四三年七月八日,王稼祥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道路》一文,首次明确提出并多次使用了“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他说:“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布尔什维主义,中国的共产主义。”“它是创造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运动实际经验相结合的结果”。此外。王稼祥还初步分析了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本质特征。这是中国共产党内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所作的第一次较为集中的概括和界定。这一界定标志着“毛泽东思想”作为反映毛泽东理论著作本质特征的科学概念,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以后终于形成。
  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讨论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了结论,表明通过整风全党已达到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空前团结和统一。作为整风运动的重要成果和整风运动结束的标志,《决议》高度评价了毛泽东运用马列主义理论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指出:“毛泽东同志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人民,将人类最高智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创造性地应用于中国这样的以农民为主要群众、以反帝反封建为直接任务而又地广人众、情况极复杂、斗争极困难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大国,光辉地发展了列宁斯大林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问题的学说和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问题的学说”。此外,《决议》还从政治、军事、组织、思想四个方面,概括和分析了“毛泽东同志的理论”的基本框架。这是中国共产党内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和基本内容所作的第一次权威性的表述和界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历史意义。但同时必须看到:这一界定主要着眼于清算“左”倾错误,统一全党思想,并未从正面去阐述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因而也又不可避免地带有其特定的理论和历史的局限性。
  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三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党的七大在延安胜利召开。七大以中央文件的形式正式宣布并使用了“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把它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总纲,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了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全党的任务。在七大上,刘少奇充分吸收了陈毅、王稼祥等同志的提法和意见,集众家之长,对毛泽东思想作了科学的概括和全面的论述。在为七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刘少奇就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毛泽东思想的社会基础和理论来源、毛泽东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等重大问题,首次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深刻的分析,他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在目前时代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民族民主革命中的继续发展,就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优秀典型”,“是关于整个中国历史与中国革命的全部有系统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党的唯一正确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人民完整的革命建国理论”。与此同时,刘少奇还系统地概括和阐述了毛泽东思想体系的九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毛泽东关于现代世界情况及中国国情的分析、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关于解放农民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统一战线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战争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根据地的理论与政策、关于建设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理论与政策、关于建设党的理论与政策、关于文化的理论与政策等。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和基本内容所作的第一次较为完整全面和准确科学 的阐述与界定。这一界定深刻揭示了毛泽东思想的“结合性”、“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特征,将中国共产党人对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认识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建国以后,毛泽东思想得到了继续发展并经受了历史的严峻考验。与此相适应,人们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曲折反复的阶段。一九六○年十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讨论并经中共中央批准,通过了《关于加强军队政治思想工作的决议》。重新阐述和界定了毛泽东思想,根据毛泽东的提议,首次以党的决议的形式增添了“在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中”的新内容,反映了毛泽东思想的集体性特征。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受到林彪、康生等人的干扰和影响,该《决议》错误地认为,毛泽东思想“就是阶级斗争的思想,就是无产阶级谋解放的思想”,毛泽东思想站在了当今“时代的思想顶峰”,从而将毛泽东思想拔举到了一个不适当的高度,开始呈现出把毛泽东思想简单化、庸俗化和教条化的不良倾向。
  一九六六年,主持军委常务工作的林彪出于其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利用当时在全国群众性地普及宣传毛泽东思想的机会,在他所撰写的《毛主席语录·再版前言》中,对毛泽东思想进行了极其错误的界定。在这篇文章中,林彪采取了贬低马列主义、任意拔高毛泽东思想的恶劣手段,置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丰富内容于不顾,把“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当作毛泽东思想最重大的成果,认为这个成果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继列宁主义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最杰出的贡献”,竭力神化毛泽东,宣扬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这一主观唯心主义的界定完全背离了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抹煞了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特征,在党内外造成了严重的思想混乱。
  “文革”十年内乱结束后,为了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使党和人民正确认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重新确立对待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在邓小平同志的主持和推动下,一九八一年六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客观全面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正确深刻地分析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決议》对毛泽东思想体系作了六个方面内容(即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和三个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精辟概括。《决议》在继承以往几次界定的优点的基础上,认真区分了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个人的思想的界限,正确处理了毛泽东思想与马烈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美系。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共产党内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和基本内容所作的最为完整系统和成熟科学的阐述与界定,这一界定标志着党和人民对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全新的理论高度。
  综上所述,毛泽东思想是一种具有特定涵义、政治性与实践性极强的理论学说。只有准确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内涵并科学地界定毛泽东思想,才能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指导作用;只有充分全面地认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党和人民才能不断地从中汲取智慧的营养,使它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成为在新世纪支持和保障我们成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理想的强大精神动力。
  
  [责任编辑:黎 峰]
其他文献
1 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Stray birds of summer come to my window to sing and fly away.And yel
期刊
网络环境下期刊信息资源和期刊服务工作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充分开发利用高校图书馆的期刊信息资源,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这个寒假,我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咬咬牙留了下来,原因很简单,完全是为了图个新鲜。长这么大,还没独自在外面过过年呢,那种漂泊无依的凄凉感,有时候也是很吸引人的。我们这一代人,除了犯罪,什么都想尝试一下。   既然选择了不回家,那么就有必要好好考虑考虑如何在这段时间把自己养活了。思来想去也就只有打工了。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打工的首选永远是做家教。但在劳动力极其匮乏的春节前后,家教市场却一点不缺人。
教学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形成于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实施过程和教学质量的评价过程。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研究教学质量形成的整个过程,应从三个方面
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实现的统一问题是学界一直以来尚未解决的问题。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实现是两个息息相关的问题,它们既有相同又有不同之处。根据人的发展和入的价值实现之间